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的是( )。(A)遥感法(B)专业判断法(C)数学模型法(D)类比调查法2 下列选项中关于环境影响预测的阶段与时段不正确的是( )。(A)预测工作一般也要与三阶段两时段相对应(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一般分两个时段,即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和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D)对于大中型项目的事故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可不列入环境影响预测内容3 下列选项,清洁生产评价
2、指标中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所包括的是( )。(A)能耗指标、物耗指标和废物回收利用指标(B)物耗指标、能耗指标和新水用量指标(C)单位产品的物耗和能耗(D)单位产品的物耗和能耗指标以及单位产品的新水用量指标4 一家工业企业年耗新水量为 300 万吨,重复利用水量为 150 万吨,其中工艺水回用量 80 万吨,冷却水循环量为 20 万吨,污水回量 80 万吨;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新水量 45 万吨,工艺水去用水量 120 万吨。则该企业的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率为( )。(A)13.3%.(B) 6.7%.(C) 31.3%.(D)30.8%.5 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现场监测,利用面
3、源扩散模式反推确定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 )。(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反推法(D)现场实测法6 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以及由此而影响了( )状况。(A)生态系统(B)生态景观(C)自然平衡(D)自然资源7 工程分析是使用的资料复用法,只能在评价等级为( )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A)一级(B)较高(C)较低(D)以上都可以8 下列公式哪个是用来计算两相流泄漏速度的?( )(A)(B)(C)(D)9 有关风险识别,正确的选项是( )。(A)识别突发性事故产生的危害(B)识别引起建设项目突发性事故的因素(C)识别可能
4、引发重大后果的影响因子(D)在识别各种环境影响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辨别风险影响因子10 关于划分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轻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暂时性破坏或受干扰,环境的破坏或干扰能较快地自动恢复或再生,或者其替代与重建比较容易实现(B)中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损害和破坏,其替代或恢复是可能的,但相当困难且可能要付出较高的代价,并需比较长的时间(C)非常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无法替代、恢复和重建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永久的、不可逆的(D)极端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严重而长期的损害或损失,其代替、恢复和重建非常困难和昂贵,并需很长
5、的时间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将环境影响划分为( )。(A)重大影响、轻度影响、影响很小三类(B)重大影响、轻度影响、轻微影响三类(C)重大影响、中度影响、影响很小三类(D)重大影响、中度影响、轻微很小三类12 一级废水处理的任务主要是( )。(A)去除悬浮物和营养物(B)去除废水中悬浮状态的固体、呈分层或乳化状态的油类污染物(C)去除溶解性 BOD,并部分去除悬浮固体物质(D)去除重金属13 国家禁止在坡度( )以上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A)10以上(B) 15以上(C) 20以上(D)25以上14 一般三级处理能够去除含氮物质的( )。(A)90%.(B) 95%.(C) 98%
6、.(D)99%.15 下列几种厌氧消化工艺中,工艺上与好氧的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相类似的是( )。(A)厌氧接触法(B)厌氧流化床法(C)普通厌氧消化法(D)上流式厌氧污泥法。16 一般消声器可以实现( )的噪声量,若减少通风量还可能提高设计的消声效果。(A)512dB(B) 1025dB(C) 5070dB(D)70100dB17 下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错误的是( )。(A)卫生填埋及安全填埋,是把废物放置或储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B)焚烧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分解反应,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中被氧化、分解(C)热解技术是在氧分
7、压较低的条件下,利用热能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裂解为分子量相对较小的易于处理的化合物或燃料气体、油和炭黑等物质(D)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的水分、通气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身繁殖,从而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18 下列关于费用效益分析的内容、具体步骤等方面的叙述,表述不正确的有( )。(A)费用分析中所使用的价格是反映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均衡价格(B)费用效益分析中,补贴和税收被列入企业的收支项目中(C)费用效益分析的第一步是基于财务分析中的现金流量表(财务现金流量表),编制用于费用效益分析的现金流量表(经济现金流量表)(D)费用效益分析的第
8、二步是计算项目的可行性指标19 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工农业等生产力的损失,此方法称( )。(A)人力资本法(B)旅行费用法(C)生产力损失法(D)医疗费用法20 当经济净现值( )时,表示该项目的建设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即项目是可行的。(A)小于 l(B)大于 1(C)小于零(D)大于零21 根据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或净现值反推,估算出项目的环境成本不超过多少时,该项目才是可行的,此评估方法称( )。(A)反向评估法(B)人力资本法(C)恢复或重置费用法(D)隐含价格法22 某地水土流失后的治理费用是 85 万元/km 2,那么,该地水土流失的环境影响的损失就是 85 万元/km 2,此
