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为卷和卷,卷 44 分,卷 56 分。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卷和 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本场考试时间时间为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卷本卷共 4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4 分。1.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情况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
2、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 C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 D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3.刘宗绪在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中提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是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
3、确的是 A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B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C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 4.该图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2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官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黄仁宇在其中国大历史中写到:“汉朝创业之主刘邦是秦帝国里位卑职微的地方巡警官。他的两个丞相,萧何和曹参,曾任县级的小官僚。樊哙日后为大将,当日不过是屠夫。另一大将韩信寒微时曾一度乞食,黥布与彭越曾为盗。 ”对这一现象分析最准确的是A汉朝的选官制度致统治基础扩大 B汉朝开启中国平民政治时代C农民战争基本上摧毁了世袭贵族势力 D平民参政
4、使汉代社会矛盾缓和6.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最突出的影响是A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有利于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实施,巩固其统治 D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管辖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7.王彦超及诸藩镇人,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室仰仗,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 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太祖之“意”是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8. 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之“体”,始
5、终存在着监察、谏议和封驳制度,并通过“微服私访”、“采诗观风”、公开巡视,设置“谏鼓谤木”等机制进行民间政治信息的收集,这些制度和机制A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B避免了专制主义的危害和弊端C杜绝了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D有效保证了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9.据下图可知,关于宋朝的表述正确的是3三衙互不统属,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枢密院分割丞相的财权枢密院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强枝弱干” 、 “守外虚内”的部兵原则10.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 (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A 描绘上是一
6、致的 B 形式上是一致的 C 风格上是一致的 D 主题上是一致的11.易中天教授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 “秦虽死犹存”主要是A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B在地方确立郡县制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D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12.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13.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
7、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41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5.元朝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实行
8、“国之政本”的中书省省制。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是A有效避免“政出多门,不相统一” B有效避免宰相专权,架空君主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D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16下图是商代甲骨文中的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国丝织业的出现不晚于商朝 商朝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商朝已经出现种桑养蚕 丝织品成为主要衣料A B C D17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9、 18.按时间发展顺序给下列古代工具排序 5 A B C D19. 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手工工场生产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生活用品和武器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精美商品,主要是冶金、制瓷等行业20.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官营手工业始终代表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B手工业产品仅供国内消费C私营手工业技术落后没有前途 D家庭手工业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纳税21.在全国考古新发现中,四川成都江南会馆唐宋街坊遗址名列其中。成都某校历史科研小组参观了该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宋代地层遗迹的记
10、录,其中有误的是A遗址中有残缺的纸币“交子” B一个冶铁作坊遗址内有用煤的痕迹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多彩瓷器 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22宋代民谚称“苏湖熟天下足” ,明代中后期则称“湖广熟天下足” ,民谚的变化实际上折射了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江浙地区的经济衰退 C江浙经济结构的变动 D湖广经济超越了江浙23.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铁器牛耕的使用 土地逐步私有化 租佃经营方式盛行 农业生产家庭化A B C D24. 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
11、西市,闻客次第迎。 ”诗中反映出当时 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6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 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 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 A B C D25. 唐大中九年,卢求在成都记序中对扬州、益州进行了比较:“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下列与“其”繁盛密切相关的是A. 大运河的开通 B. 南诏的影响 C.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 都江堰的作用26.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
12、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外来技术的传入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27.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主要说明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 C雇佣关系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破产28.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九秋风
13、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 A B C D29.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依据上述材料,以下理解分析正确的是A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B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C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御街 D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30. 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7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 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
14、遇而进过斗争 A B C D31.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 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 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的思想基本一致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D反映了孔子仁、为政以德的思想32. 下列史实中,所列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史实发生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 )A.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B.儒家学者积极复兴儒家思想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 D. 出现了进步的民主启蒙思想33.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
15、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34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5诚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诚信伦理渗透于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诚实不欺、遵守承诺的商业道德。下 列 所 述 鲜 明 反 映 商 人 讲 求 诚 信 的 是A “百 金 之 家 , 夏 无 布 帽 ” B “置 义 田 以
16、养 族 之 不 给 者 ” C “终 不 以 五 尺 童 子 而 饰 价 为 欺 ” D “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36.考古学有几个常用定义:“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 “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下列属于8考古学“方法”的是A、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发掘原始人类头盖骨 B、运用专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古墓内部遗存状况 C、对人类遗存特征的研究揭示当时社会特征 D、运用 DNA 解码技术探究中国人祖先由来37. 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南开区 南大 培训 学校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