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练习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1 急黄热毒炽盛,邪人心营者,治法当以何为主(A)利湿退黄(B)清热解毒,凉营开窍(C)清热化湿(D)健脾祛湿(E)淡渗利湿2 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苔厚腻色白,脉弦,宜选用(A)加味不换金正气散(B)何人饮(C)清瘴汤(D)截疟七宝饮(E)柴胡截疟饮3 下列哪项不属于加味不换金正气散的组成(A)厚朴、苍术、陈皮(B)苏叶、荆芥(C)藿香、甘草、佩兰(D)草果、半夏、荷叶(E)槟榔、石菖蒲4 下列哪项不属于天麻钩藤饮的组成(A)天麻、钩藤(B)石决明、杜仲、川牛膝(C)桑寄生、栀子、黄芩(D)夜交藤、益母草、
2、朱茯神(E)半夏、夏枯草5 下列哪项不是阴闭的症状(A)面白唇紫(B)痰涎壅盛(C)四肢不用(D)气粗鼻鼾(E)苔白腻,脉滑6 下列哪项不是厥证的临床主症(A)言语不利(B)突然昏仆(C)不省人事(D)四肢厥冷(E)移时可自行苏醒7 黄疸的病机关键是(A)湿(B)热(C)风(D)寒(E)火8 中风的病理基础是(A)心火上炎(B)肝肾阴虚(C)脾失健运(D)肺失清肃(E)胃气上逆9 积聚的治疗要始终注意(A)祛除邪气(B)消除水肿(C)解除胀痛(D)消除积块(E)顾护正气10 鼓胀的病名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丹溪心法(B) 难经(C) 内经(D)金匮要略(E)诸病源候论11 阴黄辨证以何为主(A
3、)热重于湿(B)血瘀(C)脾虚寒湿(D)湿热(E)湿重于热12 “瘿 “的病名最早见于(A)老子(B) 庄子(C) 孟子(D)汉书(E)三国志13 气滞血瘀所导致的胸胁刺痛,日久不愈者,宜选用(A)柴胡疏肝散(B)府逐瘀汤(C)一贯煎(D)复元活血汤(E)逍遥散14 瘀血头痛的特点为(A)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B)头痛如裹(C)头痛而胀(D)头痛且空(E)头昏胀痛15 若偏于脾阳虚弱,表现为脘闷纳呆,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便溏者,宜选用(A)舟车丸(B)茵陈五苓散(C)中满分消丸(D)金匮肾气丸(E)附子理苓汤16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见于何书(A)内经(B)
4、 温病条辨(C) 金匮要略(D)伤寒论(E)难经17 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属肾阳虚衰,水气不化者,宜选用(A)中满分消丸(B)茵陈五苓散(C)济生肾气丸(D)六味地黄丸(E)舟车丸18 创立鳖甲煎丸治疗疟母的著作是(A)温疫论(B) 千金要方(C) 伤寒论(D)金匮要略(E)诸病源候论19 何书首先记载用昆布、海藻治疗瘿病(A)金匮要略(B) 伤寒论(C) 千金要方(D)肘后方(E)诸病源候论20 胁痛的病理性质是(A)虚实之分(B)内外之分(C)表里之分(D)气血之分(E)阴阳之分21 眩晕的治疗原则为(A)化痰止呕,和胃降逆(B)补气养血(C)补虚泻实,调整阴阳(D)补
5、肾填精(E)泻肝滋阴22 鼓胀病变脏器主要在(A)心脾(B)心肝(C)肺肝(D)肺脾(E)肝脾23 下列哪项不属于柴胡截疟饮的组成(A)柴胡、黄芩、人参(B)甘草、半夏(C)红花、丹皮(D)乌梅、槟榔(E)桃仁、生姜、大枣24 使用逐水方药,时间不可过久,应遵循(A)攻补兼施(B)中病即止(C)衰其大半而止(D)少康则止(E)肿消即止25 腹部积块,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瘦,面色晦暗,宜选用(A)桃仁承气汤(B)膈下逐瘀汤(C)血府逐瘀汤(D)鳖甲煎丸(E)大黄? 虫丸26 甲状腺肿大,质软,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无力,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舌颤,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内科学 肝胆 练习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