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2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课件.ppt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2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2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课件.ppt(15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讲 高考题型及解法指导,题型一 推理型选择题1.推理型选择题指以考查推理能力为主的,兼有考 查记忆、提取信息、比较等能力的综合性选择题,这类 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 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的能力。其题干的提问项一般是说明、表明或证明等字眼。,2.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不明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典题例证】 (2017江苏单科T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
2、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解析】选A。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将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禁止地方私铸钱币,这是从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故A正确;汉武帝之前汉代早已实现统一,故B中的“首次”说法错误;货币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故C错误;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应是相权的削弱,故D错误。,【模板构建】 解答这类题可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推演: 第一步:找准推理的基点 (1)综合分析题干的信息,找出解答问题的突破口。 (2)如本题中“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
3、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第二步:建立推理链接 (1)以“推理基点”开始,按照逻辑进行推理,并利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2)如本题中具体展示了把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的信息,可以得知汉武帝把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从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对点特训】 1.考古发现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东部地区的贵族之长均自称为侯,但是在陕西王畿地区的贵族之长从未称侯,而常常是被称为伯,有时称为仲、叔、季,这表明( ),A.王畿的人地位高于东部 B.权力的分配都依靠血缘 C.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D.制度实施注重因地制宜,【解析】选D。结合所学,爵位分公、侯、伯、子、男
4、,伯爵低于侯爵,故A错误;材料不涉及宗法血缘关系,故B错误;周代实行世官制,故C错误;根据材料“东部均自称为侯”“王畿地区常常是被称为伯”可知,东西部地区注重因地制宜,故D正确。,2.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D.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解析】选D。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国并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故A错误;题目中提到的是对老人的赋役优待,并未出现相应的数字比
5、例说明唐朝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错误;宗法制的核心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并未牵涉到此项制度,故C错误;根据题目中对老人的赋役优待,体现了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故D正确。,3.1892年2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了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的新闻。美国人将其称为大清国历史上最大的变化,并欣喜地认为“这种变化将在今后若干年里对整个帝国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可能进一步打开保守封闭的枷锁,将大清国带入人类进步历史的前沿”。这一变化 ( ),A.结束了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B.进一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 C.体现了光绪皇帝开始接受西方事物 D.迈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解析】选B。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
6、政府的国门被炮火轰开,故A错误;“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B正确;“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的新闻”不能说明其开始接受西方事物,故C错误;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便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故D错误。,4.阿瑟小施莱辛格指出:“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的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这一做法旨在 ( ) A.遏制私有企业发展 B.缓和社会矛盾 C.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D.扩大政府权力,【解析】选B。根据材料“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 终得到有效的遏制”可知,并不是要遏制私有企业发展, 而是对企业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
7、进行限制,故A错误;根 据材料“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 多的保护”可知,这些做法有利于维护工人、农民、消 费者的利益,可以缓和社会矛盾,故B正确;工人、农民、 消费者并不都是弱势群体,故C错误;材料提到的是保护,工人、农民、消费者的利益,扩大政府权力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题型二 图表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表格型,可以通过比较思考的方法,即通过横向找变化;纵向找差距,动态把握表格中数字的变化。一种是图片型,主要分为坐标(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考古图等,图表型试题具有文字少、信息量大、可比性强、灵活多样等特点,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典题例证】 (2
8、017江苏单科T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 (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解析】选D。万国公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报刊,由材料宣扬的主题:禁缠足、兴女学和介绍外国妇女可知,晚清新型知识分子对妇女问题的重视,故D正确;A错在“最早”上;发表有关妇女解放的文章,并不等于实现了言论自由,故B错误;戊戌变法时期只是知识分子带头革除一些封建陋习,不等于清政府自身采取措施革除陋习,故C错误。,【模板构建
9、】 第一步:“审” (1)审读题干及设问,明确考查意图:设问是试题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现,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2)本题中通过对比万国公报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关注妇女问题的文章数据的变化,说明的问题是什么。,第二步:“读” (1)全面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先读图表外部信息再读内部,注意表头信息,即注意表格反映的内容,最后注意数据的变化及比较,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的比较等。,(2)本题中的信息是“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表头信息是发表文章的“时间”和“主题”,再注意随着时间的发展,发表文章的各个“主题”数量的变化,然后将这些
10、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第三步:“联” (1)将图表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要多角度迁移,实现图表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紧密对接。 (2)如本题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关注妇女问题的文章不断增加,由此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妇女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点特训】 1.右图为布鲁特斯胸像。雕像中,布鲁特斯身披古罗马长袍,脸向左侧有力地转动着,嘴角紧闭着,专注的眼神凝视着前方,面部神情表现出勇敢、公正、机智、坚定和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该作品 (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解析】选B。布
11、鲁特斯胸像细致刻画了人物的表情、神态,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因而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故B正确。,2.下表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 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解析】选D。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与表格中的数据不符,故A错误;“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与史实和表格数据不符,“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B错误;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以后,故C错误;“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是因为“
