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指的是(A)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B)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2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2、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3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当然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我国之所以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B)生产力不发达(C)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的(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方面先进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国基本国情
3、的重要特点,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具有的总的基本特征是(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D)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5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但现阶段主要矛盾依然没有改变主要矛盾依然是(A)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之间的矛盾(B)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C)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4、生产之间的矛盾6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 ”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的实质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 1980 年,邓小平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领导。” 其中,核心就是要(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8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有人认为,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有人认为,中国可以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发达阶段。这两种观点(A)第一种观点正确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前途,第二种观点错误,忽略了我国国情(B)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没有正确看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C)第一种观点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第二种观点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D)第一种观点是“ 左” 倾错误认识的根源,第二种观点是右倾错误认识的根源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
6、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A)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只处于领导地位(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的新社会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处于过渡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没有对抗性矛盾,而新民主主义社会还存在对抗性矛盾(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要实现三大改造10 十七大报告指出:“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
7、根本依据。”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A)要看到 30 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B)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C)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初级阶段的国情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D)要看到我们前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戒骄戒躁、艰苦奋斗1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A)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B)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C)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D)我国经济总量排至世界
8、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12 邓小平指出:“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 不够格”指的是(A)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 即社会主义阶段的“ 资格”(B)主要体现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C)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D)实质表明我们没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资格13 邓小平曾指出:“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A)我国生产
9、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B)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C)我国还不具备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D)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14 十八大用“ 三个没有变 ”对我国现状进行了历史性定位。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三个没有变” 指的是(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领导地位和基本纲领没有变(D)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5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
10、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具体包括(A)“人民”指的是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B) “需要” 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C) “落后的社会生产” 指的是生产力的落后以及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D)“主要方面 ”指的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16 改革开放伊始。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一股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坚定地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
11、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段论述表明(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B)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经济建设必然走向失败(C)四项基本原则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D)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根源是放弃了四项基本原则17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这一纲领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在每个时期都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制定了具体的最低纲领。这些最低纲领包括(A)民主革命的纲领(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D)三民主义纲领18 江泽民指出:“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里,我们党既有每
12、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这两个纲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A)坚持理想和现实的统一(B)坚持方向和道路的统一(C)坚持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D)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19 1964 年 12 月,周恩来在第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宣布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A)在 1980 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 1980 年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温饱(C)在 20 世纪内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D)在 20 世纪内全
13、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20 1987 年 4 月,邓小平明确了分“三步走”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 发展战略。两个 “三步走”发展战略(A)是党中央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C)是对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是指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21 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现阶段“
14、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条件主要有(A)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B)已经建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体制保证(C)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条件(D)党的坚强领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保证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
15、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干扰分析:A 选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B 选项是列宁提出来的;D 选项是邓小平提出来的,他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干扰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从社会性质来看,社会主义主义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