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3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3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39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3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2 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 )(A)中日甲午战争(B)中法战争(C)第一次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3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A)北伐、西征失利(B)天京事变(C)湖北、江西、安徽附近等战场胜利(D)天京城外的破围战4 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的“ 自救” 运动(B)农民阶级的反封建运动(C)资产
2、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D)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5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B)发展资本主义(C)仿效欧美政体(D)延续清政府的统治6 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运动(D)五四运动7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要求突破封建束缚(B)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C)北洋军阀政府掀起尊孑 L 复古逆流(D)西方启蒙思想的进步和影响8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是( )(A)国民党一大(B)中共一大(C)中共二大
3、(D)中共三大9 三大主力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A)甘肃静宁、会宁地区(B)陕北瓦窑堡地区(C)陕北保安地区(D)陕北洛川地区1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C)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D)日本的投降11 毛泽东指出:“ 我们停止阶级斗争的原因,是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外在矛盾,大于内在矛盾,先解决外在矛盾。”当时“ 我们停止阶级斗争 ”有利于(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 “工农武装割据” 局面的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
4、线的建立(D)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A)红军长征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3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解决人民温饱问题(D)建设小康社会14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主要是( )(A)和平赎买(B)公私合营(C)加工订货(D)统购统销15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努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
5、服务(D)正确处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6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粉碎 “四人帮”(C) 1978 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发表17 党的十五大主题是( )(A)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政策(C)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8 “就在 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6、A)“一国两制 ”的提出(B) “九二共识” 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有( )(A)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B)使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C)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D)给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20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包括( )(A)兴办近代企业(B)建立新式海陆军(C)预备仿行立宪(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1 邹容革命军的主要内容包括( )(A)阐述在中国
7、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B)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C)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D)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22 下列选项中对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认识正确的是( )(A)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B)脱离现实经济基础(C)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D)领导人物形式主义地看问题,影响了运动发展23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依然意义重大,主要有(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B)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C)
8、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D)中国共产党的实力得到壮大24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其特点有( )(A)建立了庞大的军队(B)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C)大力推行保甲制度(D)厉行文化专制主义25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和朱德总结的战略战术是( )(A)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B)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C)把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D)提出十大军事原则26 1935 年 12 月 25 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内容包括( )(A)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批评
9、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C)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27 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的政策目标包括( )(A)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权(B)在军事上直接帮助国民党(C)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D)扶蒋反共28 建国初期,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的政策是( )(A)经济上封锁(B)政治上孤立(C)文化上渗透(D)军事上威胁29 现在,我们已经处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在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包括( )(A)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D)推进中国
10、特色大国外交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3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他们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对中法战争的掌握。中法战争在中国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胜利,但是腐败的清政府为了息事宁人,
11、依然与法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因此,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1856 年 9 月,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
12、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他们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也就是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却不断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1911 年 5 月,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 名大臣中满族就有 9 人,其中皇族占 7 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这不仅使立宪派大
13、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考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选项 A、B、C、D 都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但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14、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13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