12、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表格的数据也反映出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故D正确。,题型三 背景原因型选择题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其基本 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由结果推出原因,结 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题干中的标志性词语有 “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内因”“外因”“主 观原因”“客观原因”“根本原因”“决定性因素” “主要理由”“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等,或出现了“为了”“意图”“动机”等关键词。另一种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典题例证】 (2017江苏单科T19)当前,人们提
13、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世纪金榜导学号(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解析】选B。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要想全方位的全球化不符合历史潮流,并不是刻意淡化政治意图,故C错误;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需要相互交流,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此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潮流,也是当今世界经济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故B正确,D错误;人们将有
14、限度的“经济全球化”说成“全球化”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反映,并不是理解逻辑混乱,故A错误。,【模板构建】 第一种: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是因。 第二种: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全球化潮流下,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增强。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故B正确。,第三种:限定词法。根据题目的指向性,区分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内因与外因等。分析判断,合理排除。如本题中的要求选出“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点特训】 1.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
15、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选B。被孔子修订整理后的春秋成为儒家经典著作,随着儒学官方正统地位的确立,其伦理教育功能日益显著,故B正确。,2.“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
16、格局形成的影响,【解析】选C。材料提供时间是1980-1984年,这一时期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故C正确,A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B错误;这一时期对外开放格局还未形成,故D错误。,3.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行工业国家的增长模式由单纯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转为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这是因为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 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
17、飞速发展,【解析】选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已经形成,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快速发展时期,故B错误;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只是一种发展趋势,故C错误;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其更加注重人力资本和经济效率,故D正确。,题型四 史料、史学方法型选择题史料、史学方法型选择题主要考查:1.对“史料”相关的史学常识的考查,如史料的分类;甄别史料的真伪;对“史料”价值观的判断;对“史料”的运用与处理方法的基本理论的考查。,2.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考查,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18、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等。3.内容往往涉及历史文化常识、重大考古发现、史学前沿理论成果、学术争鸣的流行观点等,考查重点落脚于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能力。,【典题例证】 (2015江苏单科T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解析】选C。材料中淮南子等书中与秦朝石刻有差异的是关于疆域的描述,不存在对秦始皇的贬抑,故A
19、错误;秦朝和西汉紧连,故B错误;石刻和文献有差异,而非证据链,故D错误;面对史料的差异,首先要辨别真伪,C正确。,【模板构建】 第一种:重视史料来源的多元性和公正性。多方借鉴,不取孤证,以获取正确信息。如对题目中同一事件不同史料记载的甄别。 第二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如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错误。,第三种:注意选项表述的观点是否正确。观点不正确、不准确、不严谨的选项多是错误选项。,【对点特训】 1.马歇尔的接班人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将马歇尔计划描述成“我们作为人类的职责”,但从来没有认为它“主要是国家机构的私利”。苏联批评家和西方的观察者在认识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动机时戏剧
20、性地诠释了私利和统治的不同含义。这种现象表明历史解释( ),A.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B.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运用 C.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D.受解释者立场及所处环境制约,【解析】选D。从题目中材料可以看出迪安艾奇逊认为马歇尔计划是“我们作为人类的职责”,即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援助西欧,而“苏联批评家和西方的观察者在认识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动机时戏剧性地诠释了私利和统治的不同含义”,这表明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评价会受到解释者立场及所处环境制约,故D正确。A、B本身不正确,C不能全面解释材料内容。,2.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时,公开声称:“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
21、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 ),A.历史的研究从来没有止境 B.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 C.史料占有是研究史学关键 D.二手史料没有参考价值,【解析】选B。材料中希罗多德认为他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同时他认为“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故B正确。,3.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此说法成为土豆传入中国的重要证据。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孤证不立,该书不能成为土豆传入的证据 B.土豆传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C.中外贸易
22、扩大推动了土豆的传入 D.当时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解析】选B。土豆确实是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正好可以与这段史实相互佐证,故A错误;土豆等外来高产经济作物的种植,必然有利于中国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B正确;土豆的传入是西方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结果而非中外贸易扩大的产物,故C错误;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这是发生于近代以后而非古代中国的史实,故D错误。,题型五 现象本质型选择题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按不同的标准本质可划
23、分成不同的方面;本质经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关。而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典题例证】 (2018江苏单科T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解析】选B。由“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可知,江南制造总局
24、对西方技术过于依赖,B正确。由“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可知,A错误。由“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可知,C错误。D错误在于“皆为”,可以排除。,【模板构建】 第一步: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其本质属性。,第二步: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求答项中的“表明”“体现”“反映”“说明”等关键词。“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表明”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反映”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获取历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题目。,【对点特训】 1.(2018南京三模)1938年苏联政府在一份决议中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22 题型 解法 指导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