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是( )(A)淞沪会战(B)豫湘桂战役(C)南昌战役(D)武汉会战2 1927 年,日本召开“ 东方会议 ”,制定了( )(A)对华政策纲要(B) 反共产国际协定(C) 昭和十二年度的对华作战计划(D)大陆政策3 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 )(A)“九一八 ”事变(B)华北事变(C)皇姑屯事件(D)卢沟桥事变4 日本制造的策动华北五省二市“
2、防共自治” 运动的事变是 ( )(A)“九一八 ”事变(B)华北事变(C)皇姑屯事件(D)卢沟桥事变5 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是( )(A)长沙会战(B)豫湘桂战役(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6 1934 年 4 月,由共产党提出,宋庆龄等签名发表的号召中国人自己起来武装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文件是( )(A)论持久战(B)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D)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7 下列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美龄、宋子文等为营救蒋介石积极奔走(B)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C)国民党内许多人士要求实现团结抗日(D)南京政
3、府部署讨伐张、杨,张、杨被迫释放蒋介石8 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 )(A)要抗日就必须反蒋(B)抗日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C)蒋介石反共政策不得人心(D)日本已开始全面侵华9 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国民政府内部的分化(C)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D)英美对日态度的变化10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联共政策(C)国民党公布了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D)周恩来、秦邦宪等在庐山同蒋介石、张冲等进行谈
4、判11 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抗日义勇军(C)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D)抗日同盟军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后,任新四军正副军长的是( )(A)朱德、彭德怀(B)林彪、聂荣臻(C)叶挺、项英(D)毛泽东、朱德13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最高将领是( )(A)佟麟阁(B)赵登禹(C)张自忠(D)左权14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间是( )(A)1937 年 7 月(B) 1938 年 5 月(C) 1938 年 10 月(D)1941 年 12 月15 1938 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被聘请担任政治部副部长的是(
5、 )(A)叶剑英(B)周恩来(C)王若飞(D)叶挺16 下列关于抗战防御阶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担负正面战场的抗战(B)蒋介石集团口头上抗战,行动上妥协(C)蒋介石组织正面会战,积极抗战(D)日本用主要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17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几次战役接连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日双方军事实力差距过大(B)国共两党的军队没有配合作战(C)军事首脑的战略指导思想错误(D)国民党军队贪生怕死18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采取的方针是( )(A)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相结合(D)政治诱
6、降取代军事进攻19 1939 年 1 月,国民党确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政策的会议是(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D)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20 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有重要转变的标( )(A)反共投降倾向日益增长(B)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C)成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国防最高委员会(D)五届五中全会制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21 193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的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B)中共七大(C)洛川会议(D)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22 体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以及人民战争路线的彻底的抗日纲领
7、是( )(A)抗战建国纲领(B)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D)论持久战23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24 毛泽东分析中日双方基本特点,指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正确道路的著作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 论联合政府(C) 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持久战25 中共中央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基本政策的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六届六中全会(D)六届七中全会26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
8、盾的特点是( )(A)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国我大国;敌寡助我多助(B)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C)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D)中国是正义战争,日本是侵略战争27 太原失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最先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陕甘宁(B)晋绥(C)晋察冀(D)山东28 下列对于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国共双方分别指挥抗日军队,形成两个战场(B)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C)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坚持到抗战胜利(D)正面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29 下列战役发生在敌后战场的
9、有(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枣宜会战(D)豫湘桂战役3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存着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两党对日本侵略者的认识程度不同(C)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D)两党在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不同31 1938 年底,日本帝国主义调整了侵华方针,对国民政府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B)蒋介石反共反人民倾向增长(C)蒋介石集团推行片面抗战路线(D)蒋介石集团加紧了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包围32 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任务是( )(A)政权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军事建设33
1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B)保存富农经济(C)减租减息(D)没收一切土地3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 原则是在 ( )(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大革命时期35 1941 年 9 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创办的机关报是( )(A)申报(B) 大公报(C) 文汇报(D)光明报36 抗战后期,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中共代表是( )(A)毛泽东(B)林伯渠(C)董必武(D)周恩来37 比较完整地阐明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的文章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
11、党(B) 新民主主义论(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共产党人) 发刊词 38 1945 年,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一切 1_作的指针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洛川会议39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 )(A)反对宗派主义(B)反对官僚主义(C)反对党八股(D)反对主观主义40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是在( )(A)德黑兰会议(B)雅尔塔会议(C)波茨坦会议(D)联合国制宪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
12、或少选均不得分。41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A)土地革命(B)农村根据地建设(C)武装革命(D)党的建设42 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主要有(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 井冈山的斗争(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4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着力培养各方面的干部和专门人才,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根据地主要创办了( )(A)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B)列宁师范学校(C)中央农业学校(D)高尔基戏剧学校44 1938 年日军占领武汉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具体表现为( )(A)政治上“ 以华制华” ;经济上“以战养战”(B)对国民党政
13、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C)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D)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 “扫荡”45 下列关于 1927 年“ 东方会议 ”的表述正确的有( )(A)由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B)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C)提出满蒙与日本利益相关(D)日本可以采取断然措施维护在满蒙的利益46 日本对中国大规模侵略和对中国部分地区进行殖民统治期间,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主要表现在( )(A)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B)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C)强制推行奴化教育(D)鼓吹“东亚共存共荣”47 下列对瓦窑堡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有( )(A)提出了在抗日条件下
