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5376-16-2003 Iron ore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铁矿石镍定量法》.pdf
《CNS 5376-16-2003 Iron ore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铁矿石镍定量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S 5376-16-2003 Iron ore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铁矿石镍定量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鐵礦石鎳定量法 印行年月 94 年 10 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不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總號 類號 ICS 73.060.10 5376-16 M3014-16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行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2 年 11 月 27 日 年月日(共 10 頁) Iron ores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鐵礦石中鎳之定量方法。 2. 一般事項:定量方法共同之一般事項,依 CNS 5376鐵礦石分析法通則之規定。 3. 定量方法之區分:鎳定量方法,依下列方法中之一種。 (1) 二甲基乙二醛肟
2、(Dimethylglyoxime)吸收光度分析法:本方法適用於鎳含量0.01%(m/m)以上, 2%(m/m)以下之試樣,其定量方法依附錄 1 之規定。 (2) 鐵分離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本方法適用於鎳含量 0.001%(m/m)以上,0.10%(m/m)以下之試樣,其定量方法依附錄 2 之規定。 2 CNS 5376-16, M 3014-16 附錄 1 二甲基乙二醛肟吸收光度分析法 1. 方法概要:以氫氯酸及硝酸分解試樣,加過氯酸使發生白煙。溶解鹽類後過濾之。殘渣經氫氟酸處理使二氧化矽揮發後,以二硫酸鈉熔融併入濾液。以碘將此溶液中之鎳氧化,加氨水使成鹼性後,使與二甲基二乙醛肟反應,測定所
3、生成之鎳二甲基乙二醛肟錯合物吸光度。 2. 試藥 (1) 氫氯酸 (2) 氫氯酸 (1+23, 2+100) (3) 硝酸 (4) 過氯酸 (5) 氫氟酸 (6) 硫酸 (1+1) (7) 氨水 (8) 氨水 (1+50) (9) 氧化鐵 ( ):係儘可能高純度之氧化鐵 ( ),不含鎳或鎳含量儘可能低且已知者。 (10) 溴水 (飽和,約 35g/L) (11) 碘溶液:加碘化鉀 30g 於碘 3.6g,加水約 100mL 使完全溶解後,以水使液量為 1000mL。將此溶液裝入褐色瓶儲存。 (12) 氯化鈉 (13) 二硫酸鈉 (14) 氯化銨溶液 (200g/L) (15) 檸檬酸溶液 (5
4、00g/L) (16) 二甲基乙二醛肟溶液:溶解二甲基乙二醛肟 10g 於氫氧化鈉溶液(10g/L)1000mL。 (17) 二甲基乙二醛肟乙醇溶液:溶解二甲基乙二醛肟 1g 於乙醇 (95%)100mL,若有不溶解物,則過濾之。 (18) 氯仿 (19) 鎳標準溶液 A(500 g Ni/mL):秤取鎳 99.9%(m/m)以上 0.500g,移入燒杯(500mL),加硝酸 (1+1)約 20mL 並加熱分解後,加過氯酸約 10mL 加熱蒸發使發生白煙,放冷後,加水溶解鹽類。冷卻至常溫後,使用水將溶液洗移至 1000mL之量瓶,加水至標線,作為鎳標準溶液 A。 (20) 鎳標準溶液 B(50
