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规范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人教版.docx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规范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规范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规范练 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巩固1.互联网云脑的云神经反射弧已经广泛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例如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等。云神经反射弧借鉴了人体的神经反射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云神经反射弧是互联网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B.云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由联网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组成C.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D.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因此没有神经中枢2.(2019 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病因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2、。下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以针刺 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B.若刺激处,在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C.若刺激处,渐冻人的 M 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D.若刺激处,则在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3.(2018 河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4.(2018 贵州
3、贵阳适应性考试)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用 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实验二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D.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完成某些反射5.(2019 云南师大附中开学考试)下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
4、况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A.发生电位 1 是突触后膜上 K+大量外流导致的B.递质只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主要与膜上磷脂的结构有关C.发生电位 2 很可能是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的结果D.神经递质释放后以胞吐的形式到达突触后膜6.(2018 湖北浠水实验高中三模)HD 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 M 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直接由 ATP 水解释放B.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C.HD 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人体
5、的动作变得缓慢而无力D.神经元 M 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7.(2018 湖南师大附中摸底)下图是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W 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讲话,出现运动性失语症C.V 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H 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力提升8.(2018 安徽蚌埠二中月考)NO 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第一种气体神经递质,NO 具有疏水性,可自由穿过细胞膜,但并未在突触后膜上发现相应的受体蛋白。NO 能激活细胞内 GC 酶的活性,使 GTP 生成cGMP,从而抑制 Na+
6、内流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心血管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O 可能作用于细胞内的受体B.可用 cGMP 浓度近似反映体内的 NO 水平C.NO 与其他神经递质均以胞吐的方式释放D.NO 抑制 Na+内流有可能引起血管平滑肌兴奋性降低9.(2018 河南商丘一高期中)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 )A.使用蝎毒,在 a 处给予刺激,b 处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在 a 处给予刺激,b 处释放神经递质C.使用有机磷,在 a 处给予刺
7、激,c 处保持静息电位D.使用蝎毒,在 a 处给予刺激,c 处产生神经冲动10.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 GSK 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3GSK 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 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B.提高 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C.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D.如果用药物改
8、变 GSK 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11.(2018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二诊)下图为缩手反射弧结构以及痛觉信息的流向部分示意图,A、B 为反射弧上的位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刺激图中位点 A,该处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这种变化主要与 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肌肉,致使肌肉收缩,该过程 (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 (2)假如要通过刺激位点 A 和 B 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 。 (3)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 。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单元 稳态 调节 课时 规范 26 通过 神经系统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