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第六讲圆的综合题》专题复习.doc
《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第六讲圆的综合题》专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第六讲圆的综合题》专题复习.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六讲 圆的综合专题选讲一、圆的概念集合形式的概念: 1、 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形式的概念: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补充)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
2、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在圆内 dr 点 C在圆内;2、点在圆上 点 B在圆上;3、点在圆外 点 A在圆外;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相离 dr 无交点;2、直线与圆相切 dr 有一个交点;3、直线与圆相交 有两个交点;drd=rr d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外离(图 1) 无交点 dRr; 外切(图 2) 有一个交点 dRr;rddCBAO2相交(图 3) 有两个交点 Rrdr;内切(图 4) 有一个交点 ;内含(图 5) 无交点 ;周1rRd周3rRd五、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推论 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
3、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以上共 4 个定理,简称 2 推 3 定理:此定理中共 5 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 2 个即可推出其它 3 个结论,即: AB是直径 CD E 弧 BC弧 D 弧 AC弧 D中任意 2 个条件推出其他 3 个结论。推论 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即:在 O中, AB弧 C弧 D六、圆心角定理圆心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 此定理也称 1 推 3 定理,即上述四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的 1 个
4、相等,则可以推出其它的 3 个结论,即: AOBDE; AB; CF; 弧 弧OE DCBAOC DA BFEDC BAO3七、圆周角定理1、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一半。即: AOB和 C是弧 AB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 2OACB2、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推论 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等弧;即:在 O中, C、 D都是所对的圆周角, CD推论 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直角所对弧是半圆,所对弦是直径。即:在 中, AB是直径 或 90 90 AB是直径推论 3: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
5、是直角三角形。即:在 C中, O AB是直角三角形或 90C注:此推论实是初二年级几何中矩形的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八、圆内接四边形CBAOD CBAOCB AOCB AOEDCBA4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即:在 O中,四边形 ABCD是内接四边形 180 180 DAEC九、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两个条件:过半径外端且垂直半径,二者缺一不可即: MNOA且 过半径 A外端, MN是 O的切线(2)性质定理
6、: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如上图)推论 1: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 2: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以上三个定理及推论也称二推一定理:即:过圆心;过切点;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能推出最后一个。十、切线长定理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即: PA、 B是的两条切线 O平分 十一、补充:圆幂定理(1)相交弦定理:圆内两弦相交,交点分得的两条线段的乘积相等。即:在 中,弦 AB、 CD相交于点 P, ABPCD(2)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即:在 O中,
7、直径 , 2E(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即:在 中, PA是切线, B是割线, 2PACB(4)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上图)。即:在 O中, 、 E是割线, DENM AOPBAO5十二、补充:两圆公共弦定理圆公共弦定理:两圆圆心的连线垂直并且平分这两个圆的的公共弦。如图: 12O垂直平分 AB。即: 、 相交于 、 两点 12垂直平分十三、补充:圆的公切线两圆公切线长的计算公式:(1)公切线长: 12RtOC中,221ABOC;(2)外公切线长: 是半径之差;
