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文(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文(含解析)第 I 卷(选择题 40 题,共计 60 分)1.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 “天”已经开始 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 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 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商人注重神,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人屈从于神;周人认为天人相通,基本平等;春秋时期注重人,天人关系的
2、重心开始下移,人的份量加重,说明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故 C 项正确。商朝时期是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材料说明的是天人关系的转移,不是消失,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天人关系,并不是儒家的天命观,故 B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天人关系,并不是人伦关系,故 D 项错误。2.读中国古代的思想地图可得A. 学术的发展体现东学西渐B. 体现了战国晚期文化趋同C. 诸子百家的思想严重区隔D. 孔子学说得到了各国欢迎【答案】A【解析】2从地图显示的信息看,孔子周游列国是按照从东向西的路线,使得齐鲁学术思想影响到其他诸侯国。故答案为 A 项。从存在思想地域分区来看,不能说明文化趋同,排除 B 项;C项说法绝对,
3、不符合史实,排除;孔子学说在当时并非得到各国欢迎,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3.某学说以“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该学说应是( )A. 先秦儒学 B. 黄老学说C. 两汉经学 D. 宋明理学【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来看,该学说应当是宋明理学。故答案为 D 项。其他三项形成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道教也没有产生,不存在“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 ,排除 A、B、C 项。4.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
4、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论语卷一 经 文 评 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年谱,后人心诀。 按:此为略言,意思是说,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B.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C. 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D. 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答案】B【解析】材料“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反映了该学者对孔子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赞同和崇拜,这属于李贽的思想,他认为“咸以孔子之是3非为
5、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与此相符合,故 B 正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反映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不符合材料,故 A 错误;“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来自于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借用孔子权威宣传维新变法,不符合材料,故 C 错误;“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来自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的吃人与礼教 ,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李贽对孔子思想主张的态度出发,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史实,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中国现存最早的目
6、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罗列了当时著作有 14994 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 64582 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 43 倍。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A. 造纸术B. 雕版印刷术C. 活字印刷术D. 转轮排字盘【答案】A【解析】【详解】西汉我国就有了植物纤维纸,而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满足了更多的纸张需求,故选 A;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毕昇,转轮排字盘发明于元代王祯,时间不符,排除 BCD。6.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 “忽放一霹雳砲,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 ,金军大败
7、。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B. 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C. 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 D. 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答案】D【解析】南宋时期中国并未进入热兵器时代,仍然以冷兵器为主,故 A 错误;火药技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战争,不是南宋,故 B 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火炮由西方传入中国,故 C 错误;材料“忽放一霹雳砲金军大败”反映了火药影响了战争胜败,故 D 正确。故选 D。4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忽放一霹雳砲金军大败”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火药的相关知识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公元 14
8、651572 年,前后共 108 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比起前一时期的文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古文诗词仍然处于衰退的过程中,而戏曲、小说正进一步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 )A. 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 诗词的地位不断降低 D. 统治者的愚民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 14651572 年属于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戏曲、小说更受市民阶层的欢迎。故答案为 A 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与戏曲、小说的兴盛关系不大,排除 B 项;C 项属于现象,不是原因,排除;D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明清时期封建经
9、济的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新景象,社会生活日趋丰富,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传统严谨的文学形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达及故事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来满足市民阶层的这些愿望。明清时期,为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8.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其中的故事、场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下列对四大名著的介绍有误的是A. AB. BC. C5D. 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步长篇历史小说,它是古典历史小说
10、的典范,A 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水浒传开创了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为后世的英雄传奇小说创作树立了楷模,B 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西游记堪称神魔小说的典范,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C 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不是民间故事,而是贵族家庭故事,D 项错误,所以选 D。【点睛】运用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相关史实,紧扣设问要求“有误” ,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9.书法是一种艺术。一种字体,有人谓之:“如云行流水,秣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 ”它是A. 草书B. 楷书C. 行书D. 隶书【
1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如云行流水,秣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 ”可知该书法是行书,C 项正确。草书的特点是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与材料“非真非草”不符,排除 A。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与材料“乃楷隶之捷也”不符,排除 B。隶书的特点是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与材料“乃楷隶之捷也”不符,排除 D。【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如云行流水” 、 “非真非草” 、 “乃楷隶之捷也”等,结合行书的特点即可知道答案。10.苏轼作枯木竹石图 (见下图) ,以枯木、怪石、从竹等为题材,并自题诗:“枯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搓岈生竹石,森然御作不可回,写向看家雪色壁
12、。 ”该图6A. 反映生活的真实和情趣B.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C. 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D. 体现豪放飘逸的境界【答案】B【解析】画中的枯木刚劲有力,直冲昊天,反映出刚正不阿、浩然正气的儒家精神,故 B 项正确。反映生活的真实和情趣属于风俗画的特征,此图为文人画,故 A 项排除。文人画重水墨而轻色彩,故 C 项排除。根据所学可知,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滋味,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诸毫端,借画枯木怪石图以泄胸中盘郁,并非体现豪放飘逸的境界,故 D 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11.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
