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含解析).doc
《江苏省高邮市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苏省高邮市 2018-2019 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调研政治试题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第卷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卷答案必须用黑色铅字笔作答在规定区域内,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第卷(客观题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随着网络春晚的出现,以及 PC、手机等多种终端的盛行,电视已不再是中国人看春晚的唯一渠道。这说明A.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B.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C.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消费方式就是怎样消费的问题,材料强调,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春晚的出现,以及 PC、手机等多种终端的盛行,电视已不再是中国人看春晚的唯一渠道,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观看春晚,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故 D 正确;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强调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可见,材料没体现,故 A 不符合题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强调通过生产的发展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可见,材料没体现,故 B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2.下
3、列关于社会再生产环节表述正确的是A. 消费决定生产B. 交换和消费是桥梁和纽带C. 交换环节在消费环节之前发生D. 分配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答案】C- 2 -【解析】【详解】生产决定消费,故 A 错误;交换和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故 B 错误;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交换环节在消费环节之前发生,故 C 正确;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故 D 错误。故选 C。3.中国的社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社会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彻底解决中国的一切
4、社会问题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国早日崛起,称霸世界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差距;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符合题意;说法过于绝对;我国坚持和平崛起的道路,不会称霸世界,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B。考点:大力发展生产力4.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下列对公有制经济认识正确的是生产
5、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坚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坚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项符合题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份,项说法错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 3 -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如何增强公有
6、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如何增强: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5.2017 年,我国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计 42.5 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的比重由 2012 年的 40.6%下降到 37.9%。部分行业资产比重如下图,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通用设备制造、纺织行业分别
7、从 15%、35.7%、12.8%下降到 7.6%、20.2%、5.5%。国有经济在某些行业比重下降( )A. 未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B. 使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 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整体发展D. 使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上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 错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某些行业比重下降,并未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A 符合题意。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D 错误。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并不是控制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部门,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
8、济必须占支配地位,C 错误。答案为 A。6.2018 年 2 月 7 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未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 4 -想为统领和指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关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故正确;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
9、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错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可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正确;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可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故错误。故选 B。7.下图漫画非禁即入表明A. 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相同B. 鼓励民资进入各个领域,实现共同富裕C. 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D. 民营经济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答案】C【解析】【详解】公有制经济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相同,故 A 错误;B 选项中“鼓励民资进入各个领域”说法太绝对,故 B- 5 -错误;漫画表明,只要是国家没有禁止民资进入的领域,民资都可进入,这说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故 C 符合题意;国有经济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公有制经济成分比较:成分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地位处于支配地位是其支柱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城市股份合作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
11、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8.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12、种分配分式并存D.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 6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可见,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故 B 正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 A 不符合题意;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13、配分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故 C 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占主体,二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2)为什么-原因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原因: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3)怎么办-态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14、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9.2018 年 6 月,李先生一家的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元)。李先生的收入 李先生妻子的收入 李先生儿子的收入国企工资 国企奖金 经营小卖部 炒股 私企工资 银行利息3000 1000 2000 1500 5000 500李先生家的按劳分配收入和非按劳分配收入分别是A. 5000 元 8000 元 B. 3000 元 8500 元 C. 4000 元 9000 元 D. 4000 元 5000 元【答案】C【解析】- 7 -【详解】公有制经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
15、收入,可见,李先生家的按劳分配收入为 30001000=400 元;非按劳分配收入为200015005000500=9000 元,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准确把握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问题:(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又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
16、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要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和分配。两种收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不同,因此区分二者首先要看是哪一类经济形式再作判断。(3)对比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
17、劳动力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10.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A. B. C. D. 【答案】D- 8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
18、的激励作用,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故 符合题意; “合理适度的收入差距”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故选 D。11.以下对收入分配公平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 收入分配公平就是社会成员收入均等B.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成员收入差距适度,不能过于悬殊C. 收入分配公平是平均主义D. 收入分配公平是实现社会成员同步富裕的前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B 适合题意,A、C
19、均是错误的;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同步富裕,D 是错误的。考点:收入分配的公平12.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道:“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句话说明A. 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B. 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C.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D.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表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C 正确且符合题意;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AB 说法错误;B 材料强调公平的重要性,而未涉及效率的作用,应排除 D;
20、故本题答案选 C。点睛: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9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二者也存在矛盾,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两个不同的方面。(2)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13.2018 年,我国多地提出,要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上述举措有利于完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和谐 属于初次分配 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实现社会公平属于再分配A. B. C. D.
21、【答案】A【解析】【详解】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其中社会保障是再分配调节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可见,材料中的措施是完善社会保障的体现,属于再分配,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通过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有助于有利于完善分配政策,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实现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故正确。故选 A。【点睛】实现收入公平的措施:(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重要举措:保证居
22、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根本措施:生产决定分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因而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的收入。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4)其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例如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统筹- 10 -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制定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14.有经济学家曾经说:“政府一直试图代替这只看不
23、见的手,想当上帝,那是不合时宜的角色。 ”“不合时宜”是因为A. 计划与市场应该结合B. 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C. 政府必须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D. 计划是主体,市场为补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A 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中“不合时宜”强调的是应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B 表述错误,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C 符合题意, “政府一直试图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想当上帝,那是不合时宜的角色。 ”说明政府必须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D 表述错误,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故本题选C。【点睛】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1)市场调节优点。市场通过价格、供
24、求、竞争(市场信号)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市场调节的作用和优点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优化配置)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和利益驱使) 、盲目性、滞后性,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社会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高邮市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期中 调研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