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二.docx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二.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4 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二青海省大柴旦雅丹位于青海北部,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荒漠。这里原本没有水,如今碧蓝的水面上矗立着形态各异的土墩,非常壮观。读图,回答 12 题。1.形成水上雅丹土墩的岩石对应下面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土墩的下部形成向里凹的形态,与其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A.海蚀柱 B.贵州黄果树瀑布C.新疆魔鬼城 D.挪威的峡湾解析 第 1 题,甲、乙、丙都能形成丁,丁只能形成乙,乙也只能由丁形成,所以乙是岩浆岩,丁是岩浆。甲在变质作用下形成丙,所以甲是沉积岩,丙是变质岩。雅丹地貌由沉积岩形成。第 2 题,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土墩下部形
2、成向里凹的形态,这与风蚀蘑菇成因相似;海蚀柱由海浪侵蚀形成,贵州黄果树瀑布由流水侵蚀形成,挪威的峡湾由冰川侵蚀形成。答案 1.A 2.C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滋养着两岸勤劳的人们。1970 年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竣工,在大坝上游形成一个面积达 5250 平方千米的纳赛尔湖。图甲示意尼罗河局部河段及周围地理事物分布,图乙示意约西塔海角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读图,回答 35 题。3.图乙中约西塔海角陆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向北扩展 B.向西北扩展C.向南退缩 D.向东南退缩4.河道右岸陆地变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19001971 年 B.19711982 年C.19821987 年
3、D.19871991 年25.1971 年后,约西塔海角陆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来沙量大幅减少,泥沙堆积速度小于海水侵蚀速度B.地壳下降速度快,泥沙堆积速度快于海水侵蚀速度C.上游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河流挟带的泥沙大幅减少D.阿斯旺大坝汛期蓄水泄沙,泥沙在此堆积速度加快解析 第 3 题,从图中约西塔海角 1900 年到 1991 年海岸线变化并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区域的海岸线不断向东南方向退缩。第 4 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和年份可知,从 1987 年到 1991 年河道右岸陆地变化速度最快。第 5 题,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拦截了大量河流上游来的泥沙,使得约西塔海角的来沙量大幅度减少,泥沙
4、堆积速度小于海水侵蚀的速度。答案 3.D 4.D 5.A太行山是我国曲峡(河流蛇曲深嵌在峡谷之中)发育密度最集中的区域。读太行山某峡谷剖面图,回答 68 题。 6.图中孤峰、石柱都属于( )。A.喀斯特地貌 B.流水沉积形成C.流水侵蚀形成 D.流水搬运形成7.图中盘状宽谷“U”型宽谷“V”型峡谷( )。A.分布于河流下游中游上游河段B.形成先后顺序是“V”型峡谷“U”型宽谷盘状宽谷C.反映了河流溯源侵蚀过程明显D.反映了地壳不断抬升的过程8.太行山曲峡最适合进行开发的项目是( )。内河航运 水力发电 地质科研 旅游观光A. B. C. D.解析 第 6 题,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基岩是石灰岩,而石
5、柱地貌的基岩是页岩,故图中孤峰属于喀斯特地貌;图中的地貌都属于流水侵蚀地貌。第 7 题,图中盘状宽谷“U”型宽谷“V”型峡谷是位于同一河段的剖面,其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盘状宽谷“U”型宽谷“V”型峡谷,反映了地壳不断抬升,河流下切的过程。第 8 题,太行山曲峡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开展旅游观光,且由于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急,因而不适宜发展内河航运。答案 6.C 7.D 8.B下图为我国宜万铁路某段沿线及水系分布图,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泉为图中汇水区域的出露点。读图,回答 911 题。39.形成图中地表洼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与流水溶蚀B.风力侵蚀与流水侵蚀C.火山喷发与重力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地表 形态 变化 训练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