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0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0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07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07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了让其仇人卢某死亡,便到庙里祈祷让神杀死卢某,因被人发现而被抓获,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乙为了杀死周某,买了砒霜放到周某的水杯里,因砒霜失效,周某没有中毒。由于砒霜失效不可能致使周某死亡,故乙不构成犯罪(C)丙认为其妻子被魔鬼附体,只有用火烧,魔鬼才能逃离,为了拯救其妻子,便在其妻子身上浇上汽油,结果将其妻子烧死。由于丙存在迷信思想,属于迷信犯,不
2、构成犯罪(D)丁误把一个男子当作女子实施强奸,丁构成强奸罪未遂2 甲伪造社会保障卡用于骗取社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达 3 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 。(A)伪造身份证件罪(B)保险诈骗罪(C)招摇撞骗罪(D)诈骗罪3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必须是(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B)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C)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D)犯罪地国家未对其处罚的4 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是( )。(A)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
3、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C)犯罪未遂(D)盲人犯罪 5 关于单位犯罪的正确表述为( )。(A)单位犯罪就是共同犯罪(B)公有制单位和私有制单位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只有非法成立的单位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犯罪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国家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单独构成挪用公款罪的(B)非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条件,所以不可能和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C)由于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 14 周岁,不同于一般的犯罪,故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D)侵犯著作权罪要求犯罪主体主观上“以营利为目的”,这是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要求,故侵犯著作权罪的
4、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7 朱某伺机报复冯某。一天,朱某见冯某 10 岁的儿子在地里干活,便叫自己 12 岁的小儿子替父报仇,朱某儿子受怂恿挥锹砍断冯某儿子的大动脉血管致其流血过多而亡。对本案( ) 。(A)朱某的儿子才 12 岁不构成犯罪,朱某也不构成教唆犯罪(B)朱某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C)朱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间接实行犯,承担全部刑事责任(D)朱某与其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8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A)犯罪预备行为过程中(B)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C)犯罪预备行为和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D)犯罪过程中9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
5、的目的(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D)未完成罪仅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村长甲将收缴的计划生育罚款 1 万元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B)乙受黄某之托将价值 5 万元的手表送给朱某,乙在路上让他人捆绑自己,伪造了抢劫现场,将表占为己有。报案后,乙向警方说自己被抢。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C)丙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获利 20 元,丙构成非法经营罪(D)丁为了能够被破格提拔,买了一辆假冒某名牌的摩托车送给教育局局长印某。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11 下列哪些犯罪分子不成立特别累犯?( )(A
6、)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B)恐怖活动犯罪的犯罪分子(C)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D)毒品犯罪的犯罪分子12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假释的法定条件之一是( )。(A)实际执行 25 年(B)实际执行 20 年(C)实际执行 13 年(D)实际执行 10 年13 甲贪污公款 3 万元,后逃到外地,因害怕被从重处罚,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即向原居住地检察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随后甲被公安机关逮捕。甲属于( )。(A)自首并有立功表现(B)自首(C)坦白(D)非自首情况14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 )开始计算。(A)判决宣告之(B)判决确定之日(
7、C)实施犯罪之(D)拘留或逮捕之日15 甲为外交部官员,在履行公务出访其他国家时接受对方赠送的礼品,价值超过50 万元,甲将礼品占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B)受贿罪(C)贪污罪(D)职务侵占罪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6 下列选项中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构成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是( ) 。(A)甲利用网络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B)
8、乙帮助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赵某进行服务器托管的(C)丙帮助利用网络进行违法活动的钱某毁灭证据,致使证据灭失的(D)丁利用网络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17 下列犯罪属于结果犯的有( )。(A)故意杀人罪(B)盗窃罪(C)劫持航空器罪(D)分裂国家罪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满 14 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B)因不满 16 周岁不处罚的,都由政府收容教养(C)聋人、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等其精神恢复正常时再追究刑事责任19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有( )
9、。(A)人在睡梦中的举动(B)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C)人在身体受到强制下的行为(D)人在精神受到一定强制下的行为20 关于受贿罪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教育局局长甲收受学生家长 10 万元现金,允诺保证学生上重点高中,后因为有上级机关督察而没有办成。由于甲并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在退休前利用职务便利为蔡某谋取了不正当利益,蔡某要给 10 万元作为酬谢,乙担心被人检举,便约定退休后收受财物。乙仍然构成受贿罪(C)基层法院法官丙受被告人孙某家属之托,请中级法院承办法官李某对孙某减轻处罚,并无减轻情节的孙某因此被减轻处罚。事后,丙收受孙某家属
10、 10 万元现金。丙不具有制约李某的职权与地位,不成立受贿罪(D)检察院工作人员丁收受 10 万元贿赂后徇私舞弊,对应当追诉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应当按照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从一重罪论处21 下列关于处置与犯罪有关的财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甲贩卖毒品海洛因 100 克,对海洛因应当予以没收(B)乙诈骗银行贷款 10 万元,对诈骗所得的 10 万元应当返还银行(C)丙盗窃商店金首饰一个后丢失,应当对丙责令退赔(D)丁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侵入证券公司网络并修改信息从而增加自己账户的资金,对于丁的笔记本电脑应当予以没收22 下列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A
