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外科主治医师(普通外科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外科主治医师(普通外科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外科主治医师(普通外科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外科主治医师(普通外科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在乳房的物理检查中应避免(A)按一定顺序检查乳房(B)先检查健侧再检查患侧乳房(C)用手抓捏乳房及肿物,以体会肿物情况(D)用手指掌面轻按滑动检查腋窝淋巴结情况(E)需观察乳头溢液量和色泽2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最常用的切口是(A)“”字形切口(B) “” 字切口(C)轮辐方向切口(D)乳房下弧形切口(E)平行肋骨斜切口3 急性乳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球菌(C)白色葡萄球菌(D)厌氧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4 有关乳腺囊性增生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B) 3050 岁妇女多见(C)常见于两侧乳房
2、(D)乳房疼痛多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加重(E)可见腺体组织的增生、萎缩、化生等病变5 最常见的乳房肿瘤是(A)乳房纤维腺瘤(B)乳房内乳头状瘤(C)乳腺癌(D)乳房肉瘤(E)以上都不是6 有关乳腺的淋巴引流途径,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两侧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B)锁骨下淋巴结是最主要的引流区域(C)乳房的深部淋巴网可引流到肝(D)胸大小肌之间有引流的淋巴结(E)两侧胸骨旁淋巴结之间没有直接的淋巴交通7 乳房结核常见的来源(A)结核杆菌血行传播(B)腋淋巴结结核沿淋巴道传播(C)胸骨结核直接传播(D)肋骨结核直接传播(E)以上都不是8 左乳腺外上象限发现一孤立无痛硬结,不移动,可能为(A)乳腺
3、囊性增生症(B)左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C)左乳房脓肿(D)左乳癌(E)左乳房结核9 乳腺癌钼靶 X 线的表现为(A)密度均匀的肿物,边界较清晰、整齐(B)密度均匀的肿物,可见圆圈及小斑片状钙化(C)片状或结节状致密影,和周围腺体组织密度类似(D)高密度影肿物,边缘呈毛刺状,可见小簇状、沙砾样钙化(E)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楚10 乳腺癌最常见的部位是乳房的(A)内上象限(B)外上象限(C)内下象限(D)外下象限(E)乳晕区11 乳腺癌当其皮内、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时,其临床表现是(A)乳头凹陷(B)乳腺皮肤凹陷(C)乳腺皮肤呈“橘皮” 样变(D)乳腺皮肤红肿(E)乳头呈湿疹样变12 下述哪项是
4、乳腺癌出现表面皮肤凹陷的机制(A)癌肿侵入乳腺管使其收缩(B)癌细胞堵塞乳房皮下淋巴管(C)癌细胞浸润大片皮肤(D)癌肿侵犯 cooper 韧带使其收缩(E)以上都不是13 下述哪些现象不是晚期乳腺癌的表现(A)乳房及周围有广泛的皮肤水肿(B)患侧手臂水肿(C)锁骨上淋巴结转移(D)患侧腋下多个淋巴结肿大(E)炎性癌14 女,32 岁,主诉右乳胀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检查乳房有多个结节状肿块,边界不清,可推动,诊断首先考虑(A)乳腺癌(B)乳房纤维腺瘤(C)乳房囊性增生病(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房肉瘤15 女性,48 岁,发现右乳内上象限肿物 1 周。检查:局部可及 2 cm 大小肿物,表面
5、皮肤凹陷,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右腋下可及 1 cm 大淋巴结,质较硬,既往患者有肺结核病史。最可能的诊断(A)乳腺癌(B)乳腺纤维瘤(C)乳房结核(D)乳腺囊性增生病(E)乳腺内乳头状瘤16 女性,52 岁,在行右侧改良乳腺癌根治、放射治疗后欲行乳房再造。该患者左侧乳房较大且轻度下垂。下列哪种手术方案最容易达到术后双侧乳房的对称(A)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置入(B)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C)二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D)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E)臀大肌肌皮瓣乳房再造17 女,50 岁,发现右乳外上象限肿块 3 个月,约 3 cm25 cm 大小,同侧腋窝触及肿大、质硬淋巴结,全身情况良
