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极其工” 、 “极其变”的南宋词“极其工” “极其变”是清代词学家朱彝尊对南宋词的评价。 “极其工”是指南宋词人对词的内在规律能继续深入探讨,在词体、音律、声韵等方面达到了更高水平。 “极其变”则指宋词内容、风格的多样化。南宋 150 年间,内忧外患不断。关系国家兴亡的政治社会影响反映于词中特别显著,其前期多表现为激于爱国热情的壮怀高唱;其末期则变为忧国伤时的哀感低吟。南宋前期成就最高的词人是李清照,其他重要作家还有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岳飞、李纲等。姜夔是南宋中后期与辛弃疾双峰并峙的另一词坛领袖,他进一步深化词艺,增强了传统词体的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力,使词坛走向新变,在他的影响
2、下,格律词派应运而生。这一时期重要作家还有陆游、陈亮、刘过等。本专题词作风格各异,或“婉约” ,或“豪放” ,或“清空骚雅” ,具有多种风貌,让我们领略了宋词风格的多样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虽然内容上是写闺情,却有着蕴藏在闺阁风姿中的倜傥气质。词人描写了传神的“对话” ,设置了饶有戏剧性的情景,把词作写成了意趣横生的抒情小剧。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则侧重表现重九深闺怀人的寂寞愁闷,不仅感情真挚,立意新颖,而且格调高雅,超凡脱俗。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一首表现复仇御侮、英雄壮志的千古绝唱。全词充满爱国主义的激情壮采,语言朴实粗犷,音调高亢悲壮,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
3、的爱国心。陆游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虽然他的主要成就在诗,但也有一百四十余首词昭示着他悲壮慷慨的爱国激情,课文所选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是他最著名的一首小令。它通过歌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品格,写出了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孤傲形象。姜夔精通诗词、音乐、书法,艺术才能卓越,为范成大、杨万里和辛弃疾等大作家所称赏。他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是一篇抒写家国兴亡之悲,交织着个人身世寥落之感的早期名作。鬲溪梅令(好花不与 香人)是姜夔的自度曲。小序所称“寓意”者,即借梅怀人。上片赋惜梅,下片写寻梅。作品通篇梅即人,人即梅,梅人合一。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 、 “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
4、术风貌。2通过把握意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了解诗词意象的特点、作用及诗词表情达意的特点。3通过学习文本,体会并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4能正确地诵读文本,读出诗句的语调、节奏和感情。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小令仅有六句,却有许多层次,句句折,笔笔换,一步一境,含蓄无穷,叹为奇绝。学习时,可针对人物与场景的契合,体会对白中的深意、平淡中的曲折与真切。也可就词中饶有戏剧性的情景,将词改写为一则短剧,以体会词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情感。- 2 -2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词多用“瘦”字,多绘“瘦”形,多构“瘦”境。其实, “愁” “瘦” “病” “酒”等意象,是李清照词的重
5、要美学特征,也是解读李清照其人其词的重要参照。学习这首词,可从炼字入手,抓住“瘦”字这一词眼,理解景物描写中的弦外之音,从而把握全词的主旨。3 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是岳飞英雄生命、英雄情怀的音乐化、艺术化。它以超群的“激烈” “壮怀” ,用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健的旋律,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学习时,可把鉴赏重点放在诵读上,在诵读中体会岳飞的爱国激情,把握全词的主旨。4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词作,作者借梅花的品格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学习时,可把林逋山园小梅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等“咏梅”的名篇与这首词进行比较鉴赏,可从命题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加以比较,谈谈
6、自己的看法。5 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写了扬州战乱后的萧条景象,感怀家国,哀时伤乱,抒发深沉的“黍离之悲” 。学习时,鉴赏重点应放在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来表达“黍离之悲”的。通过反复诵读,领会全词的思想感情,感受姜夔词的艺术风格。6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 香人)这首词是怀人之作,通篇梅即人,人即梅,梅人合一。学习时,应着重思考作品是如何梅人合一地抒写一往情深、缠绵沉挚的情怀的。可从作者想像营造的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入手。学习词人以梅花寓托相思的手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常识速览识 作 者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 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婉
7、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来命名太空环形山的女性。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据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 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约五十首左右。- 3 -内容 作品 风格 评价前期 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 如梦令 醉花阴后期主要表现她晚年的身世凄凉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菩萨蛮 声声慢善于抒情造境,造语浅显
8、新奇。居婉约派之首被梁衡称为“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探 背 景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定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三十四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一段时间。巧 识 文 这首小令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 ,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昨夜/雨疏/风 。浓睡/不消/残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知否、知否?骤 酒 旧 应是/绿肥/红 。瘦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这首小令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
9、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和感慨自己青春易逝的感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种感情。文本精析1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答案】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2有人评价词中叠词用得好,说“知否,二字,叠得可味” 。请你结合词句的内容,说说这“味”体现在哪里。【答案】 听到卷帘人漫不经心地回答“海棠依旧” ,女主人急于纠正,脱口而出两个“知否” ,既含有对“卷帘人”冷漠态度的嗔怪,又反映出她爱花、惜花的急切
10、心情。3词中“应是绿肥红瘦”历来被人称道,清代评论家认为,赏其用词新,只得“皮相” ,其真正妙处在于“含蓄” ,请你说出其中蕴含的深层意思。【答案】 “绿肥红瘦”表面上是对风雨摧折后春意阑珊、满目狼藉的意象的生动描绘,- 4 -是伤春之情的表达,实际上是词人对人生和青春的联想,惜花实际上是惜自己。此句曲折地表达了她深沉细微、难于言表的幽怨。4李清照“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构思之巧妙,历来为词论家所称道。请就此词做赏析。对应词句 结构“昨夜”一句 _“浓睡”一句 _“试问”两句 _“知否”三句 _小结 _【答案】 对应词句 结构“昨夜”一句 因风雨而惜花“浓睡”一句 因惜花而酒醉“
