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简答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简答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简答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简答题)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与方法。2 简述描述统计研究的主要问题。3 简述数据的特点。4 简述顺序变量数据和比率变量数据的区别。5 简述编制简单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6 简述标准差的运算性质。7 简述集中量数的作用。8 简述算术平均数的运算性质和特点。9 简述标准差的性质与应用。10 判断百分等级本身不是等单位的量度。11 简述等级相关的适用范围。12 简述积差相关的系数的计算步骤。13 简述建立常模的步骤。14 简述相对评分和绝对评分的涵义,并举例说明。15 简述常模参照测验的用途。16 简述百分等级常模的应用优点。17
2、简述年级常模的缺点。18 简述标准分数是等单位的量度。19 建立标准分数常模的步骤。20 简述效度的种类及各种类的涵义。21 简述测验本身带来的影响因素。22 试述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及二者的主要差异。23 简述终结性测验的概念及主要目的。24 简述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差异。25 简述实验技能考核三原则。26 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简答题)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一) 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1)它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2)它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工具;(3)可锻炼思想方法,掌握专门化术语和符号,增强科学素养。(二)学习教育
3、统计与测量的方法(1)切实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弄懂逻辑和方法;(2)联系实际。认真练习;(3)重视掌握汁算工具。【知识模块】 绪论2 【正确答案】 描述统计是教育统计的蕈要内容。描述统汁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它通过列表归类、描绘图像、计算刻画数据分布特征与变量相依关系的统计量数,如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慨括、明确的揭示出来,从而使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对待和使用数据。【知识模块】 绪论3 【正确答案】 数据的特点:离散性、变异性和规律性。(1)数据的离散性指的是数据通常以一个个分散的有一定间隔的数字形式出现。事实上
4、,无论是连续性变量还是非连续性变量,由于事物在属性上表现的数量差异性以及测量结果取值精确度等因素的影响,观测所得数据总是或大或小地表现出离散性。(2)数据的变异性指的是人们在得到数据的过程中,这些数据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以变化的形式出现,很少有绝埘相同的数据不断出现。(3)数据的规律性指的是在一定范同内变化着的一组观测数据,其间潜存着某些规律性。【知识模块】 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4 【正确答案】 顺序变量数据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而比率变量除了具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外,还有绝对零点。【知识模块】 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5 【正确答案】
5、 (1)求全距;(2) 定绀数;(3)定组距;(4) 写出组限;(5)求组中值;(6)归类划记;(7) 登记次数。【知识模块】 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6 【正确答案】 (1)全组数据每一个观测值都加上一个成熟 C 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不变。(2)若每一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非零的相同常数 C,则所得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诚意这个常数的绝对值。(3)每个观测值都乘以同一个非零常数 C,在加上另一个常数 d,所得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C。【知识模块】 次数分布的特征量数7 【正确答案】 集中量数有三个作用:(1)向人们提供整个分布中多数数据的集结点位置;(2)集中反映一批数据在整体上的数量大小;(3
6、)一批数据的典型代表值。【知识模块】 次数分布的特征量数8 【正确答案】 (一) 算术平均数的运算性质:(1)据组全部观测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之和必定为 0;(2)每一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常数 C 后,则计算变换后数据的平均数等于原有数据的平均数加上这个常数 C;(3)每一观测值都乘以一个相同常数 C 后,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其值等于原数据的平均数同样乘以这个常数 C;(4)对每个观测值作线性变换,即乘上相同的常数 C,再加上另一常数 d,则计算变换数据的平均数,其值等于原数据的平均数作相同线性变换后的结果。(二)算数平均数的优缺点算数平均数具有反应灵敏、确定严格、简明易懂、概括直观、计算简便,
7、并能作进一步的代数运算等优点,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集中量数;但是,箅术平均数需要每一个数据加以运算,因此,在数据有个别缺失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地进行计算。【知识模块】 次数分布的特征量数9 【正确答案】 标准差的性质与应用:(1)组数据每一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常数 C 后汁算得到的标准差不变;(2)若每一观测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非零常数 C,则所得到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3)这个常数的绝对值;(4)每个观测值都乘以同一个非零常数 C,再加上另一个常数 d,所得数据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C。【知识模块】 次数分布的特征量数10 【正确答案】 心理和教育测验分数的分布状态,一般不会形成平
8、行分布状态,而会形成“两头小中间大 ”的形状,或者就呈正态分布。这样,第一百分等级(PR1)跟第二百分等级(PR2)所对应的原测验分数的差,和第五十百分等级(PR50)跟第五十一百分等级(PR51)对应的原测验分数的差,是不会相等的。尾端一个百分等级的差,要比中部一个百分等级的差大得多。【知识模块】 次数分布的特征量数11 【正确答案】 (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如对学生的绘画,体育项目测试成绩排名次等,就属于顺序顺序变量数据。(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率评估得到。比如语文
9、的基础知识水平可用心精心编制的掌握测验加以测量,但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却只能根据若干准则有教师给予大体的评估;有些情况下,对书画作品也由教师进行答题的评估,得到一个粗略的分数。这些类型的数据经过适当转换后,可采用等级相关法。【知识模块】 相关系数12 【正确答案】 (1)计算平均和。(2)计算离差值 xiXi 和 yiYi。(3)计算各对离差值乘积以及乘积 xiyi 和xiyi。(4)计算数据 X1 离差平方和,即 x2i。(5)计算数据 Yi 的离差平方和,即y2i 。(6)将上面的数据代人积差相关系数的基本公式得出答案。【知识模块】 相关系数13 【正确答案】 建立常模步骤:(1)科学抽样,
10、从清楚而明确地定义的“ 特定人群” 总体中,抽取到容量足够大、并确具代表性的被试样组;(2)要用拟建立常模的测验,采用规范化施测手续与方法对标准化样组(常模组)中的所有被试,施测该测验,以便恰当而准确地收集到所有这些被试在该测验上的实际测值;(3)对收集到的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真正把握被试样组在该测验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知识模块】 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4 【正确答案】 (1)确定原始分数意义的参照物有两类:一类是其他被试的测值,即其他被试在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态。当拿被试在测验上的测值去跟其他被试的普遍水平或分布作比较,就称为相对评分,其确定的分数称为相对评分分数。
11、例如,某少年语文成绩“在全年级是冒尖的” 。(2)确定原始分数意义的参照物另一类是社会在所测特性上的客观要求,即被试在所测特性上发展应该达到程度的标准。当拿被试在测试上的测值,去跟所测特性的应有标准作比较,就称为绝对评分,其确定的分数称为绝对评分分数。【知识模块】 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5 【正确答案】 这类测验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考查被测对象的个体差异,一般用于衡量被测对象相对水平的、以选拔为目的的大规模测验中。因此,被测对象在这类测验上所得的分数单独来解释是毫无意义的,而必须将它放到被测对象所在的团体中,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以被测对象在该团体中的相对等级或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常模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教育 统计 测量 答题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