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课件.pdf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课件.pdf(17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企业构建 安全风险 分级管 控和 隐患排查 治理双重 预防机制事故回顾天津港“ 812” 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5年 8月 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仓库发生爆炸: 173人死亡,千余人受伤,核定直接经济损失 68.66亿元人民币,其他损失尚需最终核定。事故回顾天津港“ 812” 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5年 8月 31日 23时 18分,山东滨源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源公司”)新建年产 2万吨改性型胶粘新材料联产项目二胺车间混二硝基苯装置在投料试车过程中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 13人死亡, 2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4326万元。 (共计 32人受到
2、问责 )东营市山东滨源化学有限公司“ 831” 重大爆炸事故事故回顾滨州市山东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 1129” 重大煤气中毒事故2015 年 11 月 29 日 17 时 40 分许,位于滨州市邹平县的山东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凯公司)发生重大煤气中毒事故,造成 10 人死亡, 7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990.7 万元。 (共计 27人受到问责 )安委办 2016 3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二、 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一)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二)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 事故隐
3、患等级。(三)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四)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文件要求安委办 2016 11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二、着力构建企业 双重预防机制(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三)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四)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五)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017年 6月 5日山东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装卸区一液化气罐车在装卸作业时发生爆炸,引发着火。 5日 1时左右,有 3辆外省液化石油车进入厂区后, 1名驾驶人员违章操作引发火灾,致使厂区内 6个 1000立方米的液化气罐燃烧了 4个。
4、事故 造成 10人 遇难, 9人受伤。事故盘点2017年 5月 19日潍坊寿光市新丰淀粉有限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1人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6人轻伤。事故盘点双重预防机制落实主体责任1、法律法规2、标准规程安全文化危机四伏高度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 实施方案辨识危险源确定隐患排查内容清单编制隐患排查表排查风险点 (一点一表、一企一册)风险评价 风控措施按区域按职能按层级双重 预防 机制基础工作流程汇报提纲01020304 隐患排查治理概念风险 辨识05风险 分级管 控双重预防 机制建设流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概念0101 概念 危险源 ( hazar
5、d)可能 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引自: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28001 2011) 1.1术语和定义1.1.1 危险源01 概念( 1)危险源的构成根源 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状态 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二部分 。行为 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 从业人员 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作业行为 。01 概念( 2)危险源的分类 按照标准分第一种 分类: 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 第一类危险源 ”(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 第二类危险源 ”(非客体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或泄
6、漏的因素)两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和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01 概念在生产现场,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以及载有有害物质的载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内因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与有害物质数量的多少、能量强度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有害物质或能量越多,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越严重,相反,当其处于低能量状态时比较安全。01 概念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如变电所、锅炉、电炉、转炉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如 起重提升机械,登高作业等。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
7、、场所;如 液氧储罐、 LNG储罐等。有害物质和能量载体;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吊起的重物、带电的导体等01 概念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一旦失控可能发生巨大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如 压力容器设备、易产生静电积聚的场所等。危险物质;如 可燃气体、液体、忌水性物质(高温物料)、混合性危险物质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向人体意外释放的物体。如 锐利的毛刺、棱角等,人体行动中与之碰擦人体的 动能意外释放,将使人体受到伤害。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如 燃料罐区、制氧车间等 。01 概念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重 预防 机制 建设 培训 课件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