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0 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E阴维脉1 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的是2 主胞胎的经脉是2 A阴跷脉、阳跷脉B阴维脉、阳维脉C督脉、任脉D冲脉、任脉E阴跷脉、阴维脉3 患者流产而失血过多,导致月经不调,久不孕,其病在4 患者久病眼睑开合失司,下肢运动不利,其病在5 督脉别络的分布是(A)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背部(B)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C)从鸠属分出散布于胸部(D)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E)从长强分出散布于腹部6 督脉的循行,起于(A)小腹内(B)会阴部(C)胞宫(D)外阴(E)肛门7 督脉主治(A)肺、喉病(B)侧头、胁肋病(C)中风、昏迷、
2、热病、头面病(D)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E)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8 百会位于(A)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3 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B)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C)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4 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D)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或两目外眦尖连线的中点处(E)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4 寸,或两目外眦连线的中点处9 醒神开窍的主要穴位是(A)少商(B)水沟(C)劳宫(D)丰隆(E)内关10 百会穴在治疗神志病方面的作用与下列哪穴近似(A)神庭(B)风府(C)神门(D)水沟(E)心俞11 督脉穴位中与十二经脉交会最多的是(A
3、)百会(B)大椎(C)风府(D)神庭(E)水沟12 手阳明大肠经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一般是指哪个穴位(A)肩髑(B)巨骨(C)天柱(D)大椎(E)大杼13 以下腧穴位于骶管裂孔处的是(A)下髎(B)腰奇(C)腰俞(D)会阴(E)腰阳关14 任脉起于小腹,止于(A)咽喉(B)口唇(C)鼻(D)眶下(E)齿15 任脉主治(A)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B)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C)肺、喉病(D)侧头、胁肋病(E)后头、肩胛病、神志病16 位于脐上 4 寸的穴位是(A)下脘(B)水分(C)建里(D)中脘(E)上脘17 关元、神阙同用,具有什么作用(A)温下焦(B)调肝肾
4、(C)益肾元(D)回阳固脱(E)暖胞宫18 廉泉、照海同用,具有什么作用(A)安神定志(B)舒筋通络(C)熄风化痰(D)和胃止呕(E)生津止渴19 下列各组,具有和胃止呕作用的是(A)脾俞、上脘(B)胃俞、合谷(C)中脘、内关(D)公孙、建里(E)下脘、阴陵泉20 膻中穴的作用主要是(A)宽胸理气(B)健脾化痰(C)和胃止呕(D)宁心安神(E)通经活血21 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应首选(A)足三里(B)四缝(C)合谷(D)曲池(E)大椎22 治疗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应首选(A)四缝(B)十宣(C)八邪(D)合谷(E)曲池23 四神聪穴位于(A)百会前、后、左、右各开 13 寸(B)百会前
5、、后、左、右各开 15 寸(C)百会前、后、左、右各开 05 寸(D)百会前、后、左、右各开 10 寸(E)以上都不是24 奇穴“胃上 ”的正确定位是(A)脐下 2 寸,旁开 4 寸(B)脐上 4 寸,旁开 2 寸(C)脐上 1 寸,旁开 4 寸(D)脐上 2 寸,旁开 4 寸(E)脐上 4 寸,旁开 4 寸25 奇穴太阳的正确位置是在(A)眉梢外开 1 寸(B)目外眦外开 1 寸(C)眉梢与目外眦之间(D)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 1 寸(E)以上都不是26 夹脊穴的定位方法是(A)第一胸椎至第四骶椎各椎棘突下旁开 05 寸(B)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 05 寸(C)第一胸椎至第十二胸
6、椎各椎棘突下旁开 05 寸(D)第七颈椎至第十二胸椎各椎棘突下旁开 0 5 寸(E)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 05 寸27 下列经外奇穴中,位于任脉经循行线路上的是(A)印堂(B)挟承浆(C)上廉泉(D)子宫穴(E)提托28 下列属于行针基本手法的内容是(A)提插法,刮柄法(B)提插法,捻转法(C)捻转法,震颤法(D)提捅法,弹针法(E)震颤法,弹针法29 针刺环跳时宜选(A)指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E)单手进针法30 斜刺的角度应为(A)15左右(B) 25左右(C) 35左右(D)45左右(E)60 左右31 胸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A)直刺(
7、B)斜刺(C)向上或向下平刺(D)向上斜刺(E)向下斜刺32 针刺治疗疾病的手法,总的归纳:(A)补虚泻实(B)提插补泻(C)开合补泻(D)补法与泻法(E)平补平泻33 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B)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D)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E)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34 捻转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A)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B)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C)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D)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重(E)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35 平补平泻法是(A)既有补法成分,也有泻法成
8、分(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D)以泻为主,兼有补法(E)进针后均匀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36 晕针时应当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立即停止针刺(B)已刺之针暂时不能起出(C)给予热茶或温开水饮之(D)患者平卧,头部放低(E)松开衣带,注意保暖37 针刺时应当注意的事项不包括(A)先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疑虑(B)注意患者的体质(C)尽量采取坐位(D)手法宜轻,切勿过重(E)对于饥饿、过度疲劳者,应待其进食、体力恢复后再进行针刺37 A仰卧位B俯伏坐位C俯卧位D侧俯坐位E仰靠坐位38 针刺双侧环跳时体位宜为39 针刺单侧听宫时体位宜为40 针刺双侧风池时体位宜为中医执业助
9、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针灸学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知识模块】 针灸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知识模块】 针灸学【知识模块】 针灸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带脉与任、督脉、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执业 助理 医师 针灸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