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表明( )(A)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B)英法为本国利益而牺牲小国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C)英法与德国为同一阵营的侵略者(D)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民族矛盾尖锐2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考虑的是 ( )(A)波兰灭亡后可利用德国进攻苏联(B)波兰存亡对英国无关紧要(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D)帮助波兰独立会消
2、耗英国国力3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 )曾以“中立国”的地位大发战争财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美国的参战进一步揭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美国的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A)(B) (C) (D)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 )(A)太平洋战场(B)苏德战场(C)北非战场(D)西欧战场5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A)德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B)德军侵人巴尔干(C)太平洋战争爆发(D)德军侵入北非6 “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作出这一规定的国际文献是( )(A)大西洋宪章(B) 联合国家宣言(C
3、) 开罗宣言(D)德黑兰会议决议7 二战期间带有明显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8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是因为( )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够抽出兵力支援其他战场(A)(B) (C) (D)9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以欧洲为中心的国家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英法等大国在战前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纵容姑息政策
4、(A)(B) (C) (D)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0 人民阵线11 国际纵队12 “东方战线 ”13 莫斯科保卫战14 珍珠港事件15 联合国家宣言16 中途岛海战17 德黑兰会议18 “奇怪的战争 ”19 租借法案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9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唯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
5、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 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 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材料四 中国军民自 1937 年起牵制和吸引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约 180 万以上的日军。停战时,日本在中国大陆仍驻有 110 万左右的军队,这个数目超过了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的日军总和,大约相当于全部海外日军 274 万人(不包括关东军)的 12 弱。侵华八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 130 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区
6、伤亡人数之首。日本用于侵华的战费约 121 亿美元,相当它全部战费的 35。 请回答:20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1 材料三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2 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3 述评慕尼黑协定。24 反法西斯联盟是怎样建立的?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选项 A,主要矛盾是世界人民与
7、法西斯的矛盾; C、D 选项明显不正确。【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是英国绥靖政策的目的祸水东引。此时的英国仍然对社会主义的苏联心存戒心,利用德国进攻苏联是牺牲波兰要达到的目的。【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二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因而美国参加战争不是为捞取战利品。所以两项不能选。【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发生在 1942 年 6 月,时间最早。【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参战,战争扩展到美洲,使第二次世界
8、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了上述内容。【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雅尔塔会议中关于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带有明显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苏联抽出兵力支援其他战场一直到 1945 年 8 月对日宣战,很明显与题意不符合。【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项是结果,而非原因。【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0 【正确答案】 1936
9、 年 1 月,西班牙各进步党派团体的代表们签订了人民阵线公约,建立人民阵线,把工农群众、绝大多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一切自由民主力量联合起来。人民阵线的纲领是温和的,目的在于捍卫共和国和维护民主制度,防止法西斯夺取政权。2 月人民阵线取得大选胜利,组成了以阿萨尼亚为首的左翼共和党一共和同盟联合政府,并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和促进民主的措施,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反动派进行以佛朗哥为首的武装叛乱,在外国势力的帮助下,推翻了人民阵线的政府。【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1 【正确答案】 西班牙内战期间,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志愿人员组成“国际纵队” ,支援共和国的正义事业。1936 年 11 月第一批队
10、员走上前线,包括 54 个国家的共产党人、社会党人、自由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其他无党派人士和天主教徒,他们当中有工人(占 50以上)、农民、职员、军人和知识分子,总计约 4 万人左右。在保卫马德里以及其他一些战役中,国际纵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光荣地牺牲在西班牙土地上的国际纵队战士,大约有 7000 人。【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2 【正确答案】 战争爆发后,苏联为了自保和防止战火东延,着手在西部边境采取一系列行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建立一道阻抗德军向东挺进的壁障东方战线。自 1939 年 9 月苏联以各种手段占领了波兰、芬兰、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罗马尼亚的领土。从 1939 年 9 月到
11、1940 年 8 月,苏联政府建立的这条“东方战线” 使领土自北到南向西推进了二三百公里。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道防线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相反,在法西斯进行侵略的二战之初,苏联政府用军事行动和武力威胁扩大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的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3 【正确答案】 中路德军集中兵力实施进攻莫斯科的“台风” 行动。在苏军顽强抗击下,法西斯攻势受阻。11 月 15 日,德军再次向莫斯科发动进攻。但当严寒来临时,德军冻伤人数超过了战斗伤亡,飞机、坦克和汽车也难以发动。苏军抓住战机,乘德军预备队用尽不得不转入防御而又立足未稳之时,于 12 月 6 日开始大举反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