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0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本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预习在前,教师点拨、分析在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最后取得共识。2讲练结合,既抓整体感知,又要突出重点。3比较作者等几位古代文人被贬之后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挫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不得志后的心情,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课时安排2 课
2、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相信大家都学过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游记散文小石潭记 。这篇散文虽然篇幅短小,却至今传诵不衰。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领略它的魅力吧!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 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秀丽的地方,并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即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 600 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2背景资料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因拥护王叔文的 改革,被
3、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 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 永州八记 。 小石潭记就2是其中的第四篇。3 检查预习(1)重难字篁竹(hung) 珮环(pi) 清冽(li)佁然(y) 俶尔(ch) 翕忽(x)寂寥(lio) 悄怆(chung) 幽邃(su)龚(gng) 恕(sh)(2)通假字日光下澈(ch)(“澈”同“彻” ,穿透。)(3)古今异义以为Error!可Error!去Error!(4)一词多义从Error!游Error!清Error!可Error!(5)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
4、词作状语,向西。)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因感到快乐。)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6)文言句式倒装句a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b卷石底以出(谓语前置,应为“石底卷以出” 。)省略句a日光下澈(“澈”后省略宾语“潭水” 。)b坐潭上(“坐”后省略介词“于” 。)c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余” 。)3三、朗读指导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5、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四、疏通文意1重点词语解释篁竹:竹林。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 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伐:砍伐。取:文中指开辟。清冽:清凉。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悬崖。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动。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 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悄怆:忧伤的
6、样子。邃:深。清:凄清。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作为随从,动词。2重点句子翻译(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有的)成为水中小块的高地,(有的)像是湖中的小岛,(有的)像是凹凸不平的小丘,(有的)像是高峻的山崖。(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4(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
7、乐。(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五、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文中语句回答。答案示例: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2作者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答案示例:水、石、树、鱼、源、岸、环境。3哪些景物使作者感受到了愉悦?答案示例:水声、游鱼。4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答案示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六、课堂小结本文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思路非常清晰:循声而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春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10 小石潭记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