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0*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习对话形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3.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 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1.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2.在矛盾冲突中对比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唐雎的力量。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疏通文意,理 解文章内容。第二课时:1.学习对话形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2. 体会
2、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3.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两千年以前,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唐雎不辱使命,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
3、形象。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使我们由一斑见全豹。二、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2三、自主学习,相互交流1介绍 战国策(师先提问,生答后再小结。) 强调: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 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时代背景 公元前 230 年和前 225 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 地
4、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于是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到秦国谈判,目的就在于 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老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1)学生展示标注的易错字音,教师补充。唐雎(j) 怫然(f) 休祲(jn) 缟素(o)庸夫(yn f) 徒跣 (xin) 色挠(no) 抢地(qin) 韩傀(u) 寡人谕(y)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与节奏。3.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请大家认真听,然后指出他的优点与不足。(指名朗读课文)4.请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5.齐读课文。 五、疏通文意,积累词语1请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郯城县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10 不辱使命 课时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