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9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算赋、口赋和租庸调制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推行的(B)都增加了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C)都以人丁为征税标准(D)都为了减缓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2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 14 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 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制度(B) “罢黜百家”(C) “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3 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刘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
2、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 )。(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4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中5 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 ”作为政区分等
3、的正式依据 (交通频繁日冲,行政业务多日繁,税粮滞纳过多日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日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6 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经历“坐一站一跪” 的过程,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 ) 。(A)皇权的不断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D)中央对官员的管理日益加强7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
4、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8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 )。(A)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B)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C)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D)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9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 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洋务
5、运动(D)新文化运动10 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A)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B)虎门销烟对英国的打击最为严重(C)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D)英国是世界殖民霸主11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道:“故乡的人没有太多变化,单是老了些,见到四叔后,他们先是寒暄,四叔说他胖了,然后就大骂维新党。”这段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B)没有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C)没有属于革命派的武装(D)没有彻底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
6、 ”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B) “百家争鸣” 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13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 是新中国成立 35 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 “行动”是指(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 14 个城市14 被誉为“罗马法的渊源和罗马的基本法” 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民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15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工人的劳动时间
7、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 1833 年颁布工厂法等法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1832 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B)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C)马克思主义已在英国广泛传播(D)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16 恩格斯指出:“ 最先承认人权的美国宪法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黑人奴隶制,阶级的特权受了指斥,而人种的特权,则为法律所神圣化。”这说明( )。(A)美国1787 年宪法存在致命错误(B)美国黑人奴隶没有得到基本的人权(C)美国资产阶级享有法律特权(D)美国宪法也有悖于人权理念的地方17 近代历史上,许多国家的议会实行两院制。被称作“人民的双重代表制” 的是(
8、 )。(A)英国议会(B)美国议会(C)德国议会(D)日本议会18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 “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9 马歇尔计划于 1947 年 7 月正式启动,西欧各国接受了美国援助合计 130 亿美元。有人赞颂美国人的大方慷慨,但也有人认为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这里的“ 一本万利 ”是指( )。稳定西欧经济加强了美
9、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B) (C) (D)20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布莱德雷曾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二战后日本的 “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21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制造
10、金融混乱(B)赚取更多英镑(C)维持美元价格(D)支持浮动汇率22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23 刘歆编纂的( ) 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A)七略(B)别录(C)六略(D)艺文志24 北宋时期第一部官修类书是( )。(A)东观汉记(B) 太平御览(C) 资治通鉴(D)册府元龟25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 ( )。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A)
11、(B) (C) (D)二、简答题26 结合相关内容,评价洋务运动。27 在某市初中教师说课比赛中,小王老师做了充足准备,但在评比中只得了二等奖,评委老师给出的理由是:内容翔实、语言幽默,但板书设计不好。想一想,小王的板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28 有效的教学设计包含着怎样的特征?三、材料分析题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莎士比亚(1564 一 1616 年)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二“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
12、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 年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 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鲁迅全集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
13、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 100 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到 2010年,全球将建成 500 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 4 天诞生 1 所的速度增加。新华网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 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30 下面是“内战烽火 ”课堂教学实录片
14、段,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 一课时,某位教师考虑到 “西安事变”的意义是一个重点、难点,因而,为了掌握它,便设计一个让学生合作参与的教学活动。在学习本节课前,教师先让学生事先准备,模拟“西安事变” 前后,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进行劝说和“兵谏” 的大致过程。在讲完西安事变的内容后,同学们深刻理解西安事变的意义,并且拥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通过表演再现历史,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也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求知欲。问题:(1)你认为该教师运用了哪种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有哪些作用?(2)就历史教学而言,运用该教学方法应遵循哪些原
15、则?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表现都会做出详细的记录。比如,对学生课堂过程中的小组讨论,某教师就会按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材料收集数量的情况、资料形式总数的状况以及资料搜集途径的情况做详尽的评价量表,对其表现进行记录测评;对学生课堂中归纳、整理资料的情况,此教师就会分素材整理归类情况、协作学习能力状况进行记录测评。请回答:(1)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属于哪一种评价类型?其特点是什么?(2)进行这种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四、教学设计题32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规定: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
16、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2)课文摘录: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历史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