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 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为手段的传播方式是(A)社会传播(B)组织传播(C)大众传播(D)自我传播2 对人类生存和成长较为重要,却一贯被当作心理学研究对象看待的传播类型是(A)自我传播(B)组织传播(C)大众传播(D)社会传播3 提出“传播单位 ”模式的是(A)奥斯古德(B)丹斯(C)竹内郁郎(D)德弗勒4 在传播实践中,我们既可以“监测” 、“教育”和“娱乐”他人,同时也被他人“ 监测”、“教育”和“娱乐”。这里体现了(A)传播功能的相对性(B)传播的伪功能(C)传播功能的双向性(D)传播的负功能
2、5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和最早的传播研究所的是(A)施拉姆(B)霍夫兰(C)拉斯韦尔(D)勒温6 传播学界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学派,即(A)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B)经验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C)批判学派和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D)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和芝加哥学派7 口语传播的意义不包括(A)增强人际沟通(B)促进思维(C)推动政治(D)传承文化8 网络传播的诞生属于(A)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B)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C)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D)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9 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属于“凉媒介” 的是(A)报纸(B)图书(C)广播(D)电视10 在西方近代报刊时期,媒介和政治的关系
3、主要表现为(A)媒介政治化(B)媒介对政治的相对独立(C)政治媒介化(D)媒介与政治相互渗透11 根据阿特休尔的观点,就新闻事业的目的而言,三种媒介体系的共同之处是(A)追求真理(B)尽社会责任(C)以政治方式进行教育(D)作为监督政府的工具12 “文”“化”二字合成一词的最早出处是(A)西汉司马迁的史记(B)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C)东汉班固的汉书(D)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13 1609 年,世界上第一张近代意义上的周刊报纸新闻报的诞生地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14 某公司销售部经理向销售部员工布置任务属于(A)上行传播(B)下行传播(C)不定向传播(D)平行传播15 赖特的
4、大众传播的“ 四功能说 ”可表述为(A)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化和麻醉精神(B)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和提供娱乐(C)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和提供娱乐(D)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协调和提供娱乐16 下列传播环节中,决定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的是(A)讯息(B)媒介(C)传者(D)受者17 在中国记协设置的行业奖项中,经中央政府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是(A)“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B)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C) “长江韬奋奖”(D)“中国新闻奖 ”18 认为可将重大事件报道分为事实传播阶段、治疗阶段、解释和采用阶段的是(A)施拉姆(B)格林巴克(C)
5、罗杰斯(D)霍夫兰19 “沉默的螺旋 ”理论的提出者是(A)戴维森(B)罗杰斯(C)纽曼(D)蒂奇纳20 正式提出“ 第三人效果 ”概念的学者是(A)克拉伯(B)纽曼(C)戴维森(D)霍夫兰二、多项选择题21 电子媒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促进经济(B)推动政治(C)方便生活(D)传承文化(E)实现信息双向流动22 詹金斯阐述的媒介融合的形式包括(A)技术融合(B)经济融合(C)社会或组织融合(D)文化融合(E)全球融合23 传播制度研究的问题主要有(A)媒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B)媒介与社会群体的关系(C)媒介与广大受众的关系(D)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E)言论出版者的责任与义务24 进步中世
6、界的媒介体系关于新闻事业的目的包括(A)服务于真理(B)尽社会责任(C)以政治方式进行教育(D)作为争取和平的工具(E)统一观点,改变行为25 大众传媒越来越趋于产业化发展,广义的媒介产业主要包括(A)经营杂志、电影等媒介的产业(B)媒介市场调查公司(C)流行音乐工业(D)公共关系机构(E)学校、图书馆三、名词解释26 群体27 国际传播28 媒介素养29 休眠效果四、名词解释30 简述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局限性。31 简述文字传播的特点。32 简述大众传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33 简述非正式传播渠道的特点。34 简述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五、论述题35 论述“媒介融合 ”的前景。36 何谓公众表达
7、? 互联网时代的公众表达有哪些特征和影响?六、案例分析37 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福岛发生特大地震和海啸,导致核电站爆炸。此后,日本市场上并没有出现哄抬物价的现象,因为天气转暖,有些蔬菜价格还出现回落。让人不解的是,未受地震影响的中国,市场上却出现食盐抢购潮。3 月 16 日一早,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的多个地方相继出现抢购食盐的现象,超市脱销,专卖店排起了长龙。一些商家乘机提价,一包食盐居然涨到 10 多块钱的高价。之后抢盐事件蔓延到其他地区,甚至连距离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有 3200公里的重庆以及成都也闹起了盐荒。抢盐大军中不仅有中老年妇女,许多年轻人也加入抢购的行列。
