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记叙文知识)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自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李白2 种树郭橐驼传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A)类比方法(B)夸张手法(C)讽刺手法(D)拟人手法3 种树郭橐驼传主要的创作意图是(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D)借“养树 ”之道,喻“养民”之道4 柳宗元倡导的是(A)新乐府运动(B)古文运动(C)诗文革新运动(D)诗界革命5 下列关于种树郭橐驼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2、B)柳宗元与韩愈,并称“韩柳”。(C)这是一篇真实的传记。(D)本文以种树为喻,阐发了顺应民心,使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6 张中丞传后叙写张巡“就戮” 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7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A)正面描写(B)侧面描写(C)心理描写(D)行为描写8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A)司马迁(B)韩愈(C)柳宗元(D)欧阳修9 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A)刘禹锡(B)韩愈(C)李贺(D)孟郊10 下列细节描写中,
3、描写南霁云的是(A)怒则须髯张(B)拔刀断指(C)抽矢射贺兰(D)记忆超人二、古文阅读题10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 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11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诟: 尤:12 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译成现代汉语。13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4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14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当二公之初守也,
4、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15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逆: 讲: 就: 滋: 淫辞:16 这段课文批评了哪些谬见?17 作者揭露“ 弃城图存者 ”和“擅兵坐观者”的作用是什么 ?18 这段文字是怎样概括张、许的守城功绩的?19 这段文字在艺术上有何特点?19 阅读下面一段课
5、文,回答下列问题: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日:“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出;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日:“南八,男儿死
6、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 “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20 这段话表现了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点?21 简要概括本段中的两个细节描写。22 正面刻画之外,本段还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22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竞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 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
7、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23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通知: 辞:24 将“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译成现代汉语。25 将“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译成现代汉语。26 这一段为许远辩诬采用了什么写法?26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27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仅:28 这段文字表现了张巡什么特点?28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有问之,对曰:“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 孳也,能顺木之 天,以致其性焉
8、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从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29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孳: 天: 爪: 离:30 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的含义。31 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记叙文 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