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焦岱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左传昭公中写道:“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藩屏周。”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政治意图是A. 灭亡殷商B. 巩固统治C. 镇压叛乱D. 恩及兄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分封制。根据“以藩屏周”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政治意图是拱卫王室,巩固统治,而非是为了灭亡殷商、镇压叛乱和恩及兄弟,故排除 A、C、D 项,故选 B。【
2、点睛】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2.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2【解析】试题分析:A 项,
3、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 A 项正确。B 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 B 项错误。C 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 C 项错误。D 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4、A。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时代的重史传统3.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 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A. 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B.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沿革。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代刺史、唐朝丞相、金朝纠
5、弹之官的设立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过程。故 D 符合题意。A 项错误,中国古代并未形成弹劾的权利;B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监察官员素质的问题;C 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所以应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监察制度沿革4.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 周3B. 秦C. 汉D. 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的统一、郡县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读题干文字,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补充,由此形成完整的石碑文字。从材料中的“并四
6、海、为郡县、灭陈天下合一”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中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B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 项与题干“并四海”不符,排除;CD 两项与“始为郡县”不符,排除。故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的统一、郡县制5.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评论雅典政治时指出:“我们习惯于指责雅典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我们并不总能意识到,它比起当政府的范围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因为每位公民问题都能够解决。 ”材料主要说明A. 雅典政府危害公民的民主权利B. 雅典的直接民主有其合理性C. 享有雅典公民权的人较少D. 雅典是间接民主制度的典范【答案】B【解析】
7、:材料的主旨是我们不能总是指责雅典民主是不充分的,应认识到雅典民主的合理性,所以选 B 项。材料中并没有强调雅典民主的危害,排除 A;材料并不是强调雅典民主的不充分性的,排除 C;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D 项说法错误。6.“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 (十二铜表法 ) ,这表明罗马法A. 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法律已见端倪B. 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C. 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D. 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答案】A4【解析】从材料中的“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可以看
8、出,罗马法规定了罗马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个人土地或私人空间的界限,旨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财产之间的关系,故答案为 A 项。B 项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排除;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排除 C 项;D 项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与材料的侧重点不一致,排除。7.“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A. 内容的继承与创新B. 方式的和平与渐进C. 君权的保留与限制D. 地位的首创与示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
9、干并没有强调对过去的继承,故 A、C 项错误;由题干“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和“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知题干强调和平与渐进,故B 项正确;因为题干重心在于强调方式的和平与渐进,首创与示范作用则不是其显著特点,故 D 项错误。8. 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A. 公民的参与程度高 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公民的整体素质低 D. 政党之间的合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魔
10、鬼”指的是权力, “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指的是权力与权力之间既要相互制约又要相互平衡,综上所述这种政体的核心只能是 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9.下表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史实的推论。5其中表述正确的是史实 推论A 1688 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B 178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C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 1787 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原则D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德国继承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A. AB.
11、 BC. CD. D【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工业资产阶级加强在议会的作用是 1832 年议会改革后,而不是 1688 年英国发生的“光荣革命” ,排除 A。法国于 1875 年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排除 B。国家权力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三权分立原则,而不是“联邦制”原则,排除 C。德意志的统一是普鲁士主导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的,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D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0.1895 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12、6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 “上议院多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答案】D【解析】德国统一之后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主要体现在君权仍重,所以选 D 是对德国的描述,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B 均是英国的政治体制,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 是法国的政治体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11.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 “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 (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材料主要说明A. 国
13、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 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 英军笼络了下层民众D. 清政府已经完全失去了民众支持【答案】B【解析】“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由此可以反映出普通民众对外来侵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说明其冷漠、茫然,故 B 项正确;A 项“一无所知”说法错误,更准确的是“知之甚少” ;C 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故排除;D 项“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说法错误,当时清政府并没有完全失去人心。12.1899 年,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01 年,清政府
14、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02 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A. 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B. 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C. 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D. 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答案】B7【解析】1901 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说明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故答案为 B 项。A 项“开始”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D 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点睛:1901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其直接目的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外反对势力之间关系的完全倒置:帝
15、国主义国家成为太上皇,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13.义和团揭帖中有以下诗句:“沿河一带建楼房,扯旗放炮逞刚强;有朝西北真主来,一炬火光化无常。 ”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 盲目排外性,对清政府缺乏警惕B. 利用迷信,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C. 缺乏正确斗争目标和正确理论指导D. 组织过于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义和团运动。根据“有朝西北真主来,一炬火光化无常”可知义和团的斗争局限于打击破坏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斗争目标和方向,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盲目的排外性、利用迷信以及没有统一领导在题意中都没有体
16、现,故排除 A、B、D 项;故选 C。【点睛】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且义和团本身也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义和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在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失败。这些都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 14.某导演要拍摄一部反映 1900 年中国社会状况的电视剧。下面是导演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状况的描述,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B.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C. 八国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占领了北京城D. 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举起了反清的旗帜【答案】C8【解析】【详解】
17、本题考查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据“反映 1900 年中国社会状况”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 18561860 年,故排除 A 项;甲午中日战争是 18941895年,故排除 B 项;孙中山建立同盟会是在 1905 年,故排除 D 项;19001901 年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年北京沦陷,故选 C。15.三字经自宋代问世以来,随时代发展而增改,以下为节录部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段。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其中“革命兴” 、 “立宪法”分别是指A.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B. 维新变法运动、 钦定宪法大纲C. 义和团运动
18、、 中华民国宪法D.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兴” 、 “立宪法”分别指的是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ABC 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而非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均非革命活动。16.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 129 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色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 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 争取党内合作,保障
19、抗战胜利C. 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D. 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国民革命军第 129 师” “同志们,为了救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共的行为促成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故 C 项正确;A 项是国民革命时期的;B 项错误,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9D 项错误,中共坚持敌后抗战。所以答案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17.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订一个研究课题A. 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C.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0、的不断发展D. 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生和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包括了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所以 A 项和 D 项都没有全面概括题意,故排除;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不是空想社会主义,故排除 B 项;巴黎公社革命和俄国二月革命以及十月革命都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故选 C。【点睛】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俄国国内的长达 300 多年的封建专制的统治,使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并
21、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俄国的社会矛盾,但二月革命的胜利为俄国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之后的十月革命奠定了基础。18.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 1.5 法郎,晚餐 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A. 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B. 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10C. 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D. 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公社委员在食堂就餐的标准和要求来看,材料主要反映了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
22、识,设立公共食堂纯粹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故答案为 C 项。材料没有反映“财政紧张” ,排除 A 项;B 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9.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答案】A【解析】“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蓝田县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