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模拟试卷 24 及答案与解析简答题1 以串、并联电路为例,简述教学中如何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 结合初中物理教学,谈谈联系学生生活开发物理课程资源的意义。单项选择题3 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15s 末汽车的位移为 300m(B)前 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为 3ms 2(C) 20s 末汽车的速度为-1ms(D)前 25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4 滑雪运动员由斜坡高速向下滑行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中 AB 段曲线可知,运动员在此过程中( )。(A)做曲线运动(B)机械能守恒(C)做变加速运动(D)所受的
2、合力不断增大5 如图所示,长木板 B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 A 放在 B 的粗糙表面上,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和 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4,A 的质量为 m,B的质量为 2m,物块和长木板用轻绳绕过轻滑轮连着, A 与 B 和 B 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它们间对应的最大静摩擦力视为相等。现给滑轮施加一个水平力 F,使F 从零开始增大,则在 F 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和 B 间先相对滑动(B) B 先相对地面发生滑动(C) B 相对地面刚好要发生滑动时,拉力 F=16mg(D)A、B 间刚好要发生相对滑动时,拉力 F=0 8mg6 水平细杆上套一
3、环 A,环 A 与球 B 之间用一轻绳相连,质量分别是 mA、m B,由于受到水平风力的作用,轻绳与竖直方向成 角,环 A 与球 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 B 受到风力大小为 mggtan(B)环 A 与水平细杆间动摩擦因数 为(C)风力增大时,杆对环 A 的支持力增大(D)风力增大时,轻绳对球 B 的拉力不变7 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 abcd, ab 边长大于 bc 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 MN 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 MN。第一次 ab 边平行 MN 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 Q1
4、,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1;第二次 bc 边平行 MN 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 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2,则( )。(A)Q 1Q 2,q 1=q2(B) Q1Q 2,q 1q 2(C) Q1=Q2,q 1=q2(D)Q 1=Q2,q 1q 28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2s 时的波形图,图(b) 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 x=15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 是平衡位置为 x=2m 的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波速为 05ms(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C) 02s 时间内, P 运动的路程为 8cm(D)当 t=7s 时,P 恰好回到平衡位置9 如图所
5、示,一圆盘可以绕一个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块木块,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那么( )。(A)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盘中心(B)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C)因为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所以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D)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所以木块所受圆盘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10 均匀细棒 OA 可绕通过其一端 O 且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转动,如图所示。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角速度从小到大,角
6、加速度从大到小(B)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C)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大到小(D)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小到大11 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有( )。(A)1 个(B) 2 个(C) 3 个(D)4 个12 如图所示,把轻质导线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磁铁 N 极附近,磁铁的轴线穿过线圈的圆心,且垂直于线圈平面,当线圈中通入如图方向的电流后,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A)线圈向左运动(B)线圈向右运动(C)从上往下看顺时针转动(D)从上往下看逆时针转动13 如图所示,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输入正弦
7、式交变电压,线路中的理想电流表有示数,小灯泡均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下移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大(B)灯泡 B 的亮度变亮(C)灯泡 C 的亮度变亮(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14 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Ep 与两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r 大于 r1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 r 小于 r1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当 r 等于 r2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 r 由 r1 变到 r2 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15 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 L,底端接阻值为 R 的