11、试问”两句 酒醒侥幸问“花”“知否”三句 自问自答、无限伤感小结 层层转折,步步深入,惜花情深5.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刻画了一个爱花、惜花的年轻女子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伤春、惜春以及对美好事物珍惜的感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常识速览探 背 景 这首词是作者早年的作品,也是词人在重阳节时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著名的相思之作。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而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巧 识 文 上片描摹了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下片写独自对酒赏菊以及内心的愁绪。这首词
12、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5 -薄雾/浓云/愁/永 ,瑞脑/销/金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 。昼 兽 透 东篱/把酒/黄昏/ ,有/暗香/ 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 。后 盈 瘦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提示】 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它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全词诉说闺中重阳佳节的相思,却不曾用一字道破,而是“物皆着我之色彩”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
13、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了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读时语调要低沉。文本精析1作品中,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愁情的?【答案】 时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 借“永昼” “半夜” “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 借“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玉枕” “纱厨” “西风” “黄花”意象来烘托心情行动 用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心情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答案】 (1)“薄雾” “浓云” ,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 ,整日,点出愁的长久。(2)“瑞脑销金兽” ,
14、看着瑞龙脑在金属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3 “半夜凉初透” ,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案】 (1)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2)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3)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6 -4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片却不见一“菊”字。请进行简要分析。【答案】 (1)“东篱” ,本来是用陶渊明的“采菊
15、东篱下”诗意,但却藏头隐去了“采菊”二字。(2)“把酒”二字也是如此,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酒”字之前的“菊花”二字。(3)“暗香” ,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4)“黄花” ,也就是“菊花” 。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的韵味无穷。5元代伊士珍琅嬛记:“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请赏析“人似黄花瘦”的妙处。【答案】
16、 (1)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态。(2)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消瘦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词人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词人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恰切地反映了当时词人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3)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比花瘦,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满江红(怒发冲冠)常识速览识 作 者 爱国英雄岳飞岳飞(11031142),字鹏举,谥武穆,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南宋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
17、复中原失地。但南宋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探 背 景 绍兴六年(1136)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直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黄龙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退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唱出了千百年来爱国热血之士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7 -巧 识 文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此词抒发了岳飞扫荡敌寇、还我
18、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大意。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 。三十/功名/尘歇 烈 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月 切 靖康/耻,犹未/ 。臣子恨,何时/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 。壮志/饥餐/胡雪 灭 缺 虏/肉,笑谈/渴饮/匈奴/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血 阙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六句破空而来,通过刻画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
19、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 “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二句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 “何时灭” ,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纸背。 “驾长车”二句表达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显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
20、“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全词由民族的深仇大恨转化而来的勇猛无畏的战斗豪情、洗雪国耻的迫切愿望和必胜信念,配合着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壮的旋律,凝结成词史上辉煌的乐章,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读时要充满激情,激昂雄壮。文本精析1 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句的大意是什么?这一句描绘了词人怎样的形象?【答案】 大意:抬眼远望,山河破碎,无数同胞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南宋的一军统帅悲愤勃然而发,不禁仰天长啸,啸声里蕴藏着激荡心中的报仇雪恨、抗敌报国的壮志情怀。形象: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2理解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极其 南宋 教师 用书苏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