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50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 5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A)甄别与鉴定(B)选拔与淘汰(C)促进学生分流(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2 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 在( )。(A)幼儿期(B)青少年期(C)成年期(D)老年期3 学生能相信并接纳他人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人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A)服从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体现了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哪一个阶段 ?(
2、)(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5 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A)课堂管(B)课堂情境(C)课堂纪律(D)课堂气氛6 为了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艾宾浩斯设计了( )。(A)回忆法(B)再认法(C)重构法(D)节省法7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期8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和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商人乃至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了( )的认识。(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儿童决定论(D
3、)辐合论9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所遵循的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0 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分散注意11 下列不属于教学的意义的是( )。(A)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B)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C)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D)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12 ABC 论
4、中的 B 指的是 ( )。(A)观念(B)理智(C)结果(D)事件13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14 第斯多惠曾说:“ 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B)示范性(C)复杂性(D)长期性15 目前,学校中的德育更多的是体现在思想政治课理论学习中,缺少实践活动锻炼。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方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
5、长善救失原则16 “亲其师而信其道 ”反映了 (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A)教师知识(B)学生认知(C)师生关系(D)师生合作17 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说明这个人的思维具有(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新异性18 下列教学方法中,属于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是( )。(A)演示法(B)讲授法(C)练习法(D)情景教学法19 皮亚杰认为,12 至 15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0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积极性、主动性、多变性(B)适应性、社会性、
6、稳定性(C)内化性、意志性、多变性(D)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21 魏老师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议每个学生在自己床前贴一条最喜欢的学习习惯名言,时时鼓励自己。魏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个人修养法22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23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A)设置目标(B)列提纲(C)寻求同学帮助(D)做笔记24 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
7、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25 “最近发展区 ”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A)赞科夫(B)维果茨基(C)皮亚杰(D)布鲁纳26 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的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27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 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 “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迁移(B)负迁移(C)逆向迁移(D)正迁移28 “拔苗助长
8、 ”违背了(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量力性原则29 下列不属于教学任务的是( )。(A)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D)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模拟试卷 5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青少年期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9、“心理断乳期”。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以及;价值一致,同时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融为一体,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题干所述正是体现了内化阶段。故本题选 D。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选题 模拟 5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