14、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B)批评了“左” 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C)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D)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48 1937 年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如果国民党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四项保证,这四项保证是( )(A)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B)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C)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49 1937 年 8 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下辖的师包括( )(A)第一一五师 (B
15、)第一二 0 师(C)第一二九师(D)第一六八师50 全面抗战开始后,拥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民主党派、团体主要有( )(A)中华民族革命同盟(B)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C)乡村建设派(D)中华职业教育社51 下列关于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抗战的主战场,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抵抗,迟滞了日本的侵略进程(B)为敌后战场的游击战创造了条件(C)进行了英勇的抗战(D)实行了片面抗战路线52 中国战区成立的背景是( )(A)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B)美英等国对日宣战(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D)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53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抗战态
16、度趋向消极体现在( )(A)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B)打击、限制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队(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D)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54 中国共产党主张,要实行全面抗战必须做到( )(A)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B)实行全国人民的总动员(C)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民主权利(D)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55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要经过的三个阶段是( )(A)战略相持(B)战略反攻(C)战略防御(D)战略退却56 在敌后战场为国捐躯的八路军、新四军高级将领有( )(A)左权(B)张自忠(C)赵尚志(D)彭雪
17、枫57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高潮有( )(A)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B)阎锡山攻击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和八路军(C)皖南事变(D)策划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58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坚持独立自主5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A)民族资产阶级(B)开明绅士(C)城市小资产阶级(D)地方实力派60 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果是( )(A)克服了经济困难(B)团结了各个阶级和各阶层爱国人士抗战(C)解决了部队的粮饷(D)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61 下列关于大生产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18、( )(A)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B)首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C)口号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D)三五九旅改造南泥湾62 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开展的抗战文化工作包括( )(A)推动和影响文化界各抗敌协会相继成立(B)团结了一大批文化界爱国人士(C)南方局设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具体领导大后方的进步文化工作(D)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群众 周刊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63 下列毛泽东的文章和著作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有( )(A)(共产党人) 发刊词 (B) 论持久战(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64 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19、(B)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65 关于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事件有( )(A)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B)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方面的代表在美军舰“密苏里” 号上签署投降书(C) 1945 年 9 月 9 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D)1945 年 10 月 25 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66 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是收回了( )(A)琉球(B)澎湖列岛(C)台湾(D)南京67 “九一八”事变后,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的爱国力量不满意蒋介石的
20、对日态度,纷纷举起抗日的旗帜,主要事件有( )(A)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B)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与福建事变(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战(D)宋庆龄等爱国民主人士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44 年 4 月至 1945 年 1 月,日军发动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占领 20 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因此,选项 B 正确。
21、选项 A,淞沪会战是 1937 年 8 月 13 日至 11 月 12 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在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之前。选项 C,南昌战役发生在 1939 年,日军使用毒气作战,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被迫退守浙赣线,南昌失陷。选项 D,武汉会战是 1938 年 6 月至 11 月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选项 A、C、D 都在豫湘桂战役之前,不是日军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因此,正确答案是 B。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27 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企图把“满蒙”从中国本土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付诸武力。因此,正确答案是
22、 A。选项 B,华北事变后,日本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1936 年 11 月,日本同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反动同盟。选项C,1936 年 6 月 3 日,广田内阁陆军部制定昭和十二年度的对华作战计划 。选项 D,日本的“东方会议”表明其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31 年 9 月 18 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中国军队柳条湖铁路一段,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向沈阳城和长春、四平等地发起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战争由此开始。
23、因此,选项 A 正确。选项B,华北事变是在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侵入中国华北地区后发生的。选项C,1928 年 6 月 14 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火车站制造了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称为“皇姑屯事件”。选项 D,1937 年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因此,正确答案是 A。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后,随即开始侵入中国华北地区。1935 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使华北政权“特殊化”,后又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 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扶植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因此,正确答案是 B。5 【正确答案】
24、 B【试题解析】 1944 年 4 月至 1945 年 1 月,在短短的 8 个月中,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六七十万人,丧失国土 20 余万平方公里,丢掉城市 146 座,失去空军基地 7 个、飞机场 36 个,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豫湘桂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因此,正确答案是 B。选项 A,1939 年 9 月至 1942 年 1月,中国军队曾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长沙会战”。选项 C,淞沪战役是 1937 年 8 月 13 日至 11 月 12 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选项 D,武汉会战是 1938 年 6 月至 1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历史进程 理论 成果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4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