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1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1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19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1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C)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D)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 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社会发展的经济,知识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国外已出现一批新式高级经理职务,
2、即“知识主管” ,传统物质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 )(A)物质和意识相互转化(B)意识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C)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世界最终将统一于意识3 “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这说明( )(A)社会发展是自发的(B)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C)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D)社会规律同自然过程的规律是相通的4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历史是客观的合规律的过程(B)人类
3、社会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5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日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6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 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 合理想象 ”:“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
4、;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 。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 。丁玲从想象到真正认识成仿吾的故事表明( )(A)实践出真知(B)意识具有能动性(C)感性认识是丰富、生动和正确的(D)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7 生产关系中具有决
5、定意义的因素是( )(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8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任何时候阶级“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那么,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C)剩余产品的出现(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9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
6、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0 马克思说:“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这说明 ( )(A)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B)劳动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C)商品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D)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生产商品11 产业资本就是“ 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B)生息资本、生产资
7、本和商品资本(C)生息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12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抽象的人性论(C)利己主义的抽象人性论(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3 马克思指出:“ 某些商品的价格,不过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具有垄断价格的商品上。”这句话说明( )(A)垄断资本家剥削了中小资本家(B)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中小资本家创造的(C)垄断价格不可能增加商品价值,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D)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随便制定的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 和“两个决不会”是对( )(A)无产阶级如何掌
8、握政权的全面论述(B)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C)无产阶级政党赢得革命胜利道路的全面论述(D)共产主义实现途径的全面论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通过( )(A)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和改造实现的(B)人自己特殊的社会存在方式劳动实现的(C)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现的(D)自然界的人化实现的16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奥运前,我们痛哉汶川;世博前,我们泪望玉树。恩格斯有过两句名言:“ 没有哪一
9、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历经灾难洗礼的中国将以更加成熟、坚强、平和的心态快速前行,也会用更加沉稳和内敛的姿态面对世界投射的关注目光。这蕴含的哲理有( )(A)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事物是处于矛盾之中的,矛盾互相渗透、互相贯通(C)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D)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17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相互关系的范畴。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以下对这一辩证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内容决定形式(B)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C)任何内容都
10、有一定的形式(D)对于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内容与形式不具有确定的差别18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50 年来,先后出版了 6 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 1 亿册,成为新中国几代中青年科学家的启蒙读物。最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突出了开放性、探索性这一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十万个为什么的改版及最新版的开放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A)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B)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C)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
11、无定论的过程(D)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经确定的真理的过程19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需要通过逻辑证明才能检验(B)作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总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C)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20 恩格斯说:“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说明( )(A)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B)自由是摆脱必然的制约(C)自由是利用规律对世界的改造(D)人的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21 在当今时代,出现了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
12、“全球问题” 。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 ( )(A)“全球问题 ”是科技发展造成的,科技越发展,“ 全球问题”越严重(B)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C)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D)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全球问题 ”22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因为( )(A)它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B)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C)它是决定和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D)它贯穿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23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
13、正来源(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平均利润、生产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24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 )(A)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利润(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D)有利于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25 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及阶级关系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为缓和劳资关系所采取的激励制度有( )(A)职工参与决策制度(B)职工终身雇佣制度(C)职工选举管理者制度(D)职工持股制度26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4、表现在( )(A)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B)看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C)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D)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27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在于( )(A)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B)各国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C)各国历史传统存在差异性(D)时代和实践不断发展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1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
15、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哲学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无论生产力如何发展,知识、意识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本原,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因此,C、D 项错误。选项 A 的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题干并没有体现物质和意识的相互转化,因此也被排除。题干材料说明的核心:知识在生产中的作用
16、越来越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正确答案为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理解。题干的材料是恩格斯的一段话。A、D 项观点错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B 项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话为材料出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出题特点,要求考生加强对经典论述的积累和理解。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所谓“人事有代谢”,是说大至朝代更替,小至家庭兴衰,以及个人的荣辱得失、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无不处在发展、变化、运动
17、之中;所谓“往来成古今”,是说日月逾迈,一往一来,即成古今,古人曾经是“今人”,而今人亦有作古的一天。这两句诗体现了世界上一切事物永远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的把握。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回答本题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包括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可能性、好和坏的
18、两种可能性。本题引用孟子中孟子同齐宣王对话中的一段话,引文不全,引语之前齐宣王问孟子:“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即不肯去做与不能做到在表面上有什么区别?孟子回答:如果说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即渤海),对别人说,这个我做不到,这真是不能做到。要是说向老年人躬身致意,对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去做,不是做不到。显然这段话,前者说的是不可能性,后者说的是可能而又不去做。本题主要考查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同时又把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作为干扰项。本题所问是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区别,这是客观存在,与A 项主观努力、B 项对人利害无关,所以排除。D 项是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的区别依据,C 项才是可能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1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