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6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4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这种方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正误法2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使用少数几个固定的刺激。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 有”和“无”或“轻” 和“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和“无”或“轻”和“ 重” 的次数计算阈限值。这种方法是(A)调整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次数法3 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减系列试验中,
2、其阈限的上限值应取(A)第一次非正到正之间的中点(B)第一次非负到负之间的中点(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之间的中点(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之间的中点4 用极限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差别阈限等于(A)不肯定间距的中点(B)不肯定间距的一半(C)不肯定间距与标准刺激的差距(D)不肯定间距5 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是(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6 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控制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方法是(A)匹配法(B)消除法(C)抵消法(D)恒定法7 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控制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的方法是(A)匹配法(B)消除法(C) ABBA 法
3、(D)恒定法8 使用直线内插法求绝对阈限的心理物理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调整法9 测定 75差别阈限的心理物理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调整法10 绝对阈限的测量程序和差别阈限的测量程序完全一致的心理物理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次数法二、多选题11 在复杂的任务中,心理潜伏期包括(A)刺激识别阶段(B)反应选择阶段(C)反应组织阶段(D)反应执行阶段12 下面选项中属于反应时测量范式的有(A)空间线索范式(B)加工分离程序(C)移动窗口范式(D)注意追踪范式13 斯腾伯格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阶段包括(A
4、)编码(B)顺序比较(C)决策(D)反应组织14 在汉密尔顿(Hamilton)等人(1981) 的字母转换实验中,字母转换作业的加工阶段包括(A)编码(B)转换(C)储存(D)反应组织三、简答题15 有人试图研究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他使用学绩测验对学生进行了施测,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后他将学习成绩排在前 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高组,将学习成绩排在后 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低组。然后比较这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指出该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实验设计。16 简述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17 怎样才能避免自变量的混淆?17 一位临床医生提出假设:文化程度会影响针
5、灸的治疗效果。他通过 500 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针灸治疗效果好的文化程度低者有 200 人,而文化程度高者只有20 人,结果证实假设。请问:18 这个研究有何问题?19 如果要检验该假设,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研究?20 假设有一个研究计划: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去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座位坐下来。按照这个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书、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人在你旁边坐下,坚持了 15 分钟,有人坐到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研究结束了。请判断,这是一项实验吗? 为什么 ?21 高架道路是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
6、,通常都有速度限制,一般为每小时 80 公里,这一速度限制和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息息相关,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心理学实验来验证高架道路的这一限速设置是否合理。22 以唐德斯反应时为例阐述反应时减数法的基本原理。23 简述反应时加因素法的原理。24 反应时实验的因变量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以它们为因变量的指标要遵循什么原则? 如何对这一原则进行检验 ?四、综合题24 请设计一个 22 的混合实验设计,测量听觉正常和听觉缺失儿童在语言能力发展(阅读任务 )和图形推理测验任务上的差异,并对预期可能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25 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素及其水平。26 预期分析的问题和统计
7、分析方法。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4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它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恒定刺激法又称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测量感觉阈限时,一般只使用少数几个刺激,并且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有”和“无”或
8、“轻”和“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减系列试验中,最后一次正到非正之间的中点是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用 Lu 表示,第一次非负到负之间的终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用 l1 表示。在递增系列中,最后一次负到非负之间的终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第一次非正到正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用极限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差别阈限的上限和差别阈限的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不肯定间距的中点
9、是主观相等点。理论上主观相等点应与标准刺激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差距,这个差距称为常误。因为不肯定间距包括了上差别阈和下差别阈,因此,不肯定间距的一半则是差别阈限。故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期望误差则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疲劳误差是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
10、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是由两种相反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因此,可以通过使递增和递减系列保持数量一致的方法抵消这两种误差。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最小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系列可以采用 ABBA 法安排,交替进行,以此平衡练习和疲劳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使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时,通常采用直线内插法求绝对阈限。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
11、块】 实验心理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使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时,需要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差别阈限。当要求被试进行两类反应时,大于标准刺激和小于标准刺激的两条直线相较于50处,上限和下限值相等。此时,则要选取 75处作直线内插,求得上限和下限。这种阈限称为 75阈限。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平均差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这个方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让被试任意调节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当测定绝对阈限时,没有标准刺激存在,但是可以假设,此时的标准刺激为零,即让被试每次将比较刺激与“零”比较。这样绝对阈限的测量程序和差别阈限
12、的测量程序就完全一样了。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二、多选题1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作出外显应答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之间的潜伏期。在复杂的任务中,心理潜伏期包括刺激识别阶段、反应选择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因此本题选 ABC。【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常用的反应时测量范式有空间线索范式、注意线索范式、移动窗口范式、注意追踪范式、目标融合范式、启动范式、复合刺激范式等。加工分离程序是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其因变量指标是再认测验的成绩。因此本题选 AC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3
1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斯腾伯格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 4 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清晰与否)、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或否定)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这四个独立因素分别影响相应的加工阶段,分别是测试项目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和反应组织。因此本题选 ABC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字母转换作业包括 3 个加工阶段。第一,编码阶段。从被试按键看到一个字母开始到出声转换之间的时间。第二,转换阶段。被试进行字母转换所需的时间。第三,贮存阶段。从出声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因此本题选 ABC。【知
14、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三、简答题15 【正确答案】 (1)该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该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是混淆了自变量和因变量。该实验设计的自变量是智力水平,因变量是学习成绩。本研究中研究者只获得了被试的学习成绩,将学习成绩既当做自变量又当做因变量。(2)新的实验设计该研究应获得的自变量的数据是学生的智商分数,应获得的因变量的数据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研究者应通过智力测量获得学生的智商分数,并将学生分成智力高组和智力低组。同时,研究者通过学业测验获得学生的学习成绩,然后对智力高组和智力低组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差异检验,分析智力差异对于学习成绩是否存在影响。【试题解析】 实验设计之前首先要明晰研究的自变
15、量、因变量是什么以及无关变量有哪些。这样实验设计时就能有的放矢,知道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获得因变量的指标、如何控制无关变量。本题中涉及的实验设计属于准则组设计,这种设计实际上是一种非实验设计,因为研究者并未对自变量进行操纵,如本题中研究者并不能对智力进行操纵。研究者只是对两类被试进行比较,追溯可能存在的原因。【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1)总体效度总体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对于研究者最终关心的总体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实验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的总体效度,而实验研究的总体效度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实验的外部效度。(2)实验变量的定义和测试方式实验中必须明确地对自变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实验心理学 模拟 4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