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重点内容复习总结.ppt
《自动控制原理重点内容复习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重点内容复习总结.ppt(5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复习(学习)注意事项,抓重点,善于总结重点 知识分层次 必须掌握的(重点) 必须理解的 需要了解的 求甚解(基本概念) 理解的才能记住,不能只停留在浅层记忆中 稳定性问题 系统稳定性如何定义的? 决定系统稳定性的根本? 是极点,与零点无关,为什么?,会综合、全面理解每个知识点稳态误差:增加积分器提高系统的“型”和稳态精度根轨迹:增加积分器,把根轨迹向右拉,降低稳定性积分器性质的两个方面:增加稳态精度 降低稳定性 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增加积分器,能提高稳态精度解题(工作)不能只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首先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然后再求稳态精度相似问题是应用终值定理,终值定理,必须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应用
2、!,控制原理复习总结,内容:,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2、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1)微分方程 基础(2)传递函数(3)方块图和信号流图,3、控制系统的三大分析方法(1)时域分析方法(2)根轨迹分析方法(3)频率特性分析方法,反拉氏变换,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系统,微分方程(组),系统时间响应y(t),传递函数,方块图,信号流图,拉氏变换,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利用物理、化学定律建立机理模型实验方法获取数学模型(典型信号的输出响应)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g(t) 系统传递函数系统的频率特性 系统传递函数,二阶系统(欠阻尼): 测试单位阶跃响应的指标,分析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求解系统的闭环特征方
3、程 系统闭环特征方程劳斯稳定判据 系统闭环特征方程根轨迹分析方法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开环零极点)奈魁斯特稳定判据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稳定裕度分析法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第一章 概论,基本概念: 1、控制系统的组成 2、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及反馈控制 3、定值控制与随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1、系统分析: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2、系统设计:根据要求的性能指标设计控制系统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 准确性:稳态误差小快速性:动态响应快,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定值控制系统:输入是扰动f。 随动控制系统:输入是给定r。,区别在于给定值的形式。 e = x-z,第二章 控制
4、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描述系统动态模型的几种形式及相互转换(1)微分方程(2)传递函数(3)方块图和信号流图3、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及简单对象的数学模型,* 为重点,一、基本概念,4、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的两种方法:,1、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各变量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2、动态过程与静态过程:,(1)动态响应( 动态特性) 从初始状态终止状态 (2)静态响应( 静态特性) t , y()=2%。=5%(ts),线性系统的方程是输入和输出量x、y及它们各阶导数的线性形式。,3、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根据描述系统方程的形式划分的。,线性系统的性质:,可叠加性和均匀性(齐次性)。
5、 本学期研究的主要是线性定常系统。,(1)机理分析法:(2)实验辨识法:,二、传递函数,初始条件为零 的线性定常系统: 输出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定义:,基本性质:,微分定理(初始条件为零),,积分定理(初始条件为零),,位移(滞后)定理,终值定理,初值定理,零点与极点:,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1)比例环节:,(2)一阶惯性(滞后)环节:,(3)一阶超前-滞后环节:,(4)二阶环节:,(5)积分环节:,(6)PID环节:,(7)纯滞后环节:,(8)带有纯滞后的一阶环节:,三、方块图,应用函数方块描述信号在控制系统中传输过程的图解表示法。,注意:画图的规范性:方块传递函数变
6、量(拉氏变换式)有向线段(箭头)符号,方块图:,基本连接形式:,1、串联:,2、并联:,串联环节总的传递函数等于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并联环节总的传递函数等于各环节传递函数之和。,3、反馈,G(s):前向通道传递函数,H(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G(s)H(s):开环传递函数 1+ G(s)H(s)=0:闭环特征方程。单位反馈系统:,负反馈:,三、方块图,正反馈:,方块图的等效变换规则:,1、在无函数方块的支路上,相同性质的点可以交换,不同性质的点不可交换,三、方块图,注意:,(1)尽量利用相同性质的点可以交换这一点,避免不同性质的点交换。,(2)相加、分支点需要跨越方块时,需要做相应变换,
7、两者 交换规律找正好相反。,(3)交换后,利用串、并、反馈规律计算。,2、相加点后移,乘G;相加点前移加除G。 3、分支点后移,除G;分支点前移,乘G。,四、信号流图,信号流图是一种表示系统各参数关系的一种图解法,利用梅逊公式,很容易求出系统的等效传递函数。,梅逊公式,总增益:,例1 某系统如图所示,求当R, N同时作用时输出Y的表达式。,解(1)求Y/R,设N0。,(2)求Y/N,设R0。,例2 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组如下,已知初始条件全部为零。 画出系统的方块图,并求解Y(s)/R(s)。,求解 (1)方块图变换(2)方块图转为信号流图梅逊公式求解(3)利用梅逊公式对方块图求解,(1)方块图
8、化简,(2)转为信号流图梅逊公式求解,3条前向通路:,2条回路:,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主要内容:,1、一阶惯性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T、K的物理意义。2*、标准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n、d 的物理意义。 3、高阶闭环主导极点的概念4* 、控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过程的质量指标,ts,tp,n5 * 、劳斯稳定判据6 * 、控制系统稳态误差7、常规PID调节器的控制规律(调节器的形式和作用的定性分析),* 为重点,一、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单位阶跃响应:,1、t=T时,系统从0上升到稳态值的63.2% 2、在t0处曲线切线的斜率等于1/T 3、ts=4T,(=2%),ts=3T,(=5%
9、) 4、y()=K(对标准传递函数),1,0.632,63.2,斜率=1/T,y(t)=1-exp(-t/T),二、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n:无阻尼自然频率,:阻尼系数(阻尼比)。,三、以阶跃响应曲线形式表示的质量指标,1、动态指标,(1) 峰值时间tp:,过渡过程曲线达到第一峰值所需要的时间。,(2) 超调量,(3) 衰减比n:,(4) 调节时间ts:,2、静态指标 (注意一定要先判断系统是否稳定(先决条件),三、以阶跃响应曲线形式表示的质量指标,稳态误差或余差,(1) 利用终值定理,四、高阶系统的闭环主导极点,1、在S平面上,距离虚轴比较近,且周围没有其它的零极点。 2、与其它闭环极点距虚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重点 内容 复习 总结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