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7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部分是(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 的机械唯物主义3 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上经历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包括(A)概念、判断、推理(
2、B)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D)客体、主体、中介4 唐朝刘禹锡的诗“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清朝郑板桥所云“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这些诗词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发展量的变化(B)事物发展中对立统一的规律(C)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D)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及其作用5 公孙龙的“ 白马非马” 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6 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B)一切同时
3、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7 马克思认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8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A)进行社会调查(B)理论付诸实践(C)在实践中得出结论(D)积累大量资
4、料9 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A)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B)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C)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10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能说明上述观点(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11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A)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劳动生产率决定的(D)生
5、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12 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成13 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14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其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做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
6、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 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7 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着多重关系,即(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其意识的关系(D)意识与物质的
7、关系18 量是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概念,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B)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C)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D)考察量是认识质的前提,区分质是认识量的深化19 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20 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根据马克思主义
8、基本原理,下列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B)寒来暑往,秋收冬藏(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1 马克思主义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其根本原因在于(A)把实践观点引入了认识论(B)把唯物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C)把人本的观点运用于反映论(D)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22 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验比理论更重要(B)只能从经验不能从
9、理论来认识社会主义(C)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D)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纲领的讨论是无足轻重的(E)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23 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主要在于(A)真理超出了其适用的一定条件和范围(B)只有少数人赞成,遭到多数人反对(C)背离了主观与客观、认识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在实践中一时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24 2011 年 10 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
10、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建设是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社会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在(A)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没有直接的关系(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定要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D)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要加强社会文化建设25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
11、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作用(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E)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26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C)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D)历史有时会向后做巨大的跳跃(E)社会形态更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27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A)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C)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E)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28 影响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是(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劳动生产率的高低(C)所用资
12、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预付资本的大小29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A)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B)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C)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D)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13、理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三者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剖析,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处于核心地位。因此,B 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列宁的这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和物质是统一的。因此,选项 B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
14、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因此,正确答案为 C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B【试
15、题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马是总称,是普遍性,是共性;而白马是其中一种具体事物,是特殊性,是个性。所以 B 项正确。“白马非马”是一种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9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