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ppt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ppt(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苏 东 民 博士 副教授、职业指导师、硕士生导师,1. 课程性质,主导者:教育部、省教育厅文件 对象:大中专学生 规格:必修课-通识课-校级平台课程 要求: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 关于课程名称问题,2. 教学目的,2.1 我们面对什么样的问题 2.1.1 主要矛盾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2. 教学目的,2.1.2 就业矛盾的三个特征,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同时并存 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 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 就业相互交织,特征之一: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每年城
2、镇需要安排就业2200万人,每年新增 就业岗位 800万个,年度供大 于求缺口 1400万人,特征之二: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 2200万人,每年新增 就业岗位 800万个,年度供大 于求缺口 1400万人,农村尚有1.5亿富余劳动力,1.5亿农村 富余劳动力,特征之三: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2. 教学目的,2.1.3 中国就业问题的焦点,过去几年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在亏损和停产企业 占90% 下岗三年 占51% 初中文化以下 占40% 男50岁,女40以上 占40%,2. 教学目的,2.
3、1.4 中国就业问题的热点从去年开始,焦点集中在毕业生就业上 2006年高校毕业生413万,第一次超过新增就业岗位数的一半,2. 教学目的,2.1.5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吗? 社会问题-数量压力-工作越来越难找 总量大,增幅高 2006年高校毕业生413万(增幅:22%) 研究生27万(35%);本科174万(16%);高职高专212万(26%),2. 教学目的,2.1.5 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吗? 社会问题-结构压力-找到合适工作难,地域结构行业结构 = 专业结构院校结构层次结构,2. 教学目的,2.1.5 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吗? 社会问题-沉积效应一年比一年难,复习考研者 边干边看
4、者 就业困难的大学生,2. 教学目的,2.1.5 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吗? 社会问题-政策环境各有其难,就业政策指向失衡地方保护主义指标限制户口限制创业身份不明晰,2. 教学目的,2.1.5 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吗? 学生问题 观念问题-盲目偏高收入高、地位高 目标问题-模糊不清-未来在哪里? 素质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技巧问题-沟通、面谈、面试、自荐 家庭问题-期望偏差,2. 教学目的,2.1.5 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吗? 学校问题 培养模式适应性问题 指导课程有效性问题 实践活动-导向性问题 就业市场保障性问题,2. 教学目的,2.1.6 怎样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5、 历史地看:比过去难了 比较地看:1)与国外比:情况大体相似2)在国内比:最有优势的群体 结论:就业对中国所有就业群体来讲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而大学生则是这些群体中最有竞争力、最有优势的群体,2. 教学目的,2.2.1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一) 就业指导教育 创业指导教育 就业咨询与服务,2. 教学目的,2.2.2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二)职业发展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培养求职就业指导职业生涯管理,2. 教学目的,2.3 职业发展教育的工作目标,帮助就业创业-找到工作、孵化企业 帮助就业创业稳定-持续工作、良性发展 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发展-特定的职业道路 帮助学生开发和拓展未来可持续职业
6、发展所 需要的认知能力-发展的潜力,2. 教学目的,2.4 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 2.4.1 解决价值观问题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了解就业创业形势,熟悉就业创业政策,提高就业创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2. 教学目的,2.4 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 2.4.2 解决主动性、积极性问题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 教学目的,2.4 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 2.4.3 解决适应性、实力性问题了解就业创业素质要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熟悉职业规范,提高职业素质,拓展综合素质,增强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 教学目
7、的,2.4 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 2.4.4 解决实用性、技巧性问题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2. 教学目的,2.4 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科学选择职业,有效获得职业,成功适应职业,努力艰苦创业。 为学生的科学、文化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动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南。,3. 教学方法,3.1 三个结合,必不可少 教学与训练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内与校外相结合,3. 教学方法,3.2 课堂教学要抓好 系统性讲授 专题性讲座,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 情境模拟 拓展训练 团体指导,实习演练 自我调查 文件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职业 发展 教育 课程体系 建设 思考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