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建筑施工技术练习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工程类试卷]建筑施工技术练习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建筑施工技术练习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建筑施工技术练习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1 构件的吊装工艺包括( )。(A)构件的检查、构件的弹性(B)钢柱基础的准备和吊装稳定性的验算(C)钢柱吊装:包括钢柱的吊装、校正和固定(D)钢吊车梁的吊装:包括钢吊车梁的吊升、钢吊车梁的校正与固定(E)钢屋架的吊装与校正2 吊装工程质量通病包括( )。(A)钢柱位移(B)钢柱垂直偏差过大(C)钢柱失稳(D)螺栓位移与安装孔位移(E)夹渣、未焊透、咬肉;紧固扭矩不够3 有关钢结构构件的安装正
2、确的是( )。(A)起吊前应进行稳定性验算(B)钢柱一旦安装就位后就不再调整(C)屋面檩条等构件安装应在主体结构调整定位后再进行(D)吊车轨道的安装应在吊车梁安装符合规定后进行(E)钢结构构件的安装应满足安全要求4 下面有关沥青防水卷材正确的认识是( )。(A)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逆流水方向搭接(B)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最大频率风向搭接(C)当屋面的坡度大于 25%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固定措施(D)应先铺设屋面的防水层再做泛水(E)当铺贴连续多跨的屋面卷材时,应按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的次序5 对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其施工方法有热熔法、冷粘法和自粘法三
3、种(B)冷粘法(冷施工)是采用胶粘剂或冷玛缔脂进行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的粘结,而不需要加热施工的方法(C)自粘法是采用带有自粘胶的防水卷材,不用热施工,也不需涂刷胶结材料而进行的施工方法(D)热熔法因其施工造价高,现在很少应用(E)采用条贴法施工,每幅卷材两边的粘贴宽度不应小于 100mm6 屋面涂膜防水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有( )。(A)屋面坡度小于 15%时可垂直屋脊铺设,大于 15%时应平行屋脊铺设(B)胎体的搭接宽度,长边不得小于 50mm;短边不得小于 70mm(C)涂膜防水屋面有时可以不做保护层(D)防水涂膜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气温低于 5或高于 35时不宜施工(E)防水涂膜施工应
4、分层分遍涂布7 下面有关刚性防水屋面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刚性防水屋面的结构层宜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当采用预制混凝土屋面板时,应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B)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以及与突出屋面结构的支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C)防水层的细石混凝土中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30 级,并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D)刚性防水屋面的坡度宜为 2%3%,并应采用结构找坡(E)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外应断开,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 10mm8 下面有关地下工程卷材防水施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工程的卷材防水层应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或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B
5、)防水层施工时,应按施工要求和土质情况降低基坑的地下水位,一般应将水位降低至防水层底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少 100mm,并保持此水位直到保护结构完成为止(C)外防水法分为“外防外贴法”和“ 外防内贴法”(D)基坑周围的地面水应加以排除和控制,使其不流入基坑,同时要准备好排水措施,以防基坑中雨水积聚(E)一般情况下大多采用的防水施工方法是“外防内贴法”9 防水层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的做法应符合以下规定( )。(A)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0mm(B)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0mm,也不应大于100mm(C)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保护
6、或铺抹 20mm 厚 1:3 水泥砂浆(D)在做保护层时,为了不使防水层破坏,可用胶粘剂点粘固定一层石油沥青低胎油毡隔离层(E)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保护或铺抹 50mm 厚 1:3 水泥砂浆10 地下工程涂膜防水层施工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涂膜防水层的基层必须清洁、无浮浆、不渗水(B)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要随抹随压光,不得有空鼓、起砂、掉灰等缺陷(C)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可用 2m 长靠尺检查,要求靠尺与基层间的空隙不小于5mm(D)对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铁锈等,应在涂布防水层之前彻底清除(E)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可用 2m 长靠尺检查,要求靠尺与基层间的空隙不大于5mm11 下列对于防水
