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岳麓版必修2.doc
《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岳麓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岳麓版必修2.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解析:A、B、C 三项是具体经济区域的表现,其总体特征是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答案:D2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 2 年)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 77.5%,南方占 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 年)之户数,北方占 37.3%,而南方占62.7%
2、。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北方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南方,而宋代则相反。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答案:A3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 163 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 101 项。唐后期兴修的 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 76 项,其中江南道占 49 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唐代前期和后期南北方兴修水利的情况有所不同,
3、无法得出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故 A 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南北方兴修水利数量的不同,不能体现出南北经济发展失衡,故 B 项错误;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是在南宋时期,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唐代前期北方水利工程兴修数量多,而唐代后期则是南方水利工程兴修数量多,这说明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故 D 项正确。2答案:D4下面示意图显示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 B南朝 C隋朝 D南宋解析:由经济重心在南方这一现象可以判断应选南宋时期。答案:D5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
4、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材料表明,唐朝中期,南方茶叶在北方城市大量销售,饮茶习俗普遍化,这反映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唐中期南茶“开始”北运,A 项错误;单从北方饮茶习俗普遍化无法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且这一表述与史实不符,D 项错误。答案:C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所兴修的
5、 163 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 101 项,占全数 2/3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 74 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 2/3 强。唐后期(757907)101 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 76 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竟然占 49 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 20 项下降为 7 项。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材料二 唐时淮北(今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一部分)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北宋时更是成为首善之区,东京物流主要依赖汴河淮水联运,推动了本地区水运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这些景象从南宋之后便不复存在。宋、金、
6、元的争战几乎以此地区为前线,而黄河决口改道泛滥更是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文和地貌等自然生态环境,淮河河床抬高,导致淮河流域十年九灾(旱、涝、蝗)。此外,连年的农民3起义很少不发源于淮北地区。摘编自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水利建设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历史上淮北地区逐渐由盛转衰的原因。解析:(1)从材料一提供的数字和地域可判断,然后回顾课本知识。(2)注意多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前期水利建设项目较后期多;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社会状况: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7、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国家政局动荡;水利建设的停滞;水运交通业的衰败;宋、金、元在此不断争战的破坏;黄河决口泛滥;自然灾害频繁;农民起义的影响。基础巩固1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两汉时期,塞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的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是( )A山西、江南 B山东、江南C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D山东、山西解析: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因而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答案:D2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
8、本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统治政策的差异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解析:由于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所以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答案:C3 无家别中写道:“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社会动乱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国之乱第一次南迁高潮西汉B永嘉之乱第一次南迁高潮两晋之际4C安史之乱第二次南迁高潮唐朝D靖康之变第三次南迁高潮两宋之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国历史上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第一次是两晋之际,第二次是唐安史之乱后,第三次是两宋之际。答案:A4唐人张籍在永嘉行中写道:“北人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古代 农耕 经济 区域经济 重心 练习 岳麓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