6、好,为确诊肿块性质最好采用(A)红外线摄影(B)钼靶 X 线摄影(C) B 超检查(D)切除活检(E)切取活检17 女性,45 岁,右乳房胀痛已 4 年余,月经前显著,行经后胀痛缓解,近期症状加重,月经前后均感胀痛且自感触及肿块。18 如果该病人在右乳房扪及肿块,下列哪项辅助检查对诊断最有价值:(A)乳房钼靶 X 线摄片(B)红外线热图像检查(C)活组织切片检查(D)B 超检查(E)乳头溢液涂片检查19 确诊为乳癌后采用下列何种治疗方法(A)局部切除术(B)根治切除术(C)化学药物治疗(D)放射治疗(E)激素治疗20 左乳房内上象限扪及 3 cm3 cm 肿块,质地偏硬,边界不太清楚,与皮肤胸
7、肌无粘连;左腋下可扪及肿大淋巴结 3 个,质韧,约蚕豆大小,活动良好,病理证实乳房腺癌淋巴结转移,按 TNM 分期应为:(A)T 1N1M0(B) T1N2M0(C) T12 N1Msub 0(D)T 12 N2Msub 0(E)T 13 N1Msub 020 女性,29 岁,哺乳期,右侧乳房胀痛 2 天,发热 39,体格检查: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有波动感。21 首先应该考虑什么疾病(A)炎性乳房癌(B)肋软骨炎(C)乳房皮肤感染(D)乳房囊性增生(E)急性乳腺炎22 根据以上情况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A)手术切除右乳房(B)预防性应用抗生素(C)切开皮肤引流(D)排空乳汁消除乳汁淤积(
8、E)局部热敷加物理治疗23 1 周以后,右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 39以上,寒战,体格检查:右乳房红肿热痛明显,压痛及波动感,穿刺出脓性液体。应做什么治疗(A)切开引流(B)单纯性右乳房切除(C)抗生素治疗(D)中药治疗(E)物理治疗23 女,25 岁,产后 3 周,左乳房胀痛,伴发热。查左乳房内上象限压痛,有波动感。24 确诊应先做(A)B 超(B) CT 检查(C)乳腺穿刺(D)细胞学检查(E)以上都不是25 乳腺脓肿确诊后,最重要的治疗是(A)全身应用抗生素(B)局部温热敷(C)沿乳管做放射状切开引流(D)吸尽乳汁,停止哺乳(E)局部应用抗生素25 A乳头白色溢液B乳头黄色溢液C乳头血
9、性溢液D乳头浆液性无色溢液E乳头脓性溢液26 乳管内乳头状瘤常见27 乳房囊性增生病常见27 A病程较慢,乳房单个肿块,边界清楚,活动B病程短,乳房单个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C乳房内大小不等结节,质韧,边界不清,触痛D乳房内肿物,质软,边界清,挤压乳头有血性溢液E病程短,乳房内肿块,表面充血,热,胀痛28 乳腺囊性增生病29 乳腺癌30 乳腺纤维瘤30 A乳腺钼靶B乳腺 B 超C乳腺红外热图D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E乳头溢液涂片31 鉴别乳腺囊实性病变宜选择以上哪种检查32 临床发现乳头溢液而无可触及肿物时应选择以上哪种检查32 患者女性,65 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近乳头处包块半年
10、来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近乳头处可触及约 3 cm1 5 cm 质硬肿物,肿物局部皮肤稍凹陷,无压痛,边界尚清,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33 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是(A)红外线摄影(B)钼靶 X 线摄影(C) B 超检查(D)CT 检查(E)切除或穿刺活检34 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乳腺钼靶 X 线的表现为高密度影肿物,边缘呈“ 毛刺”状,可见 “小簇”状、“沙砾”样钙化)(A)乳腺癌(B)乳腺纤维瘤(C)乳房结核(D)乳腺囊性增生病(E)乳管内乳头状瘤35 目前最恰当的治疗方式是(提示: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A)乳房单纯切除术(B)肿块
11、局部切除术(C)乳腺癌根治术(D)乳腺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E)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6 患者 TNM 分期为(提示: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右乳腺外上象限肿物,大小为 3 cm2 cm,右腋下淋巴结可见癌转移 13)(A)T 1N1M0(B) T1N2M0(C) T2N1M0(D)T 3N1M0(E)T 2N2M037 患者的临床分期为(A)0 期(B) 期(C) A 期(D)B 期(E)期38 患者术后治疗应包括(提示:患者切口已拆线,愈合良好。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HER 一 2 表达阴性)(A)抗炎治疗(B)化学药物治疗(C)内分泌治疗(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外科 主治医师 普通 外科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