13、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答案】B【解析】7【详解】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 “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可知,这类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作用,说明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故 B 正确;材料反映古希腊神话,无法体现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排除A;C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排除 D。点睛:解答本题的
14、关键信息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 “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 ,联系所学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的知识分析解答。12.“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最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看起来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还是在其它方面相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与之不相符合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这是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言论,与该言论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 “未经谨慎权衡的生活就不值得去过”B. “人是万物的尺度”C. “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D. “谁来监督这些监护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从人的内心寻
15、求规定自然的原则和根据,属于人文主义,谨慎权衡是反映人的内心思考,选 A 与该言论精神实质最为接近,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B 未体现人的内心,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 未体现人的内心,不符合题意,排除;“谁来监督这些监护人”强调了人性的不足,和材料主旨无关,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13.“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 ”材料中“优秀人
16、物”所主张的学说出现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A. 智者运动B. 宗教改革C. 文艺复兴8D. 启蒙运动【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即在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同时,强调了上帝对人类的爱为前提;“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反映了突出了以人为中心和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思想主张,强调追求现实世界的幸福、自由和享受;以上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和特点,C 项正确。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不可能涉及基督教神学思想,排除 A。宗教改革和启蒙思想的思
17、想内容和特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B、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C。14.马丁路德于 1517 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后,首先发起了德国合唱音乐改革,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宗教音乐僵化、单调、枯燥、难解、非人性的乐风,使教会音乐变得更简单、更富于人情味,倡导音乐艺术要为广大教会会众服务。这表明马丁路德将合唱音乐改革A. 视为宗教改革的内容B. 作为宗教改革突破口C. 当作宗教改革的核心D. 与宗教改革紧密相连【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首先发起了德国合唱音乐改革”可知马丁路德将合唱音乐改革作为宗教改革的突破口,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合唱音乐改革不属于宗教改革的内容
18、;C 选项错误,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D 选项错误,题干中德国合唱音乐改革和宗教改革紧密相连是正确的,但不是材料反映的侧重点。故正确答案为 B选项。15.16 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 19 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 人类的由来 ,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9B.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 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 教会实行宽容政策【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16 世纪” “19 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到 19
19、 世纪中期时,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教会失去原有的权威,因此达尔文的学说虽遭到教会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故 B 项正确。进化论在 19 世纪中期时诞生,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A 项表述不合史实,故排除;C 项与其遭到教会迫害与否无关,故排除;材料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教会失去原有权威,与教会宽容政策无关,故 D 项排除。【名师点晴】中世纪,基督教内部的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尖锐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导致了社会罪恶和文化危机,直接引发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权威不断受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挑战,从而出现了塞尔维特与达尔文的两种不同结局。16.18 世纪的欧洲,法国
20、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A.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B. 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C.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D. 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近代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以及建立的近代民主政体,对本国的文人创作、思想启蒙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科学革命的领域,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发展的情况,与经济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制度构想的内容,也无法反映二者的吻合程度,故 D 项错误。17.伏尔泰
21、称赞“牛顿把他的工作推到人类思想从未达到的最大胆的真理” ,并出版了两部介绍牛顿学说的通俗读本牛顿哲学原理和哲学通信 。伏尔泰此举的目的是()10A. 借牛顿之名宣扬理性学说 B. 将法国启蒙运动推向高潮C. 强调启蒙思想是科学产物 D. 扩大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答案】A【解析】材料中“牛顿把他的工作推到人类思想从未达到的最大胆的真理”其重点在于思想解放,运用牛顿力学促进无知民众的开化,说明伏尔泰是借用牛顿学说推动思想解放。故 A 正确。伏尔泰并非强调启蒙思想是科学产物,也无意将法国启蒙运动推向高潮,故 BC 项错误。材料中“而是为无知的平民阶层设计的”主要强调无知一词,其重点在于思想解放,扩
22、大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不是主要意图,故 D 项错误。18.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 ,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 。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 “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 。他的这一观点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答案】B【解析】据材料“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卢梭批判了理性主义导致的一些弊端,体现了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故B 选项正确;当时处于启蒙运
23、动时期,学术界的普遍认知仍然以理性主义为主,故 A 选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虽然是理性主义,但卢梭的反思不能说明他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故 C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将反思目标针对资产阶级,未涉及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19.霍布斯是 17 世纪英国启蒙思想的代表者,他认为,如果要建立能抵御外来侵略和制止相互侵害的共同权力,那就只有一条近路: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集体国家就按契约建立了。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在此他强调( )A. 契约国家建立道路的唯一性 B. 个人权力让渡的可能性C. 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 D. 维护共同权力的方
24、法性11【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国家就按契约建立了。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来看,霍布斯认为将权力按照契约赋予君主之后,则民众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因此霍布斯在此强调的是维护共同权力的方法,即依据契约组成国家。故答案为 D 项。霍布斯没有强调契约国家的唯一性,排除 A 项;霍布斯认为权力让渡后不可反悔,不是探讨权力让渡的可能性,排除 B 项;从材料中的“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来看,霍布斯不认可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排除 C 项。20.1922 年,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指出,法家思想“以唯物观为出发点,常注意当时此地之环境,又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桂林市 第十八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