5、 g Ni/mL):將鎳標準溶液 A 之必要量以水正 確稀釋成 10 倍,作為鎳標準溶液 B。 3. 試樣秤取量:試樣秤取量為 0.5g。惟含有干擾元素且適用第 4.2 節之操作時,秤取所含鎳量為未滿 0.4mg 之試樣質量。 3 CNS 5376-16, M 3014-16 4. 操作 4.1 試樣溶液之調製 (1) 秤取試樣移入燒杯 (300mL)。 (2) 覆蓋錶玻璃,加氫氯酸 20mL,首先將燒杯置於加熱板週邊之低溫部分 (60 100 )並保持約 1 小時後,移至高溫部分加熱至即將沸騰之狀態並保持此狀態約 10 分鐘,以分解之。然後加硝酸 5mL 及過氯酸 20mL,繼續加熱蒸發。燒
6、杯內部開始發生過氯酸之白煙 (1),而且內部變成透明,再以過氯酸蒸氣沿燒杯內部逆流之狀態加熱約 10 分鐘後放冷。加溫水約 50mL 搖動混合,以溶解可溶性鹽類,使用濾紙 (種 F 級 )過濾不溶性殘渣,以加熱至約 40 60之溫氫氯酸 (2+100)洗滌至濾紙上看不出有氯化鐵 ( )之黃色,再以溫水洗滌數次。將濾液及洗液收集於燒杯 (300mL)作為主液保存。 (3) 將不溶解殘渣 (2)連濾紙一起移入鉑坩堝 (30 號 ),乾燥後灼熱灰化之。放冷後,以少量硫酸 (1+1)潤濕灼熱殘渣,加氫氟酸 5mL 和緩地加熱,使二氧化矽及硫酸揮發。放冷後,加二硫酸鈉約 3g,加蓋後;首先緩慢加熱,逐漸
7、提高溫度至暗紅熱狀,以熔融殘渣。放冷後,將鉑坩堝移入第 4.1(2)節所保存內有主液之燒杯中,和緩地加熱溶解熔融生成物,以水將鉑坩堝洗滌後取出。 註 (1) 鉻含量為 2%(m/m)以上時,若溶液變成紅色,則將氯化鈉 0.1g 逐次少量添加,使大部分之鉻成為二氯化二氧化鉻而揮發。 (2) 若預先知道不溶解殘渣少且不含鎳時,亦可省略處理殘渣之操作而將不溶解殘渣捨棄 4.2 干擾元素之去除 (3) :試樣中含有錳 1%(m/m)以上,銅 1%(m/m)以上或鈷0.3%(m/m)以上時,將第 4.1 節所得之試樣溶液蒸發濃縮至液量為約 40mL,冷卻後使用水洗移至分液漏斗 (100mL)。加檸檬酸溶
8、液 2mL,以石蕊試紙為指示劑,加氨水中和,再加其 1mL 使成鹼性,置於流動水中冷卻,加二甲基乙二醛肟乙醇溶液第 2.(17)節 2mL 及氯仿 5mL,搖動混合約 30 秒鐘。靜置片刻使分離為兩層後,將下層之氯仿相移入另一個分液漏斗 (100mL),保存之。加氯仿 3mL 於水相並同樣操作,將氯仿相併入先前保存之氯仿溶液中。將此操作反覆實施 2 次後,捨棄水相。加氫氯酸 (1+23)10mL 於氯仿溶液並搖動混合約 30秒鐘 (4) 。靜置片刻使分離為兩相後,將下層之氯仿相移入另一個分液漏斗(100mL),再加氫氯酸 (1+23)5mL 同樣操作,靜置後取出氯仿相並予以捨棄。將前後兩次萃取
9、所得之氫氯酸溶液合併,使用水洗移至 100mL 之量瓶。 註 (3) 試樣中所含之錳未滿 1%(m/m),銅未滿 1%(m/m)或鈷未滿 0.3(m/m)時,直接進行第 4.3 節之顯色操作。 (4) 干擾元素多,以致萃取時水相混濁時,加氨水 (1+50)10 20mL 於合併萃取所得之全部氯仿相的分液漏斗 (100mL),搖動混合約 30 秒鐘。靜置後將氯仿相移至另一個分液漏斗 (100mL),加氫氯酸 (1+23)10mL 並搖動混合約30 秒鐘。 4 CNS 5376-16, M 3014-16 4.3 顯色:依下列步驟中之一種 (1) 鎳含量為未滿 0.1%(m/m)且不實施干擾元素去
