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按照皮亚杰的个体智力发展阶段的划分,青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2 青春期所出现的“ 明星崇拜 ”现象与( )有关(A)思维的全面性(B)思维的批判性(C)思维的片面性(D)思维的创造性3 个体的第二反抗期出现在( )(A)幼儿期(B)童年期(C)青年期(D)青春期4 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是在( )(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初中三年级(D)高中一年级5 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
2、自己的同一性需要,这属于( )(A)自我同一性扩散(B)自我同一性缺乏(C)消极自我同一性(D)自我同一性过剩6 让别人去把握自己的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无法“ 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属于( )(A)自我同一性扩散(B)自我同一性缺乏(C)消极自我同一性(D)自我同一性过剩7 按照个人的家庭、集团或国家所期望人们做的去行事就被认为它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直接的和明显的后果如何,这属于道德的(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中习俗水平8 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性主要是( )的发展任务(
3、A)612 岁(B) 1218 岁(C) 1825 岁(D)2550 岁9 第二反抗期反抗的主要指向是( )(A)父母(B)老师(C)同伴(D)自身10 艾利斯的情绪调节的 ABC 理论中,A、B、C 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诱发性事件,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信念(B)信念,诱发性事件,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诱发性事件,信念,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D)诱发性事件,情绪及行为的后果,中间状态11 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交友范围开始缩小,最要好的朋友一般只有一两个(B)交友范围扩大,最要好的朋友很多(C)平行性集合关系显著(D)同伴关系依从性达到高峰12 反抗期中矛盾
4、的焦点表现在( )(A)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父母却不能(B)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C)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D)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13 青春期指的是( )(A)十一二岁十七八岁(B)十一二岁十四五岁(C)十四五十七八岁(D)以上答案都不对14 下列关于初中生思维品质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明显的平衡性(B)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C)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度出现、(D)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表现依然突出15 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关系的变化模式为( )(A)先公开、后隐蔽(B)先隐
5、蔽、后公开(C)先疏远、后接近(D)先接近、后疏远二、多选题16 非理性信念的特征有( )(A)绝对化要求(B)过度情绪化(C)过分概括化(D)糟糕至极17 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是( )(A)自我主张和活动(B)行为动作的自主性(C)全面的独立自主(D)人格的独立18 父母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反抗期的正确做法是( )(A)任其发展(B)正确认识反抗期(C)适时调整亲子关系(D)尊重理解自主权19 下列属于青春期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表现的是( )(A)想象的观众(B)看问题片面性(C)个人的虚构(D)在公共场合,感觉无数眼睛监督着自己20 造成初中生强烈的创造欲望的原因是( )(A)心理上强烈的成
6、人感及高涨的自我意识(B)求异思维的发展非常明显,而求同思维的发展则比较缓慢(C)为了父母的夸奖(D)思维的批判性日益增强21 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B)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C)对自我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D)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22 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概念的发展(B)推理能力的发展(C)逻辑法则的发展(D)假设能力的发展23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是( )(A)1113 岁(男)(B) 1113 岁(女)(C) 1315 岁(男)(D)1315 岁(女)24 青春期情绪的矛盾性表现在(
7、 )(A)不稳定性与顽固性(B)强烈性与温和性(C)内向性与表现性(D)否定童年与留恋童年25 青少年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A)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B)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C)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D)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但机械记忆的效果较差26 “第二反抗期 ”反抗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A)硬抵抗(B)软抵抗(C)反抗的迁移(D)不抵抗27 帕瑞发现青少年期的思维可分为( )(A)二元阶段(B)相对性阶段(C)约定性阶段(D)稳定性阶段三、综合题28 论述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模拟试卷1 答案与解
8、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明星崇拜”是青少年仅仅因为喜欢明星的形象或者表演,就开始对明星的一切进行崇拜,而忽略他们的其他缺点的现象。【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是水平还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思雏则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经占据优势地位。【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
9、心理发展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情绪调节的 ABC 理论中,A 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 ;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 (Consequence)。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会引起行为和情绪的不同。因此,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
10、己认识的方式来调节情绪,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来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情绪问题是由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人的思想往往是造成人情绪的根源。【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第二反抗期的特点是青少年以为自己的心理已经成熟,而实际上由于经验和各方面的原因,心理还没有成熟,而父母又低估他们的自主性,从而导致矛盾。【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青少年期指的是个体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个年龄阶段。这个阶段中常常又划分为两个阶段:少年期(青春期)和青年初期,少年期是指从十一二
11、岁到十四五岁这三四年的时间,青年初期,约从十四五岁开始到十七八岁结束。【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与他的心理发展一样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表现依然存在。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知识模块】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的交往一般是不分性别的,经常是男女儿童在一起游戏,即使有性别的差异,也只表现在兴趣上。进入初中,男女生之间的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青少年 心理 发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