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
《DB13 T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13方标Lr.J.刁16可B、户了DB 13/T 665-2005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2005-06-10发布2005-07-10实施河d匕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 665一2005前.,J-曰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衡水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本标准起草人:梁家林、鲍玉院、屈金亮、刘玉芬、宋洪普、刘连新、刘志群、任卫红、周景清、张永乐。DB13/T 665一2005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中松毛虫是指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nnis Tsai et Liu )、赤松毛虫
2、( Dendroli-musspectabilis Butler)。本标准规定了松毛虫的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松毛虫的预测预报技术及防治决策。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油松毛虫、赤松毛虫Dendrol imus tabulaefonnis Tsai etLiu 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Dendrolimus );主要危害油松、赤松,以幼虫食叶,且具暴食性,危害极大,是河北省内重要森林有害生物之一。2. 2虫情调查为了准确掌握监测对象在某一地区的发生范围和发生情况而展开的调查活
3、动。2. 3系统虫情调查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监测对象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信息而开展的系统调查活动。2. 4预测预报根据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合林木的物候、气象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害虫未来的发生趋势(发生量、发生期、危害程度等)作出预测并及时提供虫情报告。2. 5发生期预测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危害期;对具有迁飞、扩散习性的害虫,预测迁出或迁人本地的时间。为害虫防治时期的选择提供依据。2. 6发生t预测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或林间虫口密度,估计害虫种群未来的消长趋势。3虫情调查3. 1一般虫情调查在幼虫越冬后上树前进行。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每县(市、区)设50个以上调查监测点,设1
4、一2块标准地,按对角线机械抽取20株调查标准树。清点每株树下越冬幼虫存活数量。1DB13/T 665一20053.1.1虫情调查时间与次数调查时间为越冬前幼虫调查、越冬期幼虫调查、越冬后幼虫调查和卵期调查。调查次数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一般每年调查3次一5次为宜。3. 1. 2标准地和标准株的选择在松毛虫的常灾区和偶灾区,在踏查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以林班或小班为单位,每400亩一1 001)亩设一块标准地,标准地内最少要有100株以上的松树。在每块标准地中,采用对角线或平行线的方法,选取20株样株,进行每木调查。3. 1. 3越冬前或越冬后幼虫调查小树可直接清点树上的幼虫数;对较大的
5、树木,可采用抽查样枝,以样枝推算全树的幼虫数;采用振落法,在树下铺塑料布,振动树干,使幼虫落于塑料布上,数清塑料布上的幼虫数,或采用其它方法进行估算等。将调查结果记人松毛虫幼虫(卵)调查表(表A. 1)。3. 1. 4越冬幼虫调查每年幼虫越冬期间,在标准株树冠投影下,详细调查落叶层下越冬幼虫数量。油松、赤松大树还要调查树皮粗裂缝内的虫数。记人松毛虫幼虫(卵)调查表(表A. 1) o3. 1. 5卵期调查卵期调查产卵盛期后,在标准地内调查标准株上的卵块数。如卵已孵化,可根据初龄幼虫群集取食造成针叶枯黄的情况,数清树上的幼虫群记为卵块数。记人松毛虫幼虫(卵)调查表(表A. i),3.1.6资料的汇