8、电阻。将质量为 m 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 R 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B)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ba(C)金属棒的速度为 v 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F=B2L2vR(D)电阻 R 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16 如图所示,虚线上方空间有垂直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边长为 L 的正三角形导线框绕垂直于线框平面的轴 O 以角速度 w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设线框中感
9、应电流方向以逆时针为正,线框从图中所示位置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线框在 03w 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流为正且恒定不变(B)线框在 w 4 3w 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流为负,且先减小后增大(C)线框中产生感应负电流的时间为 23w(D)线框在进入或退出磁场的过程中均要克服磁场的阻碍作用17 如图,半径为 R 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 q(q0),质量为 m 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 ab 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 ab 的距离为 R2,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 60,则粒子
10、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qBR 2m(B) qBRm(C) 3qBR2m(D)2qBR m18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物理课程由 12 个模块组成,有必修和选修模块,其中选修 11 模块物理学科知识的主体为( )。(A)电磁学(B)热学(C)力学(D)光学不定项选择题19 如图 1 所示,水平轨道、平滑连接于 b 点。一物体以水平速度 v0 从 a 点进入轨道,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不同常数,若物体仅在轨道受水平向左的恒力 F 作用,其 vt 图象如图 2 所示,则在 0 到 7s 内( )。(A)物体在轨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比轨道的大(B)物体在轨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
11、 F(C)物体在轨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之比为 4:1(D)物体在轨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与 F 做的功之比为 3:520 如图所示,平行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知,带电量为 110-2C 的正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该电荷由 A 点运动到 B 点,动能损失了 01J ,若 A 点电势为 10V,则( ) 。(A)B 点的电势为零(B)电场线方向向左(C)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D)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21 如图所示,长板 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左端连接一轻弹簧,物块 B 从 A 上表面右端以初速度 v0 进入,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又被反弹,并恰好停留在 A 的最右端,若以 A 与
12、 B 为系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B)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在 B 压缩弹簧运动过程中系统动量不守恒(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 B 的速度与 B 的最终速度相同22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车在大小为 F 的水平恒力推动下,从山坡底部 A 处静止起运动至高为 h 的坡顶 B,获得速度 v,A、B 的水平距离为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mgh(B)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12mv 2(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Fs-mgh(D)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12mv 2+mgh-Fs23 如图所示,光滑金属导轨 AC、AD 固定在水平
13、面内,并处在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质量为 m 的导体棒以初速度 v0 从某位置开始在导轨上水平向右运动,最终恰好静止在 A 点,在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始终成等边三角形回路,且通过 A 点的总电荷量为 Q,已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接触电阻阻值恒为R,其余电阻不计。则( )。(A)该过程中导体棒做匀减速运动(B)该过程中接触电阻产生热量为 12mv 02(C)开始运动时导体棒与导轨所构成回路的面积为 S=QRB(D)当导体棒的速度为 12v 0 时,回路中感应电流大小为初始时的一半24 由玻尔理论可知,当氢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有可能( )。(A)发出光子
14、,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B)发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C)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D)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实验与探究题25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6 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 1、2、3、4、5、6 点到 0 点的距离分别为140cm、355cm 、645cm 、1015cm、1455cm 、1970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 所代
15、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4=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_25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在体积相同时,电阻值与长度的关系。选取了一根乳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进行了如下实验:26 用多用电表粗测盐水的电阻:该小组首先选用“100” 欧姆挡,其阻值如图( 甲)中指针 a 所示,为减小多用电表的度数误差,用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选填(“10 或1000”) 欧姆挡;改换选择开关后,若测得阻值如图(甲)中指针 b 所示,则 Rx 的阻值大约是_。27 现采用伏安法测盐水柱 Rx 的电阻,有如下实验器材供选择:A. 锂电池( 电动势标E 称值为
