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抗日战争、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抗日战争、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抗日战争、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抗日战争、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九一八 ”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提出 “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放”,其实质是( )(A)要求中国放弃东北局部,以保全国大局,纵容日本侵略(B)要求日本接受国联调查报告的结论(C)要求日本接受中国的要求,恢复“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原状(D)要把中国东北变成列强共管的殖民地2 日本决定了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纲领是( )(A)帝国军队用兵纲领要旨(B) 国策基准(C) 对中国实施的策略(D)近卫三原则3
2、 下列战役发生在敌后战场的有(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枣宜会战(D)豫湘桂战役4 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A)淞沪会战结束(B)台儿庄战役胜利(C)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D)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5 在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产党坚决执行的原则是( )(A)赢得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拥护(B)博得国际舆论的称赞和声援(C)有理、有力、有节(D)灵活、坚定、抗争6 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的在于( )(A)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B)粉碎亲日派夺取政权的阴谋(C)表现共产党主张抗日的诚意(D)实现全民族的抗战7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总司令是( )(A)吉
3、鸿昌(B)方振武(C)冯玉祥(D)宋哲元8 西安事变后,在国民党内部中不是力主和平解决事件的是( )(A)宋美龄(B)何应钦(C)孔祥熙(D)宋子文9 1938 年 4 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主管宣传工作,( )出任厅长(A)周恩来(B)郭沫若(C)任弼时(D)邹韬奋10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全民族的抗战是在( )(A)洛川会议(B)瓦窑堡会议(C)西柏坡会议(D)十二月会议11 国民党成立了用来协调战时的金融政策及其各银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组织是( )(A)中国银行(B)中央银行(C)交通银行(D)四联总处12 一些外国友人亲自来华参加中国的抗战,其中不属于美国的是( )(A)
4、爱德加斯诺(B)汉斯希伯(C)史沫特莱(D)爱泼斯坦13 汪精卫出逃后,向蒋介石发表了( ),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妥协投降逆流(A)和平建议(B) 日华协议纪录(C) 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D)中日友好条约14 毛泽东从事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人(C) 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15 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是( )(A)仁安羌战役(B)缅甸战役(C)同古城保卫战(D)豫湘桂战役16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 3000
5、 人也拥有 1 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17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享有独立的立法权依法管理内部事务依法行使自治权(A)(B) (C) (D)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日本大陆政策19 武汉会战20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21 八一宣言22 百团大战
6、23 七君子事件24 西部大开发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4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 年 7 月 8 日)全国各报馆,各团体,各军队,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暨全国同胞们!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治安部队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现双方尚在对战中。这一危险形势告诉我们:过去日本帝国主义对华“ 新认识 ”、“新政策”的空谈,不过是准备对于中国新进攻的烟幕。中国共产党早已向全国同胞指明了这一点,现在烟幕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
7、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录自解放周刊第 1 卷第 10 期请回答:25 该通电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布的?26 事变发生之后,国民政府的态度如何?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7 简述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28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29 解析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历史学基础(抗日战争、
8、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当时情况的了解。国联调查团的报告书认为,日本与中国东北有着天然的联系,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行为非法,明确认定伪满洲国不是自发的行为,这一立场无疑是公正的,但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特别的行政机构,满足中日双方的利益,这就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广田内阁按照军部事先制订的方案,决定了全面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国策基准。规定
9、日本的根本国策为“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于敌后战场的理解和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对于百团大战的记忆、掌握。【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企图用 3 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同时坚定了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对全国的抗战起了很好的作用。所以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41 年,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共产党坚持贯彻执行有理、有
10、力、有节的斗争原则,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同情、拥护。【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于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细节的考查。1933 年,冯玉祥在中共组织的帮助下,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正式成立,但是冯玉祥因为抗日不容于国民政府,不得不赴泰山隐居,宋哲元通电复职。【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于当时西安事变中的各派势力的代表,其中何应钦属于亲日派,而其余属于亲英美派,故选 B。【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郭沫若担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政策,集中了文化界的许多代表人物,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37 年 8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陕北洛川举行。会议指出,只有全民族的抗战,才能获得抗战的胜利。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抗战时期的国民党的官僚资本的膨胀和腐败。1939年 9 月 8 日,国民党的四大银行,建立了“四行联合办事总处”以协调战时金融政策及诸行间相互关系。蒋介石任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物,对四行进行战时管理,从而控制了大后方的金融命脉,在金融业的垄断地位日益扩大。【知识模块】
12、 抗日战争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抗战时期的外交与世界支援的细节。汉斯希伯是德国著名的记者,不属于美国国籍,符合题意,故选。【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中国的汉奸势力。汪精卫发出致蒋介石等人和平建议,又称“艳电”,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妥协投降逆流。【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42 年 3 月 20 日,中国远征军第 200 师戴安澜部在同古城与日军展开血战,历时 2 天的同古城保卫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日军承认同古血战是缅甸战
13、役中最艰苦的一战,也是其南进以来第一次受挫,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正确答案】 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 ,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日本大陆政策于 19 世纪 80 年代趋于成熟,并在1894-1895 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因此中日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的
14、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试题解析】 大陆政策是日本侵略中国而采取的一项政策,复习时要注意与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比较。【知识模块】 抗日战争19 【正确答案】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 1938 年 6 月 11 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 10 月 25 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止,历时约 4 个半月。这场以“保卫大武汉” 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 35 万余众,中国参战的部队则达 130 个师,约100 万人。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参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抗日战争 共和国 时期 民族 关系 区域 发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