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选修,含解析).doc
《江苏省高邮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选修,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选修,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高邮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卷(选修)【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2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在中国历史上,先秦诸子百家的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
2、消云散。上述处应依次填入A.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 儒家、法家、墨家、道家D.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思想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多年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思想成为隐士的精神家园,墨家思想只是刹那辉煌之后就烟消云散;因此处应依次填入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故 D 项正确。2.西汉流行的儒家经典是靠经师口授,用隶书写成,被称为“今文经” ;后来在孔府旧宅等处发现的使用前代文字书写的经书,被称为“古文经” 。但古文经在汉代一直不被今文经儒生认可,其主要原因是A. 秦代焚书,古代典籍真假难辨
3、B. 时代变迁,阅读隶书已成习惯C. 传承断绝,五经内容差异甚大- 2 -D. 儒学独尊,利禄之争日趋激烈【答案】D【解析】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处于“独尊”的地位,所以今文经受到追捧,古文经不受重视体现出利禄之争日趋激烈,故 D 正确;A 不符合汉代儒学独尊的时间;B 中阅读隶书已成习惯不是出了体现主旨;C 中断绝不是材料现象主要原因。3.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而规范的美。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宋明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 儒学思想社会化趋向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 经世致用观念的影响【答案】B【解析】宋明理学提倡“存天理,
4、灭人欲” ,追求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故家具设计体现理学这一特征,说明儒学思想社会化趋向,故选 B;材料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 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应该体现追求物质享受,和题意相反,排除 C;材料无关经世致用观念,排除 D.4.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 “五经” ,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 ,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 。这体现了李贽A. 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B.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D.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答案】C【解析】工商皆本是明代黄宗羲鉴
5、于社会的变动,面对现实,,提出的学说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排除 AD;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与题意无关,排除 B;“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和“君不君,臣不臣” ,这些言论反映了明朝政治的黑暗,对封建的三纲五常礼教是极大的挑战。故选 C。- 3 -5.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 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 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 B.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C. 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 D. 造纸术
6、应是由西向东传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造纸术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后汉书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这具有可信性,故 A 项错误;考古发现西汉纸,这说明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故 B 项正确;纸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书写用品,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造纸术是由西向东传播,故 D 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涉及造纸术的相关知识,尤其学生熟练掌握关于造纸术的史实,同时,注意与材料中的考古成就结合,对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6.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7、A. 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B. 文化的发展其有多样性C. 政治局势影响文化走向 D. 汉字书写体系开始成熟【答案】C【解析】唐朝时期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书法注重规范和法度显然鱼唐朝政局稳定有关,故 C 正确;书法审美与材料中政治因素不符合,故 A 错误;材料反映政治变化对于文化走向,不是文化的多样性,故 B 错误;汉字书写体系成熟是魏晋时期,故 D 错误。7.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B.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8、C. 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 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熟【答案】B- 4 -【解析】据材料“京剧脸谱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寓褒贬、别善恶”体现了社会评价和教化功能,这说明京剧脸谱艺术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 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京剧脸谱艺术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故 A 项错误;“寓褒贬、别善恶”也不能说明社会伦理秩序的问题,故 C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京剧艺术的成熟,故 D 项错误。故选 B。8.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
9、符合该观点的是A. B. - 5 -C. D. 【答案】B【解析】据材料“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游记属于了浪漫主义作品,没有对封建统治阶级“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故 A 项错误;红楼梦揭露和批判了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预言了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符合题意,故 B 项正确;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三国的发展演变,也没有批判封建统治阶级的主题,故 C 项错误;封神演义以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也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
10、信息“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同时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各个文学名著的内容、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9.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 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 B. 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 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 D. 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 6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借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服务,同时也有减少变法阻力,故 D 项正确,AB 项错误;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故 C 项错误。10.1904 年,清政府学部颁布
