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
《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0*唐雎不辱使命学案(二)【学习目标】1.学习对话形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2.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 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3.学 习唐雎 不畏强 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背诵课文,识记重点实虚词、句子的含义。【精读课文,赏析人物】2. 从文中看出秦王(或唐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请你举例说明。4.那唐雎能够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什么?2【大胆质疑】5. 在这篇文章中你认为哪 些情节不合情理呢?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判断。参考答案:1.略。2.秦王是一个骄横狂暴、阴险、贪得无厌、骄横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盛气凌人、阴险狡诈的封建君主
2、。唐雎是一位爱国忠君、有胆有识、不卑不亢、机智勇敢、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凛然正气、智勇双全的外交家的形象。3.(1)通过人物神态和动作、语言刻画人物,最主要的是语言,例如:从秦王前后矛盾的话语中知道秦王的虚伪;从唐雎的言语中我读到了他的善辩。(2)对比的方 法。人物对比:秦王盛气凌人,又是质问又是威胁;唐雎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义正词严。 态度对比:秦王 先倨后恭 唐雎 先恭后倨 性格对比:秦王 色厉内荏 外强中干 唐雎 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 3)衬托手法。用安陵君衬托唐雎。安陵君是文中的次要人物,但又必不可少。如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与信任,唐雎虽浑身是胆也无用武之地。两种人物的两种性格,互为表里
3、,相辅相成。4. (1)唐雎出色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任务,既保全了安陵,又使得秦王意识到安陵虽小但不可欺。在这场交锋中他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以自身的凛然正气和镇定勇 敢、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直逼得秦王束手就缚,自取其辱。(2)面对秦王的发难,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唐雎努力周旋,并未当面揭穿骗局,而是说“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 哉?”说话有理有据,既拒绝了秦王,又显得很有礼节。还有就是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的威慑,毫不示弱,以“士之怒”加以反击。3(3)另外他有着极高的说话 技巧,靠他的睿智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秦王,唐雎的说话技巧:言之有“节”“ 否,非若是也”“而守之”; 言之有“据” “ 士之怒”“而将四矣”;言之有“力”“今日是也”“挺剑而起”。5.(1)细节失真,根据秦的规定,唐雎不可能带剑面见秦王。(2)唐雎行刺秦王时,秦王身边难道没有侍卫吗?(3)唐雎真的能保住他的国家?安陵国被灭亡的历史真的可以改变吗?(4)人物个性不符合历史上秦王的个性,残暴勇敢有才干的君王。(5)情节不合理,强大的秦国完全 可以用武力征服安陵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郯城县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10 不辱使命 课时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