16、37V)B.电压表 V(量程 4V,R V 约为 4 0k)C.电流表 A1(量程 100mA,约 5)D.电流表 A2(量程 2mA, 约 50)E.滑动变阻器 R1(040,额定电流为 1A)F.开关 S 一只、导线若干。为了测定盐水柱 Rx 的阻值,该小组同学实验时电流表应该选择_(填“A 1”或“A 2”)。28 为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在体积 V 相同时,电阻值 R 与长度 L 的关系。该小组同学通过握住乳胶管两端把它均匀拉长改变长度,多次试验测得稀盐水柱长度 L 和电阻 R 的数据。为了定量研究电阻 R 与长度 L 的关系,该小组用纵坐标表示电阻R,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你认为横
17、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_。(选填L、1L 、L 2 或 1L 2)29 如图(a),磁铁 A、B 的同名磁极相对放置,置于水平气垫导轨上。A 固定于导轨左端,B 的质量 m=05kg,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将 B 在 A 附近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由于能量守恒,可通过测量 B 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得到 B 的势能随位置 x 的变化规律,见图(c)中曲线。若将导轨右端抬高,使其与水平桌面成一定角度 图(b),则 B 的总势能曲线如图 (c)中所示 (设 B 在 x=0 处时重力势能为零)。在图 (b)的情况下,若将 B 放在 x=150cm 处,则 B 在该位置时的重力势能为_J,气垫导轨的倾角 为_
18、;若29 下面是某老师在初中物理“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课中新课导入的教学片段:老师: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老师拿出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老师:现在我用手把乒乓球放在口朝下的漏斗中,请看(说完,松开手),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甲:乒乓球掉下来了。老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乒乓球悬在漏斗口而不掉下来呢?(学生思考 )老师:如果我用嘴通过漏斗颈向下吹气,然后放开乒乓球,大家猜一猜这一次乒乓球还会掉下来吗?学生乙:会掉下来。(老师向漏斗颈吹气,手放开乒乓球后,乒乓球悬在漏斗口而不掉下来,学生吃惊地看着)学生乙:太神奇了,不可思议。老师:这不是魔术也不是杂技,其实你们也能做到,只要不断地
19、吹气,让空气流动起来就行。学生甲:那我们也来试试吧。(先后有几位同学上台模仿老师实验,如图所示) 老师:流动的气体有一些不一样的特点,我们这个实验就跟流体压强有关。想弄清原因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吧。问题:30 分析这个教学片段在教学中的功能。31 用另外的实验设计一个该内容的新课导入教学片段,要求达到与上述教学片段相同的功能。计算题31 光滑的斜面倾角 =30,斜面底端有弹性挡板 P,长 2l、质量为 M 的两端开口的圆筒置于斜面上,下端在 B 点处,PB=2l ,圆筒的中点处有一质量为 m 的活塞,M=m。活塞与圆筒壁紧密接触,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为 f=
20、mg2。每当圆筒中的活塞运动到斜面上 AB 区间时总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 F=mg 的恒力作用,AB=l。现由静止开始从 B 点处释放圆筒。32 求活塞位于 AB 区间之上和进入 AB 区间内时活塞的加速度大小;33 求圆筒第一次与挡板 P 碰撞前的速度和经历的时间;34 圆筒第一次与挡板 P 瞬间碰撞后以原速度大小返回,求圆筒沿斜面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34 小强和同学一起设计了“风力测试仪” 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12V,R 0 为 20,OB 长为 10cm,AB 是长为 20cm、阻值为 60 的均匀电阻丝。OP 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重为 3N 的圆球 P
21、。金属细杆OP 始终与电阻丝 AB 接触良好且无摩擦。闭合开关 S,无风时,OP 下垂并与电阻丝的 B 端接触;有风时,圆球 P 受风力作用,使金属细杆 OP 绕悬挂点 O 偏转。求:35 无风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36 当金属细杆 OP 滑到 AB 中点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37 当金属细杆 OP 滑到 A 点时圆球 P 受的风力是多大?38 若将电流表的刻度改为风力表的刻度值,请问表盘刻度均匀吗?简要说明理由。38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光滑倾斜金属导轨 ab、cd ,间距 l=1m,与水平面的夹角=37,ac 间连接 R=30 的电阻。空间充满 B0=2T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
22、上。质量 m=05kg 的金属棒 MN 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 r=10,在距 ac为 x0=05m 的导轨上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 ac 平行且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导轨足够长,g 取 10ms 2,sin37=06,cos37=0 8。39 求金属棒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 vm。40 若金属棒刚达到最大速度时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Q=135J,求金属棒向下滑行的距离 x 及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41 若将由静止释放金属棒的时刻记作 t=0,从此时刻开始,为使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可让磁感应强度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试写出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的表达式。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
23、学物理)模拟试卷 24 答案与解析简答题1 【正确答案】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例如,在并联电路课程的导入环节,我们可以设置疑问“为什么教室里的灯一个开关能够一下开两盏灯,如果其中一盏灯灭了,另外一盏灯还会亮吗?”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伊始就带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去进行学习。在串并联电路的复习课上,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区分并联电路,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物理 模拟 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