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2015年10月全国自考(美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2015年10月全国自考(美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2015年10月全国自考(美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 10 月全国自考(美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 【 】(A)澄明之境(B)至善之境(C)智慧之境(D)纯真之境2 巫术说的奠基人是 【 】(A)摩尔根(B)达尔文(C)马克思(D)泰勒3 构成审美活动动力机制的要素包括 【 】(A)审美需要、审美想象、审美趣味(B)审美直观、审美想象、审美趣味(C)审美趣味、审美激情、审美需要(D)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4 荀子所说的君子“ 以琴瑟乐心 ”指的是艺术的 【 】(A)教化功能(B)表现功能(C)娱乐功能(D)再现功能5 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通过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
2、审美情感的是 【 】(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6 认为游戏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的美学家是 【 】(A)歌德(B)席勒(C)伏尔泰(D)达尔文7 关于审美形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审美体验的反思性产物(B)审美意义的揭示(C)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昭示(D)审美对象的直接体现8 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 的美学家是 【 】(A)朗吉弩斯(B)博克(C)康德(D)黑格尔9 “大江流日夜 ”“长河落日圆”等境界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 】(A)优美(B)崇高(C)中和(D)风骨10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 【 】(A)痛苦与绝望(B)怜悯与恐惧(C)尊严与自豪
3、(D)悲伤与恐怖11 叶燮说:“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可不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 ,这段话涉及的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是 【 】(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12 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 ,这指的是审美经验的【 】(A)呈现阶段(B)构成阶段(C)评价阶段(D)鉴赏阶段13 意象孕育中所发生的主客体交流的形式特点在于 【 】(A)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知性认知(B)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功利互补(C)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自由状态(D)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利益状态14 从历史事实上看,艺术天才是 【 】(A)普遍存在的(B)先天
4、注定的(C)客观存在的(D)根本不存在的15 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 【 】(A)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16 能够直接引导听众的感觉和想象的音乐作品的标题是 【 】(A)作品 128 号(B) b 小调咏叹调(C) 月光曲(D)A 大调练习曲17 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 【 】(A)亚里十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18 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的主张,其理论缺陷主要在于 【 】(A)将美等同于美感,又把美感进一步泛化为情感(B)把美与善混为一谈(C)将美育沦为德育的手段,取
5、消了美育的独立性(D)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19 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的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20 美育的实践基础是 【 】(A)社会实践(B)审美活动(C)艺术实践(D)道德活动二、多项选择题21 克莱夫.贝尔的“ 有意味的形式说 ”的不足在于 【 】(A)切断了与主体现实情感的联系(B)脱离了人类的具体实践(C)脱离了社会的历史发展(D)脱离了人类本身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E)摆脱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22 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 【 】(A)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B)人的自由意
6、志的产生过程(C)人类超越原发的自然需要的过程(D)人类意识由自我性转化为社会性的过程(E)人类产生道德观念的过程23 以下关于艺术接受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接受者在艺术的形式符号暗示和引导下进行的(B)有接受者主体性的参与(C)是接受者重建艺术意象的过程(D)是一种被动的理解活动(E)是重现创作者创造时心中的艺术意象24 美育的基本特点在于 【 】(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受动性(E)广阔性25 美学史上关了美育的主要观点有 【 】(A)美育是人格教育(B)美育是感恩教育(C)美育是情感教育(D)美育是艺术教育(E)美育是生命教育三、名词解释题26 意象的结构27
7、 劳动说28 审美形态的生成性29 艺术品的开放性四、简答题30 简析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31 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32 简述艺术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关系。33 简述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区别。34 简述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育史上的意义。五、论述题35 为什么说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试举例说明。36 试以具体的艺术作品为例,说明审美感知的完形特征。2015 年 10 月全国自考(美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主体的基本存在状态是惊异、体验和澄明。只有在澄明之境中,审美活动才真正实现和完成,因此审美体验最终将把人引向澄明之境。2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2015 10 全国 美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