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1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2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是指(A)人们的一切活动(B)人们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C)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D)人们的精神活动4 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 50 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 300 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 20 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A)事物联系的多样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存在的客观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5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6 唯物
3、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C)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7 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8 法国学者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9 “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 这表明(A)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
4、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B)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永恒的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是对相对性的否定和超越(C)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有原则的界限(D)真理包含绝对性,是不可被超越的10 20 世纪 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
5、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11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是(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科学技术12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宪法。这标志着(A)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C)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13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4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6、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15 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16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 范畴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中所利用
7、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静止是指(A)物质运动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B)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D)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19 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D)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超前性(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20 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1
8、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D)辩证的否定是彻底的、完全的否定22 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的特点是(A)普遍性(B)多样性(C)主体性(D)客观性23 鲁迅说:“ 从红楼梦 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说明(A)认识活动具有主体性(B)认识结果完全是认识主体决定的(C)认识结果受到主体的影响(D)认识结果只有符合客体属性、客观规律才可能是正确的24 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
9、在(A)解释作用(B)动力作用(C)诱导作用(D)激发作用25 有人说:“ 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26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内涵有(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C)人的本质是自由(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2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A)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10、学的枢纽(B)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深化对创造劳动的种类的认识(D)深化对科技、管理知识、信息等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28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以下正确反映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的是(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出发点(B)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的出发点(C)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出发点(D)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剩余价值的出发点29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
11、工人的劳动创造的(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E)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因此,C 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的题干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的实际起决定作用,夸大了人的主观思想的能动作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选项 D
12、正确。选项 A,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选项 B 是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选项 C 的“绝对精神”是指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决定一切,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本质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B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内涵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事
13、物联系的多样性指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题干中印度教授看到了大树成长过程中与氧气、水源和动物生存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所以选 A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就在于是否超出事物的度。题干中的材料说的是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结果适得其反,就是因为超出了一定的度。因此,选项 B 正确。题干中的引文并不是说明刘备有忠厚与虚伪的两重性,也不是说明诸葛亮有多智与妖邪的两重性,也不存在肯定与否定的问题,也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因此,选项 ACD 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
14、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因此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题干中四个选项都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但最基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强调的是理性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9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