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豆 豉(g) 埋怨(mn) 同仇敌 忾(ki) 敷衍了事(h)(B) 怃 然(f) 木讷(n) 为虎作 怅(chng) 咄咄逼人(du)(C) 着 落(zho) 蛊惑(g) 锃光瓦亮(chng) 引吭高歌(hng)(D)骁 勇(xio) 要挟(xi) 万马齐 喑(yn) 洗洗涮涮(shun)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长歌当哭 歪风邪气 明辨是非 异曲同功(B)好大喜功 相形见拙 情不自禁 冠冕堂皇(C)迫不及待 发扬光大 宽洪大量 当仁不让(D)川流不息
2、 貌合神离 名副其实 奇货可居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3)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给人以繁华之感,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A)应付 营造 即使也(B)应对 创造 即使也(C)应付 创造 尽管但(D)应对 营造 尽管但4 下列各句中的俗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
3、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原因影响所决定的。(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县地方。(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 创业史的作者依次是丁玲、周立波和柳青。这三部小说都是主要描写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B)赵树理的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民族化、大众化,尤其是语言通俗化、大众化,他的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C) “五四” 到 1927 年大革命失败的十年间,是现代文学初步发展阶段
5、,鲁迅是现代文学奠基人。(D)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出自我国现代剧作家田汉的手笔,其著名剧作有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等。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出曹禺现代小说(B) 龙须沟老舍现代歌剧(C) 罪恶的黑手臧克家现代小说(D)话剧茶馆和长篇小说创业史分别是我国现代作家老舍和柳青的作品。8 从文学体裁角度考虑,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B) 儒林外史(C) 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D)红楼梦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是昭明文选 ,由昭明太子萧统编纂。(B)诗歌的语言具有和谐悦耳的音乐美,其音乐性主要由韵律
6、和节奏两个因素构成。(C)文集的命名方式有很多种,如以名字命名的李太白全集,以书房命名的七录斋集,以谥号命名的范文正公集。(D)“诸子”指先秦至汉初各派学者,如老子、墨子、苟子;“ 百家”指各流派,如道家、儒家、墨家等。“ 诸子百家 ”是这一时期学术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派别的总称。10 对下列世界著名诗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曲作者但丁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B)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是他的名诗西风颂中的句子。(C)普希金是 19 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
7、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D)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创作的顶峰。歌德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二、填空题11 忽如一夜春风来,_。(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 夕阳无限好,_。(唐.李商隐乐原游)13 无可奈何花落去,_。(宋.晏殊浣溪沙)14 _,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5 商女不知亡国恨,_。(唐.杜牧泊秦淮)16 _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17 杜牡,字牧之,号樊川,与_并称“小李杜” 。18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写了编年体史书_。19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_集
8、,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名篇。20 莎士比亚是_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三、阅读理解20 磁共振现象为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将人体置于特殊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人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许多原子核的运动类似“ 自旋体 ”,不停地以一定的频率自旋。如果把物体放置磁场,原子核可以在磁场中旋转。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决定原子核旋转的频率和方向。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有一介特点,即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龟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当原子核恢
9、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绘制物体内部精确的立体图像。水约占人体体重的 23,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水分比例并不一样。有趣的是,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水变化就可以探测出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可以创建一个包括不同水
10、含量的水分子运动的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从而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或器官图像,有利于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由于磁共振成像与 X 射线、CT 成像等原理完全不同,故对人体没有损害,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尤其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疾病的检测,更能显示它优于 CT。它可以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鉴别更加独到。它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 CT 数倍,能够敏感地检测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因而常比 CT 更有效亦更早地发现病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越性,使得这项新的影像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1 对“无线电射频脉冲 ”在磁共
11、振成像技术中的作用,准确的理解是什么?22 根据原文,磁共振成像原理可以用什么内容进行表述?23 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什么?24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 CT 数倍,因此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人体氢原子核发出的射电信号和释放的能量也高于 CT 的数倍。(B)因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没有损害,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所以它一出现就替代了 X 射线照射、CT 成像等疾病检测手段。(C)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因此人们生病后,只要注意饮水,调节人体的水分,就可以通过磁共振
12、成像技术更好地诊断疾病。(D)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能产生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因此它不仅使人类获得非常重要的疾病诊断工具,而且还会对外科手术的正确施行提供帮助。24 醉书斋记郑日奎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笔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清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江苏 语文 模拟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