11、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其体现的课程理念是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学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课时 5 45 19 36 11 11课程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课时 20 8 8 4 3 10注重西学经世致用中体西用顺应潮流A. B. C. D. 【答案】B【解析】材料中“外语、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法制理财”表明重视西学,故正确;依据材料中“外语、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法制理财、体操”的信息可知,除了科举制下的“读经讲经” ,课程更加关注实用,故正确;材料内容既有“读经讲经、中学文学” ,也有“植物动物、理化、法制理财”等西学,但不能明确说明是
12、中体西用,故错误;明清八股取士僵化落后, “1904 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时俱进,故正确。B 项符合题意。- 7 -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列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A.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B.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C. 激进民族主义者宣传民主科学D. 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80 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可知中国当时处于 20 世纪初的军阀割据时期,根据题干“中国的青年另行着手寻觅着
13、一套救国方式”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故 D 项正确。ABC 项均不符合“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而且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和状况。解题的关键是抓住“80 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判断出时间,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和状况即可得出答案。12.1924 年 11 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 。条例中的某些条款, “允许脑力和体力劳动者组织工会,工会在其范围内,有言论、出版及办理教育事业之自由” “工会在必要时,得根据会员之多数决议,宣告罢工等。 ”这些规定A. 推动了
14、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 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C. 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D. 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孙中山承认工人阶级有成立工会和享有言论等自由,对工人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孙中山“扶助农工”政策的体现,说明三民主义得到新发展,故 C 项正确;国民革命兴起于 1924 年 1 月,故 A 项排除;孙中山的政治立场不变,依然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 BD。【点睛】解题时注意“1924 年 11 月”这一时间信息。- 8 -13.1956 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 “现在是社
15、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材料中第二次结合时期的探索包括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步走C. 正确区分两类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6 年” 、 “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可知,1957 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强调正确区分两类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故 C 项正确;A 项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题干时间,排除;B项属于新民主主
16、义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项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排除。【点睛】 “1956 年” 、 “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是关键信息。14.1978 年邓小平带领中国,开始缔造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 。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从根本上说,就是基于人类理性能力的有限性与信息知识的有限性,通过试错反弹来找到通往中国现代化路径的经验主义思想。 ”这段话体现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A.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B. “摸着石头过河”C.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D.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改革开放由于经验不足,在摸索
17、中前进,符合“试错反弹”的特点,故 B 项正确;A 项有利于思想解放,不符合“试错反弹” ,排除;C 项是改革的道路问题,不符合“试错反弹” ,排除;D 项是经济手段问题,不符合“试错反弹” ,排除。15.已步入壮年的考生这样自勉也是自嘲:“一颗红心两个准备,考上了感谢邓小平,考不上批判四人帮 。 ”出现这一情景源于A. 双百方针的提出- 9 -B. 高考制度的恢复C. 改革开放的实行D. 科教兴国的实施【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已步入壮年的考生” “考上了感谢邓小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文革”结束后,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故 B 项正确;“双百”方针是 1956 年提出的,不
18、符合“考上了感谢邓小平” ,故 A 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高考制度的恢复,改革开放是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排除;科教兴国是 1995 年提出,故 D 项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已步入壮年的考生” “考上了感谢邓小平” 。16.科技创新与国计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以下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新阶段B. 1970 年,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空,标志我国开始进入航空时代C. “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D.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
19、知,1970 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向太空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太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 B项错误,符合题意;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新阶段,故 A 项正确,排除;“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故 C 项正确,排除;“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故 D 项正确,排除。17.“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 ”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A. 文艺
20、复兴时期B. 宗教改革时期C. 启蒙运动时期D. 工业革命时期- 10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珍惜尘世生活” 、 “光荣在于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倡导追求现实的幸福,故A 项正确;宗教改革时期反对教皇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重视宗教生活,故排除 B 项;启蒙运动时期倡导人的“理性” ,故 C 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批判现实主义产生,对资本主义“金钱观”进行批判,故排除 D 项。18.宗教改革在欧洲近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封建王侯、普通民众、教会内部的宗教人士都参与其中。下列叙述中,反映普通民众愿望的是A. “增加真正之宗教束缚耳”B. “脱离罗马教会之束缚而自立”C. “恢复教会之美
21、风,由之恢复其威力”D. “各国皆有治理其境内诸事之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普通民众愿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中,普通民众反对宗教的束缚,这与“增加真正之宗教束缚耳”相一致,故 A 项正确;BC 项是教会内部的宗教人士的愿望,排除;D 项是封建王侯的愿望,排除。【点睛】 “普通民众愿望”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9.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 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水平的差异B. 政治制度的差异C. 文化环境的差异D. 国际地位的差异【答案】B【解析】试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高邮市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测试 试卷 选修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