9、计算方法属( )。(A)机会成本法(B)隐含价格法(C)生产力损失法(D)恢复或重置费用法23 费用效益分析法中的经济净现值是反映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 ( )指标。(A)绝对量(B)相对量(C)社会(D)经济24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于污水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染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 )排放口考核。(A)单位(B)车间(C)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D)污水处理设施25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有明显生产周期的建设项目,废气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 ) 生产周期,每个周期性 35 次。(A)12 个(B) 2 个(C) 23 个(D)45 个26 建设
10、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废弃物无组织排放的监测频次一般不得于( ),每天( ),每次连续 1h 采样或在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样 4 个。(A)1d 2 次(B) 1d 3 次(C) 2d 3 次(D)2d 4 次2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高速公路噪声监测应选择车流量有代表的路段,在距高速公路路肩( ),高度大于 1.2m 范围内布设 24h 连续测点位。(A)50m(B) 60m(C) 70m(D)80m2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工作中环境护管理调查所包含内容的是( )。(A)事故风险的环境保护应急计划(B)环境保护审批手续及环境保护档案资料(C)环境
11、保护设施运行效果测试和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D)排污口规范化,污染源在线监测仪的安装、测试情况检查29 在森林开采过程中,环境危害方面的调查因子应选择( )。(A)“三废”排放(B)局地气候变化(C)土地资源退化(D)交通噪声污染3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监测数据应经( )审核。(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1 风频表征( ) 受污染的概率。(A)上风向(B)下风向(C)主导风向(D)次主导风向32 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是( )。(A)温度层结合湍流(B)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C)风和湍流(D)风和大气稳定度33 用 Pasquill 法判断大气稳定度时,使用的
12、“地面风速” 是指( )。(A)距地面 5m 高度处 10min 平均风速(B)距地面 5m 高度处 30min 平均风速(C)距地面 10m 高度处 10min 平均风速(D)距地面 10m 高度处 30min 平均风速34 温廓线是反映( )。(A)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水平扩散的能力(B)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水平扩散的能力(C)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D)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湍流扩散的能力35 某地监测 PM10。的浓度是 0.45mg/m3,质量标准是 0.15mg/m3,则超标倍数是( )。(A)1 倍(B) 2 倍(C) 3 倍(D)4 倍36 陆架浅水区
13、是指位于大陆架上水深( )以下,海底坡度不大的沿岸海域,是大洋与大陆之间的连接部。(A)50m(B) 100m(C) 150m(D)200m37 气温为 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 4.5mg/L,已知该河段属于类水体,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根据 GB 38382002,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不小于 6mg/L)(A)0.75(B) 1.58(C) 2.66(D)3.2538 下列选项,不属于点源调查统计内容的是( )。(A)污染物因子的筛选(B)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C)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和海拔高度以及位置图(D)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
14、、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39 关于气象资料调查,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A)对于一、二级评价,如果气象台在评价区域内,可直接使用气象台的地面资料(B)对于一、二级评价,可直接取用距离建设项目最近的气象台资料(C)对于三级评价,可直接取用距离建设项目最近的气象台资料(D)对于三级评价,如果气象台不在评价区域内,不能使用气象台的资料40 超标倍数的统计计算公式是( )。(A)(B)(C)(D)41 调查点污染源排放特点时,不需要了解的是( )。(A)排水总量(B)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C)排放形式,分散排放还是集中排放(D)排放口的平面位置图(附近污染平面位置图)及排放方向42 关于河流水质采样,
15、下列选项不属于垂线上取样点原则的是( )。(A)评价三级小河时,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B)水深 15m,只在水面下 0.5m 处取一个样(C)水深不足 1m 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 0.5m(D)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 5m,在水面下 0.5m 处及距河底 0.5m 处,各取样一个43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用于评价航空噪声,其计算公式为( )。(A)(B)(C)(D)44 生态系统质量的计算式是( )。(A)(B)(C)(D)45 扩展的生态价值评价法中计算各个栖息地的保护价值的公式是( )。(A)(B)(C)(D)46 小风、静风扩散模式的公式是( )。(A)(B)
16、(C)(D)47 某工厂位于平原地区,烟囱的有效源高为 80m, NO2 排放量为 90kg/h,烟气脱氮效率为 75%,在其 SW 方向 1200m 处有一风景名胜区。中性条件下,当吹 NE风时,烟囱出口处风速为 6.0m/s,距源 1200m 处 0.5h 取样时间 y=140,z=85。某工厂排放 NO2 在风景名胜区的浓度贡献值是( )mg/m 3。(A)0.054 (B) 0.018(C) 0.039(D)0.11748 河流耗氧系数 K2 的单独估算方法常用( )。(A)公式计算和经验估值(B)室内模拟实验测定(C)现场实测(D)水质数学模型测定49 按照水力侵蚀的强度分级,强度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