11、)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与滥用职权罪是法条竞合关系(B)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客观行为方式表现为不作为(C)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他人制售伪劣商品提供帮助的,应当按照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从重处罚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3 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界限。辨析题第 28 小题,8 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4 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25 根据刑罚的观念,对“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免除处罚” 进行辨析。法条分析题第 29 小题,
12、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刑法第 312 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试说明:(1)刑法 第 312 条的罪名是什么? 具体有什么样的特征?(2)本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含义是什么?(3)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时,是否要区分主犯、从犯?(
13、4)乙与丙合谋,由乙实施盗窃行为,丙进行销售,对于丙应当如何定罪处罚?(5)丁明知是走私的犯罪所得而将其转化为金融票据汇往国外,应当如何定罪处罚?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7 被告人,林某,男,35 岁,工人。2000 年 3 月,林某窜入某百货公司,窃得自行车两辆、收音机一台及烟、酒等物价值 3 000 余元。2000 年 4 月,林某被公安机关拘留。林某在被拘留期间,出于悔罪,除如实交代上述盗窃行为,还交代了其他的犯罪事实。首先,2000 年 2 月12 日在富裕小区的一家住户内盗窃:在该户的保险柜中看到白粉(海洛因)就顺手带上,回家一称竞有 10
14、0 克;拿走保险柜里的一张信用卡,并用这张信用卡支取了 5 000 元钱。其次,1999 年 7 月 10 日,林某邀约王某持一把匕首窜人被害人住宅内,因被害人反抗,林某使用匕首刺伤被害人并劫取一部手机,被害人后因抢救无效死亡。问:对以上案件事实应当如何处理?28 被告人,周某,女,46 岁,工人。2000 年 10 月,周某来到担任动迁员的董某办公室,询问其母亲住所地相关动迁事宜及在动迁过程中如何能多得到补偿。董某表示可以为周某办理假离婚,将周某及其女儿作为“ 引进入口”列入其母亲住所地动迁时应安置的人员范围内,从而多得到房屋拆迁安置款。数日后,周某将伪造的法院离婚调解书及复印件交给董某,并
15、要求董某在办理相关事宜时能够提供方便。后来周某利用该方法共骗取房屋拆迁安置款 87 000 元。事后,周某给董某 1 万元作为政策咨询费,董某收下。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论述题29 试述对刑法中事实认识错误的种类及评价。30 试述死刑适用应当注意的问题。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107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 A 项中,甲的祈祷行为是绝对不可能杀死卢某的,故甲属于迷信犯,不作为犯罪处理。应排除 A 项。在 B 项
16、中,用砒霜下毒的行为完全有可能致使周某死亡,只是由于乙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属于犯罪未遂。应排除 B项。在 C 项中,丙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故意杀人罪,行为人主观上的愚昧思想不能成为无罪的辩护理由。应排除 C 项。在 D 项中,丁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得逞,是犯罪未遂。应选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行为,以诈骗罪定罪处罚。本题表述中,甲伪造社会保障卡用于骗取社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达3 万余元,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和
17、诈骗罪的牵连,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可见,选 D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法在确定保护管辖原则时采用了重罪原则与双重犯罪原则。重罪原则表现为法定最低刑必须是 3 年以上有期徒刑。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是应当情节。排除 A 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不包括免
18、除处罚的情形。排除 B 项。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样不包括免除处罚的情形。排除 C 项。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排除 A 项。只有合法成立的单位才可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非法成立的单位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排除 C 项。单位犯罪与法人犯罪不同,单位犯罪的外延要大于法人犯罪的外延。排除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只要是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和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
19、的共同犯罪。应排除 B 项。特殊主体的外延应当小于一般主体的外延,而抢劫罪犯罪主体的外延大于一般主体,所以抢劫罪的犯罪主体不是特殊主体。应排除 C 项。侵犯著作权罪要求主观上 “以营利为目的”,是对犯罪的主观方面的要求,而不是对犯罪主体的要求,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应排除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然人之间要成立共同犯罪,要求自然人都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朱某的儿子不满 14 周岁,不可能构成犯罪。所以,朱某儿子的行为只是朱某行为的延伸,因此直接追究朱某的刑事责任即可,即将朱某视为故意伤害罪的间接正犯。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
20、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所以,在整个犯罪过程中,都可以成立犯罪中止。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所以对于过失行为而言,只有在造成了法定的损害结果时,才达到需要动用刑罚加以干涉的程度。排除 C 项。由于过失犯罪的成立必须要以客观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条件,因此不可能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同样,认定间接故意也必须要以客观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条件,因此,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也不可能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排除D 项。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
21、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不是出于主观意愿自动地放弃犯罪;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犯罪的实行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而不在于是否发生了实际的犯罪结果或者是否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故本题应选 A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 A 项中,根据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收缴计划生育罚款时,视为国家工作人员,村长甲将 1 万元罚款占为己有,其行为构成贪污罪。在 B 项中,乙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成立侵占罪。在 D 项中,丁的行为
22、符合行贿罪的构成要件,成立行贿罪;虽然丁的行为具有欺骗印某的性质,但是由于印某因欺骗而损失的利益不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所以不构成诈骗罪。刑法修正案(七)对非法经营罪作了修改,在原有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的基础上,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行为规定为非法经营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一,故选择 C 项。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刑法修正案 (七)规定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骗取财物,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要按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定罪处罚,而不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刑法修正案(八)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10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