7、混凝土结构的规定正确的是( )。(A)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B)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并不得贯通(C)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不应小于 50mm(D)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不应小于 100mm(E)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50mm,并不得贯通12 下列对于施工缝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拱墙结合的水平缝施工缝,宜留在起拱线以上 150300mm 处(B)顶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C)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 300mm(D)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必须加强防水措施(E)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13 有关
8、水泥砂浆地面面层的施工要点包括( )。(A)对铺设水泥砂浆面层下基层的要求和处理,应使基层表面密实、平整,不允许有凸凹不平、积水和起砂现象(B)水泥砂浆宜采用机械搅拌,按配合比投料,计量要正确,严格控制加水量(C)水泥砂浆铺设前,在基层表面涂刷一层水泥浆作粘结层,其水灰比为0.30.4,涂刷要均匀(D)当水泥砂浆面层抹压时,其干湿度不适宜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水泥砂浆强度降低(E)水泥砂浆面层如遇管线等出现局部面层厚度减薄处在 10mm 以下时,必须采取防止开裂措施14 对于水泥混凝土地面面层的施工要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面层下基层的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4MPa 以上时,方可进行面
9、层混凝土拌和料的铺设(B)对铺设水泥混凝土面层下基层的要求和处理,应使基层表面坚固密定、平整、洁净(C)混凝土铺设前应按标准水平线用木板隔成按需要的区段,以控制面层厚度(D)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不宜大于 30mm(E)水泥混凝土面层应连续浇筑,不宜留置施工缝15 下面有关大理石、花岗石的施工要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理石和花岗石板材在铺砌前,应做好切割和磨平的处理,并先对色、拼花并编号(B)放线后,应先铺若干条干线作为基准,起标筋作用(C)因为最终要用水泥砂浆灌缝,所以对于大理石的缝隙宽度没有具体规定,只要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外表观即可(D)面层铺砌后,其表面应进行养护并加以保护(E)面层
10、铺砌后 34d 内进行灌浆擦缝16 下面有关木地板地面面层的施工要点,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A)毛地板铺设时,应与搁栅成 30或 60斜向钉牢,并使其髓心向上,板间的缝隙不大于 3mm(B)毛地板与墙之间应留 1020mm 的缝隙(C)毛地板铺钉完后,应将表面刨平,经检查合格方可铺钉面层板(D)踢脚板一般规格为 150mm2025mm,背面开槽,踢脚板背面应作防潮处理(E)控制木材含水率是确保木板面层施工质量的一个关键性技术措施17 下列对于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要求与方法叙述正确的是哪几项( )。(A)在浇筑混凝土面层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B)混凝土振捣时,靠近边角等处先用平板式振捣器纵
11、横交错全面振捣,再用插入式振捣器顺序振捣(C)混凝土振捣时,应先用平板式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密实,再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边角处(D)混凝土振捣时,在靠近边角等处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序振捣,再用平板式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密实(E)混凝土的摊铺和振捣混凝土运到现场后,可由摊铺机或用铁锹等摊铺均匀18 下列有关接缝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向施工缝设置拉杆时,模板应预先根据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打眼(B)纵缝做成企口缝时,常采用凸形模板,先浇筑混凝土板凹的一边(C)浇筑邻板时,对已浇混凝土板的缝壁应涂刷沥青,缝的上部应做成规定深度的缝槽(D)胀缝的缝壁必须做成水平的(E)缝隙下部需设置接缝板19
12、 以下对预应力混凝土的种类和施工技术的要点叙述正确的是哪几项( )。(A)按施加预应力的方式,分为机械张拉和电热张拉两类。机械张拉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B)后张法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采用台座法或机组流水法(C)先张法施工适于在构件厂生产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D)在后张法施工中,预应力筋承受的张拉力通过锚具传递给混凝土构件,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E)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筋分为有粘结和无粘结两种20 下列有关后张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张法施工需要固定的台座设备(B)后张法施工工序较多,工艺复杂,锚具作为预应力筋的组成部分,将永远留在构件上(C)预应力筋承受的张拉力通过锚具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试卷 建筑 施工 技术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