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3.3古诗二首教案1北师大版.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3.3古诗二首教案1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3.3古诗二首教案1北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诗二首凉州词学习目标1读正确,读通,读有节奏,即字正腔圆的读好古诗。2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戍边将士豁达的情怀。读出诗意境,唱出感受,达到自然成诵。3课外拓展王翰凉州词 ,渗透两首凉州词的不同。学习重、难点感受王之涣的凉州词的古诗意境,读出自己对这首古诗蕴涵的情感(感受诗悲中不失其壮的基调) 。学习过程一、导入:迄今 1000 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几乎前无古人,这其中当首推王之涣的凉州词 。板书:王之涣凉州词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么?预设:生提问:“凉州”在哪儿?“词”是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
2、?为什么两首诗一样?(师及时鼓励学生会动脑筋,想问题.)1出示唐代地图(标注:黄河,凉州) 。师随机介绍“凉州”:地名,指敦煌附近,今甘肃武威。地处西北,十分荒凉。2词呢?唱词。3释题:(可以先请学生说)预设:“其实凉州词准确的说,不是诗题。它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为它填词,便有许多首凉州词了。4作者简介:师:你们了解诗人王之涣么?预设:(1)可以随机指名,请学生说,(2)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或没有查好资料,师介绍。师:其实登鹳鹊楼就是他写的,正是一曲登鹳鹊楼和我们今天要学的凉州词 ,使他跻身于唐一流大诗人行列。过渡:想读读这位人称“小官员,大诗人“的作品么?二、初读古
3、诗提出读的具体要求:21自由读(至少两遍) 。2指名读,听后评读。 (老师或学生评)过渡:如果说初读古诗的第一步,那么读出感觉,读出味道那才是我们读好诗的更高境界。三、感悟诗句前两句1轻声读前两句诗,找出自己读的感觉,并且或写或勾做上自己习惯的学习标记。2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自己感觉到的。3指名读。 (要求说感受,读出感受。 )4师或生听后评议。学习前两句诗预设:学生可以从第一句里找感觉,也可以先从第二句谈起。课堂师要随机引导。若学生先体会第一句,则重点点拨:(1)解决“远上”的意思。老师用手势和眼神带。 (自下而上)(2)听音乐,师:提到“黄河”用什么词语可以形容它?(自由抢答:汹涌澎湃、磅礴、
4、气势宏大)(3)谁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其他同学闭眼听想象画面。(4)听后评读。(5)你听了这样的朗读后,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高远辽阔感)(6)想象画面,同桌加动作自由读,听后说说他哪读的好?若先体会第二句,则重点点拨:(1)谈自读后的感觉。 (孤) “孤”什么意思?师及时鼓励孩子的感受。(2)你们也这样读读,体会孤的感受。(3)解疑(胡兴业同学提出的疑问):“片”的意思是什么?师:是呀,为什么写“一片”而不是“一座”呢?预设:a 学生自己争取解决。b 师引导。进情境诗人由高远辽阔的黄河,笔锋一转,把视角拉下来,远望,不觉咏出个人接读第二句。c 如果读不出“片” (单薄,小, )的感受,师随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33 古诗 教案 北师大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