8、 内公切线长: 2是半径之和 。十四、圆内正多边形的计算(1)正三角形 在 O中 ABC是正三角形,有关计算在 RtBOD中进行::1:32D;(2)正四边形同理,四边形的有关计算在 RtAE中进行, :1:2AE:(3)正六边形同理,六边形的有关计算在 tOB中进行, :3BO.BAO1 O2CO2O1BA6十五、扇形、圆柱和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1、扇形:(1)弧长公式: 180nRl;(2)扇形面积公式: 236Sln:圆心角 R:扇形多对应的圆的半径 :扇形弧长 S:扇形面积2、圆柱: (1)圆柱侧面展开图2S侧表 底 = 2rh(2)圆柱的体积: 2V(2)圆锥侧面展开图(1) S侧表
9、底 = 2Rr(2)圆锥的体积:13Vh典型例题真题再现:1(2008 年苏州第 18 题 3 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AC 交O 于 E 点,BC 交O 于 D点,CD=BD,C=70 现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A=45; AC=AB: :AEB; CEAB=2BD 2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B C D2(2008 年苏州第 27 题 9 分)如图,在ABC 中,BAC=90,BM 平分ABC 交 AC 于M,以 A 为圆心,AM 为半径作 OA 交 BM 于 N,AN 的延长线交 BC 于 D,直线 AB 交 OA 于 P、K两点作 MTBC 于 T(1)求证 AK=MT; (2)求
10、证:ADBC;(3)当 AK=BD 时,S lBAO周周周周周周周周 C1D1DCBAB1RrC BAO7求证:BNACPM3(2010 年苏州第 10 题 3 分)如图,已知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C 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 1若 D 是C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 DA 与 y 轴交于点E,则ABE 面积的最小值是( )A2 B1 C2D 2(第 3 题) (第 4 题)4(2010 年苏州 第 18 题 3 分)如图,已知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230, 、(0,2),P 是AOB 外接圆上的一点,且AOP=45,则点 P 的坐标为 5(2010 年苏州第
11、 27 题 9 分)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O 是 CD 边的中点,以 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作圆,交 BC 边于点 E过 E 作 EHAB,垂足为 H已知O 与 AB边相切,切点为 F(1)求证:OEAB;(2)求证:EH=12AB;(3)若 4BHE,求 C的值6(2011 年苏州第 16 题,3 分)如图,已知 AB 是O 的一条直径,延长 AB 至 C 点,使得 AC3BC,CD 与O 相切,切点为 D若 CD 3,则线段 BC 的长度等于 87(2011 年苏州第 18 题,3 分)如图,已知点 A 的坐标为( 3,3),AB x 轴,垂足为 B,连接 OA,反比
12、例函数kyx(k0)的图象与线段 OA、AB 分别交于点 C、D若AB3BD,以点 C 为圆心,CA 的54倍的长为半径作圆,则该圆与 x 轴的位置关系是(填“相离”、“相切”或“相交”)8.(2011 年苏州市第 26 题 8 分)如图,已知 AB 是O 的弦,OB2,B30,C 是弦AB 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 A、B 重合),连接 CO 并延长 CO 交于O 于点 D,连接 AD(1)弦长 AB 等于 (结果保留根号);(2)当D20时,求BOD 的度数;(3)当 AC 的长度为多少时,以 A、C、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 B、C、O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写出解答过程9(2012 年苏州市
13、第 27 题满分 8 分)如图,已知半径为 2 的O 与直线 l 相切于点 A,点 P 是直径 AB 左侧半 圆上的动点,过点 P 作直线 l 的垂线,垂足为 C,PC 与O 交于点D,连接 PA、PB,设 PC 的长为 x(2x4)(1)当 x=52时,求弦 PA、PB 的长度;(2)当 x 为何值时 PDCD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910(2013 年苏州第 27 题 8 分)如图, Rt ABC 中, ACB=90,点 D 是 AB 边上一点,以 BD 为直径的 O 与边 AC 相切于点 E,连接 DE 并延长 DE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1)求证: BD=BF;(2)若 CF=
14、1, cosB= ,求 O 的半径11(2014苏州第 27 题 8 分)如图,已知 O 上依次有 A、 B、 C、 D 四个点, = ,连接 AB、 AD、 BD,弦 AB 不经过圆心 O,延长 AB 到 E,使 BE=AB,连接 EC, F 是 EC 的中点,连接 BF(1)若 O 的半径为 3, DAB=120,求劣弧 的长;(2)求证: BF= BD;(3)设 G 是 BD 的中点,探索:在 O 上是否存在点 P(不同于点 B),使得 PG=PF?并说明 PB 与 AE 的位置关系12(2015 年苏州第 26 题满分 10 分)如图,已知 AD 是 ABC 的角平分线, O 经过A、