8、据北京天客隆超市的销售人员说:“ 出现抢盐现象的第一天,库存就全部卖光。有不少年轻人整箱购买,近 2000 袋的食盐一上午就抢光了。一些抢不到盐的人转而抢购泡菜盐以及酱油、紫菜和海带等含碘物品。”中国目前的食盐全为加碘盐,其中含有碘酸钾。不少市民担心日本核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认为多买些食盐可以在关键时刻用来防辐射。另有市民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而食盐一旦库存不足就可能会引起涨价。“ 抢盐 ”风潮由此而生。运用“第三人效果 ”理论揭示的传播规律,分析案例中的“抢盐”风潮。七、填空题38 传播学是研究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39 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
9、得了其他学科的尊重,他也被后来的传播学者称为“工具制作者” 。40 1920 年 11 月 2 日,第一家向政府申领营业执照的电台西屋电气公司创办的电台开始播音,它标志着广播产业的诞生。41 赖特继承了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大众传播的第四个功能。42 英国社会学家阿伯克龙比和郎赫斯特提出了扩散型受众的概念,将受众分为、大众受众和扩散受众。43 纵观传播效果研究史,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从“魔弹论” 、到“多元效果论”等阶段。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 1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传播是规模最小的一种传播。以思考为
10、核心的内向型自我传播,构成一切外向型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前提和基础。其对于人类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它没有直接加入社会过程的活动,属于非社会传播,且早已成为心理学及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因此至少在形式上它被划出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竹内郁郎的“传播单位”模式和丹斯的“螺旋形上升”模式。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绝大多数传播是双向、交互的,其作用、功能也就是双向、交互的。我们在希望了解他人即“监测”的同时,也有必要使他人了解自己即“被监测”。我们既“劝服”、“教
11、育”和“娱乐”他人,也被他人施以同样的行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43 年,艾奥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施拉姆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1947 年,施拉姆迁移到伊利诺伊大学,以传播学的观念创办了最旱的传播研究所。这是第一个被冠以“传播”名称、并能授予学位的学术单位。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传播学界有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个主要学派。美国的传播学经验学派的思想发端于 20 世纪初期,主要包括芝加哥学派和哥伦比亚学派。传播学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主要包括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和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
12、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传播的诞生,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电子传播的诞生,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网络传播的诞生。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麦克卢汉以凉和热对媒介类型进行分类,“热媒介”有广播、电影、书籍、演讲、报纸等,“凉媒介”有电视、电话、交谈、讨论会等。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轨迹看,大众传媒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在整体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近代报刊时期,媒介始终依附于政治,二者关系主要表现为媒介政治化;(2)西方媒介大众
13、化初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媒介对政治的相对独立;(3)大众传媒私有化时期,主流媒介在商业化背景下,实现了对政治系统的主导,即政治媒介化。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一书中提出了“媒介三种体系”,即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体系、马克思主义世界的媒介体系和进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追求真理”和“作为监督政府的工具”是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体系关于新闻事业的目的。“以政治方式进行教育”是进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关于新闻事业的目的。“尽社会责任”是媒介三种体系对新闻事业目的表述的共同之处。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B【试
14、题解析】 下行传播是指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地传达、贯彻的过程。它是一种以指示、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题干所述的情形属于下行传播。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传者通常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既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没有传者,整个传播的过程就不可能开始,也不可能进行。传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和发展,还决定了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播活动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记协设置的行业奖项主要有“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其中,“中国新闻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传播学 概论 模拟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