6、总3.1.6.1发生面积的统计以轻度统计起点算起。3. 1. 6. 2发生等级发生等级划分见表Ao表A松毛虫发生等级划分林龄虫态轻中重10年生以下及强度修枝幼虫(头/株)1 56 - 2021以上卵(块/株)0. 02 -0. OS0.06-0.30. 4以上11年生以上幼虫(头/株)51516 4041以上卵(块/株)0. OS -0. 20. 3 -0. 70. 8以上3.1.6.3资料汇总虫情调查结束后,根据表1汇总,记人松毛虫幼虫(卵)调查汇总表(表A. 2 )。3. 2系统虫情调查3. 2. 1标准地在林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立3块一5块固定和临时标准地,每块标准地设立20株标准株
7、。如当年标准地无虫,可在附近或周围有虫林分另设临时性标准地进行观察。标准地建立后,摘除树上的旧茧,根据林地状况,填写松毛虫标准地因子调查表(表A. 3 )。3.2.2幼虫期调查3. 2. 2. 1上(下)树期调查越冬幼虫上、下树前,在固定标准地的标准株胸高处,间隔缠绕宽5厘米的塑料环(下树期用塑料碗)两圈,每天定时检查塑料环下(碗上)的幼虫数量,检查完后将环下(碗上)的幼虫放于环上(碗下),连续观察至无幼虫上、下树时止。将每天上、下树幼虫的数量记人松毛虫幼虫上(下)树期调查表(表A. 4 )。2DB13/T 665一20053. 2. 2. 2越冬前幼虫虫口密度的调查在幼虫下树前,调查标准株上
8、幼虫的数量,将结果记人松毛虫虫情调查表(表A. 5 ) o3.2.3蛹期调查3. 2. 3. 1化蛹进度调查从化蛹始见期开始,在临时性标准地的标准株上,每1天一3天调查一次,记载结茧数和幼虫数。每次观察虫数不少于50个,亦可配合采集老龄幼虫进行套笼化蛹观察,将调查结果记人(表A. 4 )。3.2.3.2蛹孟及存活率调查在松毛虫化蛹始盛、高峰、盛末期,分别在标准地附近的林内,随机采集100个一200个茧,解剖统计雌蛹数、寄生及其它死亡数,记人松毛虫蛹调查表(表A. 6 )。取50个一100个活雌蛹,分别称重后,将其编号放人养虫笼中,羽化后按1:1配人雄虫,待其产卵后,统计产卵量。填写松毛虫蛹重和
9、产卵量调查表(表A. 7 )。用直线回归法计算蛹重与产卵量的预测式。3. 2. 3. 3蛹密度调查在成虫羽化结束后,将标准株上和树冠投影下未羽化蛹的茧和已羽化的空茧采下,统计化蛹总数,羽化总数,将结果记人(表A. 5 )。3. 2. 4成虫期调查从化蛹始盛期开始,设置黑光灯诱集成虫。每年设灯的地点、高度、瓦数、开灯时间应一致,记载每天诱集的成虫数量,填人松毛虫成虫灯诱调查表(表A. 8 )。在观察蛹重及存活率的同时,可利用采集的蛹,分别装人养虫笼中,观察成虫羽化日期,记人(表A. 4 ) o3. 2. 5卵期调查从卵出现开始,每日调查标准株,发现卵块标记编号,记载每株卵块数,观察孵化日期,清点
10、已孵化卵壳确定初孵幼虫数,以及未孵化卵粒数。也可到第八、九天,将卵采下,仔细清查卵粒数,装人指形管或小纸口袋放回原处,等幼虫全部孵化后将指形管或小纸口袋取回,清点未孵化卵粒数,以总卵数减去未孵化卵数即为初孵幼虫数。将结果分别记人松毛虫虫情调查表(表A. 5 )和松毛虫卵调查表(表A. 9 )。亦可在产卵期后,在临时标准地采集一定数量的卵块,观察孵化卵粒数和未孵化卵粒数,将结果记人松毛虫卵调查表(表A. 9 )。3. 2. 6资料的汇总3. 2. 6.,发生期汇总根据表4、表8汇总,填写松毛虫发生期年终汇总表(表A. 10)。3. 2. 6. 2发生,汇总根据表4一表9汇总,填写松毛虫发生量年终
11、汇总表(表A. 11)。各虫期的死亡率,以上、下虫期对比方法进行计算。3.2.s.3汇总上报在各虫态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各虫态的观察结果。幼虫下树结束后,报告全年观察技术总结和汇总表。4预测预报4. 1发生期预报4.1.1预报次数和时间预报次数和时间在3月15日前发出越冬幼虫上树始期预报;在6月巧日前发出幼虫化蛹时间的预报;在9月15日前发出幼虫下树时间的预报。4. 1. 2各虫态发生日期预测公式各虫态发生日期预测公式如下:3DB13/T 665 -2005F=Hi+(+Sx)式中:F某虫态出现的日期;Hi起始虫态发生期实际出现的日期;Xi理论期距值;Sx-与理论期距值相对应的标准
12、差。4. 1. 2. 1油赤)松毛虫主要虫态发生期期距值松毛虫各主要虫态发生期期距值见表Bo表B松毛虫各主要虫态发生期期距值虫期幼虫下树初见期至幼虫下树始盛期幼虫下树始盛期至幼虫下树高峰期幼虫下树高峰期至幼虫下树盛末期幼虫下树初见期至幼虫下树终见期幼虫上树初见期至幼虫上树始盛期幼虫上树始盛期至幼虫上树高峰期幼虫上树高峰期至幼虫上树盛末期幼虫上树初见期至幼虫上树终见期蛹始盛期至蛹盛末期蛹初见期至蛹盛末期成虫始盛期至成虫盛末期蛹始盛期至成虫始盛期蛹高峰期至成曳高峰期卵始盛期至卵盛末期幼虫解化始盛期至盛禾期平均值xii. o7. 413. 238. 911. 07. 013. 435. 28.S1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665-2005 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665 2005 松毛虫 预测 预报 技术规程