10、除操作時:將第 4.1 節所得之試樣溶液冷卻後,移入 250mL 之量瓶,加碘溶液第 2.(11)節 10mL 與氨水 35mL 並充分搖動混合,置於流動水中冷卻至常溫後,加二甲基乙二醛肟溶液第 2.(16)節 3mL 並搖動混合,加水至標線。 (2) 鎳含量為 0.1%(m/m)以上且不實施干擾元素去除操作時:將第 4.1 節所得之試樣溶液冷卻至常溫後,移入 250mL 之量瓶,加水至標線。依附錄 1 表 1之規定,對應鎳含量分取其一定量,移入 100mL 之量瓶,加水使成約 50mL(分取 50mL 時不必加水 )。然後,加碘溶液第 2.(11)節 10mL 及氨水 35mL並充分搖動混合
11、。置於流動水中冷卻至常溫後,加二甲基乙二醛肟溶液第2.(16)節 3mL 並搖動混合,加水至標線。 附錄 1 表 1 分取量 鎳含量 %(m/m) 分取量 mL 0.1 以上,未滿 0.4 50 0.4 以上,未滿 1 20 1 以上, 2 以下 10 (3) 實施干擾元素去除操作時:加水於第 4.2 節所得之試樣溶液使液量為約80mL,加氯化銨溶液 10mL 及溴水 2mL,搖動混合後靜置約 1 分鐘以將鎳完全氧化。然後以氨水中和並多加氨水 1mL,置於流動水中冷卻至常溫;加二甲基乙二醛肟溶液第 2(16)節 2mL 並搖動混合,加水至標線。 4.4 吸光度之測定:使用乾濾紙 (種 E 級
12、)將第 4.3 節所得之顯色溶液過濾,以去除氫氧化鐵等沈澱物。捨棄最初之濾液,取後續之濾液一部分於光度計之吸收槽(10mm),以水為參比液,測定波長 440nm 附近之吸光度 (5)。 註 (5)顯色溶液若在常溫以下,應可安定 30 分鐘。 5. 空白試驗:秤取與試樣相同量之氧化鐵 ( )第 2(9)節,以替代試樣移入燒杯(300mL)。以下依第 4.1(2)節第 4.4 節之步驟,與試樣併行操作。 6. 檢量線之製作:依下列步驟中之一種。 (1) 鎳含量為未滿 0.1%(m/m)且不實施干擾元素去除操作時:準備 7 個燒杯(300mL),各秤取氧化鐵 ( )第 2.(9)節 0.5g 移入其
13、中。然後,分別正確加鎳標準溶液 B第 2.(20)節 0mL、 1mL、 2mL、 4mL、 6mL、 8mL 及 10mL,以下,依第 4.1(2) (3)節,第 4.3(1)節及第 4.4 節之步驟操作,製作所得吸光度與鎳量之關係線,將此關係線平行移動使通過原點後作為檢量線。 (2) 鎳含量為 0.1%(m/m)以上且不實施干擾元素去除操作時:準備 7 個燒杯(300mL),各秤取氧化鐵 ( )第 2.(9)節 0.5g 移入其中。然後,分別正確加鎳5 CNS 5376-16, M 3014-16 標準溶液 A第 2.(19)節 0mL、 0.5mL、 1mL、 1.5mL、 2mL、 3
14、mL 及 4mL,以下,依第 4.1(2) (3)節,第 4.3(2)節及第 4.4 節之步驟與試樣並行操作,製作所得吸光度與鎳量之關係線,將此關係線平行移動使通過原點後作為檢量線。 (3) 實施干擾元素去除操作時:準備 7 個燒杯 (300mL),各秤取與所秤取試樣相同量之氧化鐵 ( )第 2.(9)節,移入其中。然後正確加鎳標準溶液 B第 2.(20)節 0mL、 1mL、 2mL、 4mL、 6mL、 8mL 及 10mL,以下依第 4.1(2) (3)節,第 4.2 節,第 4.3(3)節及第 4.4 節之步驟與試樣並行操作,製作所得吸光度與鎳量之關係線,將此關係線平行移動使通過原點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S5376162003IRONORES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NICKELCONTENT 铁矿石 定量 PDF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3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