15、 B、 D 三点,过点 B 作 BE AD,交 O 于点 E,连接 ED(1)求证: ED AC;10(2)若 BD=2CD,设 EBD 的面积为 1S, ADC 的面积为 2S,且21640S,求 ABC 的面积13(2016 年苏州第 26 题 10 分)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D、 E 为 O 上位于 AB 异侧的两点,连接 BD 并延长至点 C,使得 CD=BD,连接 AC 交 O 于点 F,连接 AE、 DE、 DF(1)证明: E= C;(2)若 E=55,求 BDF 的度数;(3)设 DE 交 AB 于点 G,若 DF=4, cosB= , E 是 的中点,求 EGED
16、的值14(2017 年苏州市第 27 题 10 分)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O,AB 是直径,点 D 在O上,ODBC,过点 D 作 DEAB,垂足为 E,连接 CD 交 OE 边于点 F(1)求证:DOEABC;(2)求证:ODF=BDE;(3)连接 OC,设DOE 的面积为 S1,四边形 BCOD 的面积为 S2,若 = ,求 sinA 的值11模拟训练:1(2017 年常熟市本题满分 10 分)如图 1 , DE是 O的直径,点 A、 C是直径 DE上方半圆上的两点,且 AOC.连接 相交于点 F.点 B是直径 下方半圆上的任意一点,连接 B交 D于点 G,连接 B交 A于点 H.(1)
17、求 的度数;(2)证明: FH: ;(3)若弧 为半圆的三分之一,把 OC绕着点 旋转,使点 C、 O、 B在一直线上时,如图 2.证明 :1:2BG;若 的半径为 4,直接写出 FH的长.2(2018 年蔡老师预测第 26 题 10 分)如图,在 Rt ABC 中, A90,点 D、 E 分别在 AC、 BC 上,且 CDBC ACCE,以 E 为圆心, DE 长为半径作圆, E 经过点 B,与AB、 BC 分别交于点 F、 G(1)求证: AC 是 E 的切线;(2)若 AF4, CG5,求 E 的半径;若 Rt ABC 的内切圆圆心为 I,则 IE 3( 2017 年张家港26 题 10
18、 分)如图,已知 O是 ABCV的外接圆, AD是 O的直径,且 BDC.延长 A到 E,使得 D.(1)如图 1,若 25, 6C.求证: 是 O的切线;求 的长;AB CED(第 26 题)FG12(2)如图 2,连结 CD,交 AB于点 F,若 25D, 3CF,求 O的半径.4(2017 年工业园区区26 题 10 分) 如图,在ABC 中,CDAB,垂足为点 D以 AB 为直径的半O 分别与 AC、CD 相交于点 E、F,连接 AF、EF(1)求证:AFE=ACD;(2)若 CE=4,CB=4 ,tanCAB= ,求 FD 的长5(2017 年吴江区26 题 10 分) 如图,在 A
19、BC中, 90,D、 F是 AB边上的两点,以 DF为直径的 O与 BC相交于点 E,连接 F,过 作 GC于点 ,其中12OEA.(1)求证: 是 的切线;(2)若3sin5B, O的半径为 r,求 EHG的面积(用含 r的代数式表示).6(2017 年高新区26 题 10 分) 如图,在 O 的内接四边形 ACDB 中, AB 为直径,AC: BC1:2,点 D 为 AB的中点, BE CD 垂足为 E(1)求 BCE 的度数;(2)求证: D 为 CE 的中点; BCDEOA13(3)连接 OE 交 BC 于点 F,若 AB 10,求 OE 的长度7(2017 年吴中区26 题 10 分
20、) 如图, AB是 O的直径, BC是弦,过点 O作OEBC于 H交 O于 E,在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D,使 AE, 与交于 F。(1)判断直线 D与 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2)当 的半径是 5, 21BF, 3E时,求 CE及 BH的长。8(2017 年相城区27 题 10 分) 如图,在 RtABCV中, 30, 8AC,以 为圆心,4 为半径作 C.(1)试判断 与 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点 F是 上一动点,点 D在 上且 2,试说明 FDV:;(3)点 E是 边上任意一点,在(2)的情况下,试求出1EA的最小值.9(2017 年立达 26 题 10 分)如图,在 ABC
21、 中, AB=AC,以 AB 为直径的 O 交 BC 边于点 D,交 AC 边于点 E.过点 D 作 O 的切线,交 AC 于点 F,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G,连接 DE.14(1)求证: BD=CD;(2)若 40G,求 AED 的度数.(3)若 BG=6, CF=2,求 O 的半径.10(2017 年太仓市26 题 10 分)如图, AB 是半圆 O 的直径, D 为 BC 的中点,延长 OD 交弧 BC 于点 E,点 F 为 OD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满足 OBC= OFC. (1)求证: CF 为 O 的切线;(2)若 DE=1, 30ABC求 O 的半径;求 sin BAD 的值(3
22、)若四边形 ACFD 是平行四边形,求 sin BAD 的值参考答案:真题再现:1【解答】解:连接 AD、BE,AB 为O 的直径,ADBD,AEBE,CD=BD,AC=AB,所以对C=ABC=70,BAC=180CABC=4045,所以错ABE=90BAC=5040, ,所以错C=ABC,CEB=ADB=90,CEBBDA, ,CEAB=CBBD=2BD 2,所以对,故选:COFEDCBA15【点评】本题考查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考点】切割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圆的半径相等解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2018 年中 数学 第六 综合 专题 复习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