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B)一定量 0的水结成 0的冰,内能不变(C)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D)一定量气体体积增大,但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少2 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口点移到 6 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 )。(A)a、b 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B)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C)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D)a、b 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3 根据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
2、刻的波阵面为 S,则 S 的前方某点 P的光强决定于波阵面 S 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 P 点的( )。(A)振动振幅之和(B)光强之和(C)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D)振动的相干叠加4 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导线串有两个电阻 R 和 r,导体棒 PO 与三条导线接触良好: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导体棒的电阻可忽略。当导体棒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d 到 c,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b 到 a(B)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c 到 d,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b 到 a(C)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d 到 c,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a 到 b(D)
3、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c 到 d,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a 到 b5 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 t 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 。(A)(B)(C) 2t(D)6 如图所示,电阻 R 和线圈自感系数 L 的值都较大,电感线圈的电阻不计, A、B是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当开关 S 闭合时,下面能发生的情况是( ) 。(A)B 比 A 先亮,然后 B 熄灭(B) A 比 B 先亮,然后 A 熄灭(C) A、B 一起亮,然后 A 熄灭(D)A、B 一起亮,然后 B 熄灭7 下列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
4、速(B)质量、长度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无关(C)时间的测量结果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D)在某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8 关于实验和实验教学说法正确的是( )。(A)计划性和可操作性是实验的两大基本特点(B)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C)学生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要获得正确科学的实验结论(D)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成功二、简答题9 一小球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振动,弹力 F=-kx,而位移 x=Acostot,其中,k,A和 都是常数,求在 t=0 到 t=2 的时间间隔内弹力给予小球的冲量。
5、三、案例分析题9 案例:下面是一道习题和某学生的解答。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63V,内电阻 r=05,固定电阻 R1=2,R 2=3,R 3 是最大阻值为 5 的滑动变阻器,按下电键 K,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点,求通过电源的电流范围。将滑动触头滑至左端,R 3 与 R1 串联再与 R2 并联,外电阻所以电流的取值范围为 2.4AI3A。问题:10 分析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是什么。11 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导致的错误,给出正确的引导。11 某教师通过摩擦起电、验电器等试验,使学生对电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与电有关的现象。比如说,灯泡发光、静电现象等等。有谁知道电现象
6、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茫然一片,无人应答。教师:其实在各种复杂的与电有关的现象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本质。今天我们学习最基本的电磁规律库仑定律。教师:库仑在 18 世纪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了这一规律。同学们,告诉老师库仑定律的形式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纷纷说出了正确答案。一学生喊道:“ 老师,我懂了,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非常类似。”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说道:“你才预习了一节,就简单下结论” 。紧接着教师写出了库仑定律的形式,讲解了电荷的概念并布置了几道练习题。问题:12 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13 设计一个教学片断,使学生对点电荷、库仑定律有深人的认识。四、教学设计题1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
7、学设计。材料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物体自由下落或沿光滑斜面滑下时,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到哪里去了?我们发现,在这些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增加了,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这说明,物体原来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原来具有一定速度的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竖直上升或沿光滑斜面上升,这时重力做负功,物体的速度减小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少了。但由于物体的高度增加,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这说明物体原来具有的动能转化成了重力势能。材料二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