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保甲法】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通史真题;扬州大学 201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 【三经新义】3 【元丰改制】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河北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4 【元祐更化】厦门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5 【哲宗绍述】6 【南北面官】2013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东北师范大学 2018 年历史学真题;扬州大学 2018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7 【头下军州】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古代史真
2、题;华中师范大学 2016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西北民族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云南大学 2017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8 【四时捺钵】延安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内蒙古大学 2015 年中国史真题;北京大学 2017 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吉林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9 【勃极烈制】10 【正隆官制】11 【猛安谋克制】吉林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西北师范大学 2014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湖南师范大学 2015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吉林大学 2015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中央民族大学 2016 年历史学科基础真题;山西大学 2017 年中国历史真题;厦门大学
3、 2017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2 【高梁河之战】内蒙古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真题13 【雍熙北伐】14 【澶渊之盟】辽宁大学 2014 年历史学专业基础真题;河北大学 2015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扬州大学 2015 年中国史真题;复旦大学 2016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黑龙江大学 2016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湖南大学 2016 年中国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7 年中国史真题;山西大学 2018 年中国历史真题15 【庆历和议】浙江工商大学 2016 年专门史真题16 【海上之盟】。宁波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云南大学 2014 年
4、中国史基础真题;复旦大学 2018 年历史学真题17 【西辽】18 【靖康之变】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复旦大学 2015 年历史地理学真题;辽宁大学 2016 年历史学专业基础真题19 【黄天荡之战】20 【顺昌大捷】21 【郾城大捷】22 【绍兴和议】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江西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通史真题;首都师范大学 2015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23 【采石之战】湖南师范大学
5、 2015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24 【隆兴和议】兰州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西北民族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25 【庆元党禁】北京大学 1999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真题;云南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26 【开禧北伐】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安徽师范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27 【嘉定和议】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016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28 【成吉思汗】苏州科技大学 2017 年中国通史真题;四川师范大学 2017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考研历史
6、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3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措施之一。熙宁三年(1070 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规定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做保丁;农闲时保丁聚集,练习武艺;平时夜间轮流派保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其目的是逐步实现民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以民兵取代冗兵,增强各地的武装力量。哲宗元事占年间被废除。【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2 【正确答案】 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经义的重新训示。熙宁六年(1073 年),神宗任命王安石
7、提举经义局,由吕惠卿等兼修撰,重新解释诗书周礼等书。熙宁八年(1075 年),诗经新义书经新义周礼新义完成,合称三经新义,作为托古改制的变法理论依据。后三经新义被颁赐给宗室、大学及诸州府学。三经新义开宋代义理之学,代替汉唐传注经学之风,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荆公新学;同时这种训释经义中阐明义理、反对章句传注的新学,对理学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3 【正确答案】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宋初名为沿袭唐代中央官制,但官称与实际职务脱离,实行差遣制度,造成机构重叠、官员冗滥。从元丰三年(1080 年 )开始,宋神宗着手改革官制,史称“ 元丰改制” 。主要内
8、容有:置详定官制所,制定寄禄格,确定官员俸禄及升降品级标准;改革铨选制度;仿唐六典所载官制,颁三省、枢密院、六曹条制,依新制任命三省长官实行新官制。元丰改制,基本上只限于中央机构,而且许多地方不彻底,但与宋初比较,原有的机构体系做了一定的整顿、调整,并且确立起一套较为集中统一的行政体系,职司也趋于归位。这一体系基本沿用到宋亡。【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4 【正确答案】 北宋元祐年间反变法派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 年)春,宋哲宗即位,其祖母宣仁太后执政,起用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等人,废除神宗与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贬黜熙宁、元丰时用事诸臣;学校停止使用王安石的三经新义教材,
9、篡改熙宁、元丰时的史官记录,重新编纂神宗实录。因这一事件发生在元祐年间,故史称“元祐更化” 。【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5 【正确答案】 宋哲宗恢复王安石部分新法的事件。亦称绍圣绍述。北宋元祐八年(1093 年) 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次年改年号为绍圣,表示“绍述”( 继承) 神宗的新法。起用变法派章悖、曾布为相,贬斥旧党吕大防、刘挚等,追夺司马光、吕公著赠谥,恢复青苗、免役等法。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6 【正确答案】 辽代的中央官制。辽建国后,按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治理汉人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南面,故称南面官,其设置按照
10、唐制,设三省六部,官吏亦多用汉人。治理契丹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北面,故称北面官,官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地位较南面官高,管理宫账、部族、属国之事。南北面官制有利于皇帝集权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7 【正确答案】 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一。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8 【正确答案】 辽代的政治制度之一
11、。辽建国后,皇帝按春夏秋冬四季外出游猎,朝中官员随行,并于游猎地区设置行帐,名为“捺钵” 。捺钵初无定制,至圣宗朝,始有固定地点,并趋制度化。其中夏捺钵在永安山或炭山,与南北面诸大臣会议国事;冬捺钵在永州东南,与南北面大臣议国事及接受外使朝贺。捺钵成为辽帝定期会见南北面大臣、决定军国大事的政治中心。【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史9 【正确答案】 金朝前期实行的中央政治制度。金建国后,废除了部落联盟时代的氏族议事会制度,改行勃极烈制。以皇帝为首,组织最高决策机构,掌握军国大权。这种制度仍具有氏族议事会的某些特点。金太宗时,开始在汉族地区实行汉官制。到金熙宗时,正式废除此制,采用唐宋官制。【知识模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古代史 历年 汇编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