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5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5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58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5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当代科技革命以( ) 为代表,以( ) 为标志。(A)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B)原子弹;核武器(C)人造卫星;空间技术(D)新型材料;自然科学2 科学技术革命包括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下列不属于三个过程的是( )。(A)自然革命(B)科学革命(C)技术革命(D)产业革命3 当代科技革命说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 ),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并且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A)生物技术(B)核能技术(C)科学
2、技术(D)信息技术4 以二次大战为起点的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机械化(B)电气化(C)石油化(D)电子化5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四代,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ENIAC);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人工智能计算机,其先后顺序是( )。(A)(B) (C) (D)6 1969 年 7 月 16 日,美国的( )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A)神舟六号(B)阿姆斯特朗号(C)奥尔德林号(D)阿波罗 11 号7 1911 年,美国工程师( )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被誉为“ 科
3、学管理之父 ”。(A)卡内基(B)泰罗(C)梅隆(D)赫伯特.西蒙8 19621964 年,美国社会学家( )经过调查,提出了“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的观点。(A)英克尔斯(B)蒙台梭利(C)杜威(D)泰罗9 1983 年,美国总统里根在电视讲话中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 ,简称“SDI”,此倡议被称为( )。(A)里根计划(B)尤里卡计划(C)星球大战计划(D)伟大社会计划10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展,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率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这说明(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已经解决(B)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C)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
4、级地位根本改变(D)科技革命的成果为劳动者占有11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学术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有( )。学科越来越多 学科分工越来越不明显 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入 科学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A)(B) (C) (D)12 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推动了世界经济向重工业化方向发展(B)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的联系日趋密切(C)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D)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13 第三次科技革命初期,苏联领先于美国的新兴科学技术成就是( )。(A)生物工程(B)电子计算机(C)人造地球卫星(D)原子弹14 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特点的选项是(
5、)。(A)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与技术紧密,相互促进(C)科技各个领域相互渗透(D)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结合15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在国民经济中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科技研究朝着分工细、综合性强的方向发展(D)科技竞争推动国际经济格局调整16 下列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强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获得空前发展(B)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C)科学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D)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17
6、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的调整,表现在( )。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缩小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推动了国际产业的分工 导致了西方大国经济地位的调整(A)(B) (C) (D)18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其原因不包括( )。(A)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采用新生产技术,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B)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C)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垄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19 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突出的不同点是( )。(A)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
7、B)科学新发现是技术革命的先导(C)大大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20 20 世 80 年代,被称为“机器人王国” 的国家是( )。(A)德国(B)意大利(C)美国(D)日本21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原因是( )。(A)美国民权运动高涨(B)法西斯势力日趋猖獗(C)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D)工人罢工运动高涨22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 19 世纪末的最大不同点是( )。(A)利用政府力量(B)德、日发展迅速(C)发展新兴产业(D)借助新科技成果23 二次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增长时期,首先开始这个进程的国家是(
8、)。(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24 美国的( ) 首次采取了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干预经济生活的赤字预算政策,这一政策为以后的历届政府所继承。(A)罗斯福新政(B)肯尼迪“新边疆”(C)约翰逊“伟大社会”(D)尼克松“ 新经济政策”25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在 1963 年达到高潮,25 万黑人和白人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集会,( ) 发表 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这次和平集会和示威标志着争取民权的运动日趋壮大。(A)马丁.路德.金(B)马尔科姆.爱克斯(C)福特(D)哈莱姆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26 七月革命27 万隆精神28 忠诚调查29 麦卡锡
9、主义30 “新边疆”政策31 苏南冲突32 波兹南事件33 团结工会34 匈牙利“十月事件 ”35 纳吉的“新政策 ”36 明斯克协定三、论述题37 二战后。世界经济多样性中呈现的“两种体系、三种国家” 分别是指什么?38 简述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和影响。39 简述联合国的成立过程、宗旨及组成机构。40 二战后美国杜鲁门主义的运用包括哪些内容?41 二战后。苏联的“ 安全带 “政策的两重性以及两重性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5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
10、【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4 【正确答
11、案】 D【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2、10 分,共 80 分。26 【正确答案】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地处欧亚非咽喉地带,是西方殖民者的生命线。1936 年,英国与埃及国王法鲁克签订了英埃 20 年同盟条约,英国获得了在运河区驻军、使用埃及的基地与港口的特权。1952 年 7 月,埃及民族领袖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 ”发动了七月革命,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埃及国王法鲁克被迫在“退位诏书 ”上签字。成立埃及共和国,纳赛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经过长期的斗争,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埃及七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7 【正确答案】 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市,亚非国家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
13、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团参加了会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 ”的五项基本原则。会议及其决议被归结为“万隆精神”。万隆精神指的是亚非人民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的斗争中,团结战斗的精神;也是在和平共处的十项原则基础上,本着“求同存异” 的方针,加强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平共处原则不仅成为亚非国家间的关系准则,而且从 1956 年起也被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宣布为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基础。进入 70 年代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宣布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反映了“万隆精神 ”的强大的生命力。【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8 【正确答案】 1947 年 3
14、月,杜鲁门政府颁布联邦忠诚法,规定对 250 万政府公务员、学校教员和研究人员进行审查,凡不忠诚者,立即强迫辞职,所有政府雇员必须宣誓“ 效忠政府”。这种政治审查后来扩大到军队、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私人企业。在“ 忠诚调查”期间,政治恐怖弥漫全国。【知识模块】 世界近现代史29 【正确答案】 1950 年 2 月 19 日,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演说,扬言他掌握了 205 名渗入国务院的共产党人名单,麦卡锡主义拉开序幕。他肆意煽动反共,制造白色恐怖。后来,麦卡锡主义又把矛头指向艾森豪威尔的共和党政府,极大地妨碍了政府内外政策的推行,麦卡锡主义遭到美国社会各界的反对和抵制。195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世界 近现代史 模拟 5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