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规范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925888       资源大小:439.5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规范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人教版.docx

    1、1课时规范练 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巩固1.互联网云脑的云神经反射弧已经广泛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例如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等。云神经反射弧借鉴了人体的神经反射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云神经反射弧是互联网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B.云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由联网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组成C.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D.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因此没有神经中枢2.(2019 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病因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2、。下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以针刺 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B.若刺激处,在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C.若刺激处,渐冻人的 M 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D.若刺激处,则在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3.(2018 河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4.(2018 贵州

    3、贵阳适应性考试)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用 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实验二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D.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完成某些反射5.(2019 云南师大附中开学考试)下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

    4、况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A.发生电位 1 是突触后膜上 K+大量外流导致的B.递质只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主要与膜上磷脂的结构有关C.发生电位 2 很可能是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的结果D.神经递质释放后以胞吐的形式到达突触后膜6.(2018 湖北浠水实验高中三模)HD 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 M 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直接由 ATP 水解释放B.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C.HD 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人体

    5、的动作变得缓慢而无力D.神经元 M 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7.(2018 湖南师大附中摸底)下图是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W 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讲话,出现运动性失语症C.V 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H 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力提升8.(2018 安徽蚌埠二中月考)NO 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第一种气体神经递质,NO 具有疏水性,可自由穿过细胞膜,但并未在突触后膜上发现相应的受体蛋白。NO 能激活细胞内 GC 酶的活性,使 GTP 生成cGMP,从而抑制 Na+

    6、内流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心血管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O 可能作用于细胞内的受体B.可用 cGMP 浓度近似反映体内的 NO 水平C.NO 与其他神经递质均以胞吐的方式释放D.NO 抑制 Na+内流有可能引起血管平滑肌兴奋性降低9.(2018 河南商丘一高期中)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 )A.使用蝎毒,在 a 处给予刺激,b 处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在 a 处给予刺激,b 处释放神经递质C.使用有机磷,在 a 处给予刺

    7、激,c 处保持静息电位D.使用蝎毒,在 a 处给予刺激,c 处产生神经冲动10.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 GSK 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3GSK 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 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B.提高 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C.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D.如果用药物改

    8、变 GSK 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11.(2018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二诊)下图为缩手反射弧结构以及痛觉信息的流向部分示意图,A、B 为反射弧上的位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刺激图中位点 A,该处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这种变化主要与 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肌肉,致使肌肉收缩,该过程 (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 (2)假如要通过刺激位点 A 和 B 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 。 (3)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 。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

    9、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缩手反射受 的调控。 12.(2018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常会受到机体或细胞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图甲表示某种反射弧中的部分调节过程,图乙表示突触后膜上A、B、C 三处受到某种刺激后的相关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 的形式传导,在体内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填“单”或“双”)向的。 4(2)图乙中 a 段表示 电位。图甲中,运动神经元 1 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 Na+内流,符合图乙中的 (填“A”或“B”或“C”)处;而抑制性中间

    10、神经元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可使 (填“阴”或“阳”)离子内流,此时膜外为 (填“正”或“负”)电荷,膜内外两侧电位差 (填“增大”或“减小”);出现图乙中 C 处的现象可能引起细胞 (填“内”或“外”)液中阳离子浓度减小。 (3)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肌细胞收缩。“肉毒素美容”已经成为时下普遍接受的面部除皱方式,肉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 C 通道结合,从而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肉a2+毒素美容”后的症状是 。 5课时规范练 26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D 人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D 项错误

    11、。2.B 由于渐冻人损伤的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若以针刺 S,渐冻人能感觉到疼痛,A 项错误;由于处位于传入神经上,若刺激,在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B 项正确;由于处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刺激处,渐冻人的 M 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不可以称为反射,因为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C 项错误;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若刺激处,则在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D 项错误。3.C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神经肌接头”处类似于突触,在突触上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 项正确。图示的神经末梢和腓肠肌构成效应器,处给予刺激,腓肠肌会收缩;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故处给予刺激,灵敏电

    12、流计指针可以发生偏转,B 项正确。在突触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电刺激处,兴奋不能由腓肠肌传向神经纤维,灵敏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的变化,C 项错误。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未兴奋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D 项正确。4.C 反射弧完整是出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A 项正确;皮肤中有感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实验二去除皮肤后,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B 项正确;屈腿反射中枢在脊髓,所以即使实验前不剪除脑也能观察到蛙的屈腿反射,C 项错误;根据实验一与实验三的对照可知,屈腿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D 项

    13、正确。5.C 电位 1 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经递质后,引起膜上 Na+通道开放,Na +大量内流导致的,A 项错误;递质只能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这与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结构有关,B 项错误;发生电位 2 很可能是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的结果,C 项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扩散到突触后膜,D 项错误。6.C 大脑发出“讯号”需要能量,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 ATP 水解直接提供,A 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关系,B 项正确;HD 患者 M 发生退化,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的抑制作用减弱,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

    14、会产生不自主的动作,C 项错误;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 M 神经元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D项正确。7.B S 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B 项错误。8.C 突触后膜上没有发现相应的受体蛋白,但又能发挥信息传递功能,由此可知受体可能位于细胞内,A 项正确;NO 能促进 cGMP 的产生,因此可用 cGMP 浓度近似反映体内的 NO 水平,B 项正确;NO 是气体神经递质,可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 项错误

    15、;NO 抑制 Na+内流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因此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血管舒张使血流量增加,D 项正确。9.B 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导致动作电位无法形成,因此在 a 点给予刺激,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不会产生神经冲动,突触前膜 b 处没有电信号的作用,则不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 c 处也不会产生动作电位,A、D 两项错误;有机磷对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没有影响,在 a 处给予刺激,突触前膜 b处能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B 项正确;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导致神经递质不能被分解而持续刺激突触后膜 c 处,如果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则 c 处会产生动作电位,C 项错误。10.B GS

    16、K 蛋白激酶活性与轴突和树突的形成有关,而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总是从轴突到树突或者细胞体,故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 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A 项正确;提高 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神经元会没有轴突,而突触前膜为轴突末梢突触小体膜,所以就不能形成突触,B 项错误;利用药物降低 GSK 蛋白激酶的活性,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C、D 两项正确。11.答案(1)由负变正 钠 不能 (2)刺激 A 点,测量 B 点有电位变化;再刺激 B 点,测量 A 点没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即只

    17、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3)脊髓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解析(1)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这种变化与钠离子大量内流有关。刺激 A 点,虽然效应器产生了相应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故不能称为反射活动。(3)从图中信息可知,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12.答案(1)局部电流 单 (2)静息 A 阴 正 增大 外 (3)面部肌肉松弛(答案合理即可)6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即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由于在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在体内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2)静息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 a 段。运动神经元 1 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 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相当于图乙的 A 处变化。抑制性神经递质促进阴离子内流,加大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导致突触后膜维持外正内负的电位,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无法兴奋)。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引起 Na+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外液中阳离子浓度减小。(3)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肌细胞收缩,而“肉毒素”能够阻止该神经递质的释放,所以“肉毒素美容”后将出现面部肌肉松弛的症状。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规范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