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是事物的( )(A)量(B)质(C)属性(D)度2 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是事物的( )(A)度(B)质(C)量(D)程度3 保持事物的质的不显著的变化,并体现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 )(A)量变(B)质变(C)静止(D)时间4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激烈(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5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
2、式和状态的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自然规律6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否定观(B)形而上学否定观(C)诡辩论(D)唯心论7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社会规律8 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的是( )(A)必然性和偶然性(B)原因和结果(C)内容和形式(D)可能性和现实性9 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是( )(A)原因和结果(B)可能性和现实性(C)必然性和偶然性(D)现象和本质10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
3、辩证法的关系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个性与共性的关系(D)具体与抽象的关系11 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方法(B)演绎方法(C)分析方法(D)综合方法1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A)尊重客观规律(B)创造规律(C)摆脱规律的束缚(D)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13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A)意识(B)理念(C)社会实践(D)蓝图14 意识自身“ 物化” 过程的实质是 ( )(A)人的意志改造世界的过程(B)人的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C)人用意念变物的过程(D)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15 “要富口袋,
4、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 )(A)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B)先有精神后有物质(C)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D)精神的力量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D)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17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5、18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 )(A)可能性和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D)必然性和偶然性19 关于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对本质的反映,假象不是对本质的反映(B)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C)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D)现象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20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包括(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D)逻辑与历史21 下列关于抽象和具体思维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感性具体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是人们
6、认识的起点(B)理性具体是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达到对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把握(C)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D)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22 关于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二者完全一致(B)二者绝对对立(C)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D)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23 规律这一范畴深刻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 )(A)本质的联系(B)必然的联系(C)稳定的联系(D)偶然的联系24 关于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人们能够发现规律,并进
7、一步认识规律(B)人们可以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C)人们能够利用合规律的认识来指导实践为人类谋利(D)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25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有( )(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B)自然规律可以重复出现,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C)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有人的参与,是主观的26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A)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
8、不仅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7 从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来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人的意志越坚强就越能迅速实现既定目标(B)错误的消极的意识没有能动作用(C)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28 关于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原理相关联(B)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的制约,但选择哪种可能性来生活,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C)
9、尊重客观规律是选择的内在根据(D)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主体自己主观检验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0、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A、B、 C 不属于将这二者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故排除。【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
11、展规律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
12、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
13、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14、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世界 物质性 及其 发展规律 模拟 2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