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9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C. 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牛顿D. 爱因斯坦是最先预言了引力波的科学家【答案】D【解析】【详解】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故 A 项错误。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带电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电荷分布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带电体看作点电荷。故 B 项错误。C: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
2、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故 C 项错误。D:爱因斯坦是最先预言了引力波的科学家,故 D 项正确。【点睛】知道物理学史,知道物理学家在对应科学研究中的主要步骤、采用的物理方法和实验结论。2.如图所示,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AB 段和 BC 段是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CD 段为平滑的弯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小球从管口 D 处由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 A 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关于管口 D 距离地面的高度至少满足的条件是A. 小于 2R B. 等于 2R C. 大于 2R D. 大于 2R 且小于 R52【答案】C【解析】【详解】光滑细管
3、组成的轨道,细管可以提供支持力,小球过 A 点的速度 大于零即可,vA2对小球从 D 到 A 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则 。故 C 项mg(H2R)=12mv2A0 H=2R+v2A2g2R正确,ABD 三项错误。【点睛】对杆(管)模型和绳模型最高点的受力特点及临界速度要理解并熟练应用。3. 两物体 M、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放置,OA、OB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物体 M 的重力大小为 20N,M、m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 绳 OA 对 M 的拉力大小为 10 NB. 绳 OB 对 M 的拉力大小为 10NC. m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10 ND. m 受到
4、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体的平衡。M 对 O 点的拉力大小为 ,OB 上拉力 ,BG=20N FB=Gsin60=103N错;OA 上拉力 ,A 错;对 m, , ,方向水平向左,FA=Gsin30=10N FA+f=FBf=10(31)NC 错 D 对;选 D。4.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由月球车和着陆器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行约 18 min 后进入如图所示的地月转移轨道 AB,A 为入口点,B 为出口点, “嫦娥三号”在 B 点经过近月制动,进入距离月球表面 100 km 的环月圆轨道,然后择机在
5、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已知月球和地球的质量之比约为 ,图中环月圆轨道181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约为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7.9 k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A. “嫦娥三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前,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 7.9 kms3B. “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约为 1.8 km/sC. 携带月球车的着陆器在月球上着陆过程中一定处于失重状态D. 由于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较小,故月球车在月球上执行任务时处于失重状态【答案】B【解析】【详解】A:“嫦娥三号”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等于 7.9km/s,故 A 项错误。B:“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
6、动时, ,解得: ;月球和GMmR2=mv2R v= GMR地球的质量之比约为 ,图中环月圆轨道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约为 ,地球的第一宇宙181 14速度约为 7.9 km/s,所以 。故 B 项正确。v=181417.9km/s1.8km/sC:携带月球车的着陆器在月球上着陆过程中减速下降时,处于超重状态。故 C 项错误。D:月球车在月球上执行任务时竖直方向加速度为零,既不超重也不失重。故 D 项错误。5.如图,两滑块 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 A 的质量为 m,速度大小为 2v0,方向向右,滑块 B 的质量为 2m,速度大小为 v0,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
7、的运动状态是( )A. A 和 B 都向左运动B. A 和 B 都向右运动C. A 静止, B 向右运动D. A 向左运动, B 向右运动【答案】D【解析】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 ,知系统总动量为零,所以碰后总动量也为零,即 A、B 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考点定位】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视频6. 将两金属球 P、Q 固定,让球 P 带上正电后,形成的稳定电场如图所示,已知实线为电4场线,虚线为等势面,其中 A、B、C、D 为静电场中的四点,则( )A. C、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B. A、B 两点的电势相同,电场强度不同C. 将电子从 A 点移至
8、B 点,电场力做负功D. 将电子从 A 点移至 D 点,电势能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出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顺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根据这些知识和电场的对称性进行分析解:A、由图知 C、D 两点电场线的疏密程度相同,说明场强的大小相等,但场强方向不同,则电场强度不同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故 A 错误B、A 点和 B 点不在同一个等势面上,所以它们的电势不同,场强方向相反,则电场强度也不同,故 B 错误C、由图知:A 点的电势与 D 点的电势相等,高于 B 点的电势,根据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
9、小,可知将电子从 A 点移至 B 点,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故 C 正确D、A、D 在同一等势面上,将电子从 A 点移至 D 点,电场力不做功,其电势能不变,故 D错误故选:C【点评】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掌握住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掌握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即可解决本题7.在真空中水平面 MN 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由 MN 上上的A 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 B 点进入电场,到达 C 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 AB=2BC,如图所示。由此可见 ( )5A. 电场力为
10、 2mgB. 小球带正电C. 小球从 A 到 B 与从 B 到 C 的运动时间相等D. 小球从 A 到 B 与从 B 到 C 的速度变化大小相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小球先做平抛运动,进入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其逆过程是类平抛运动两个过程都运用的分解法研究,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 ,可x=vt分析时间关系;再研究竖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位移公式结合列式,求解电场力的大小根据 研究速度变化量的关系v=at由于轨迹向上弯曲,加速度方向必定向上,合力向上,说明电场力方向向上,所以小球带负电,故 B 错误;带电小球从 A 到 C,设在进入电场前后两个运动过程水平分位移分
11、别为和 ,竖直分位移分别为 和 ,经历的时间为分别为 和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x1 x2 y1 y2 t1 t2a则从 A 到 B 过程小球做平抛运动,则有: ,从 B 到 C 过程,有: ,由题x1=v0t1 x2=v0t2意有 ,则得 ;即小球从 A 到 B 是从 B 到 C 运动时间的 2 倍,故 C 错误;又x1=2x2 t1=2t2,将小球在电场中的运动看成沿相反方向的类平抛运动,则有: ,根据几y1=12gt21 y2=12at22何知识有 ,解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y1y2=x1x2 a=2g Fmg=ma=2mg F=3mgA 错误;根据速度变化量 ,则得: A
12、B 过程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 BC 过v=at v1=gt1=2gt2程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所以小球从 A 到 B 与从 B 到 C 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v2=at2=2gt2故 D 正确【点睛】本题将平抛运动与类平抛运动的组合,关键运用逆向思维研究小球 B 到 C 的过程,再运用力学基本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分析8.如图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 A、B 间加有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 P 处。若在 t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 A 板6运动,时而向 B 板运动,并最终打在 A 板上。则 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A. 0m1)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实验 中学 2019 届高三 物理 第二次 诊断 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